防沉降金属软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87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沉降金属软接头,涉及金属软接头领域,针对现有的金属软接头上的连接头与金属管之间都是固定的连接,不方便进行拆卸以及模块化的进行拼装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金属软接头、第一法兰盘、套环、第二法兰盘、防沉降金属管、第三法兰盘,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分别设置在金属软接头的两端,防沉降金属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法兰盘,每个所述第二法兰盘上均阵列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法兰盘上均阵列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套环的外侧面固定套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侧面螺纹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环形槽。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的进行拆卸与安装,同时可以模块化的进行拼装使用的特点。同时可以模块化的进行拼装使用的特点。同时可以模块化的进行拼装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沉降金属软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软接头领域,尤其涉及防沉降金属软接头。

技术介绍

[0002]金属软接头作为一种柔性耐压管件安装于液体输送系统中,用以补偿管道或机器、设备连接端的相互位移,吸收振动能量,能够起到减振、消音等作用,具有柔性好、质量轻、耐腐蚀、抗疲劳、耐高低温等多项优点。
[0003]而现有的金属软接头上的连接头一般都是固定的连接在金属管的两端,这样使得对金属软接管的上端不好选用,使得金属软接头上的连接头不方便进行拆卸,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金属软管,同时由于现有的金属软接管在使用时,可以有效的对有沉降的管道两端进行连接,使得其可以通过自身的弯折对两端的管道沉降进行一定的补偿,同时由于现有管道沉降量不一定,因此需要根据情况选用不同长度余量的管道进行连接,而现有的连接头由于都是与金属软管进行固定的连接,因此不方便进行拆卸对各种不同长度的金属软管进行模块化拼装使用。因此提出防沉降金属软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防沉降金属软接头,解决了现有的金属软接头上的连接头与金属管之间都是固定的连接,不方便进行拆卸以及模块化的进行拼装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防沉降金属软接头,包括金属软接头、第一法兰盘、套环、第二法兰盘、防沉降金属管、第三法兰盘,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分别设置在金属软接头的两端,防沉降金属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法兰盘,每个所述第二法兰盘上均阵列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法兰盘上均阵列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套环的外侧面固定套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侧面螺纹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阵列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环形槽的内壁设置有环形限位台。
[0007]优选的,所述金属软接头分别设置在防沉降金属管的两端,两端的所述金属软接头互相靠近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环,且互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两侧的所述套环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
[0008]优选的,所述防沉降金属管两端的第三法兰盘分别与各自一侧的第二法兰盘互相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法兰盘上开设的圆孔与第三法兰盘固定连接的定位杆互相对应的阵列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圆孔与定位杆互相对应配合安插。
[0010]优选的,两侧的所述套筒互相靠近的一端表面均设置有环形槽,每个所述转板沿套筒径向的外侧均通过弹簧铰链转动连接在环形槽的内壁。
[0011]优选的,两侧的所述环形槽互相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台,左、右两端阵列设置的所述转板互相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各自环形槽内固定连接的环形限位台
互相限位。
[0012]优选的,两侧的所述环形槽内壁阵列转动连接的转板沿套筒径向内侧的一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三法兰盘互相靠近的一侧面互相抵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金属软接头、第一法兰盘、套环、第二法兰盘、防沉降金属管、第三法兰盘、圆孔、定位杆、螺纹筒、套筒、环形槽、转板、环形限位台,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在使用时,分别将防沉降金属管的两端均设置有金属软接头,并将相邻两个第二法兰盘与第三法兰盘上的圆孔与定位杆互相配合安装,即可进行初步的定位,同时由于防沉降金属管两端的第三法兰盘在滑动至各自一侧的环形槽的位置时,将会推动各个转板向环形槽内转动,直至第三法兰盘经过环形槽后,在弹簧铰链的作用下将会带动各个转板将会再次复位与环形限位台限位,并与各自一侧的第三法兰盘互相卡位;
[0015]2、然后可以分别转动两侧金属软接头上的套筒在螺纹筒外侧移动,使得两侧的套筒可以互相远离的移动,由于两侧环形槽内转动连接的转板与各自一侧的第三法兰盘之间的限位抵触,将会相对的推动两侧的第三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互相靠近的紧密贴合进行密封。
[0016]使得本装置具有可以方便的进行拆卸与安装,同时可以模块化的进行拼装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防沉降金属软接头的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防沉降金属软接头的金属软接头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防沉降金属软接头的侧视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中标号:1金属软接头、2第一法兰盘、3套环、4第二法兰盘、 5防沉降金属管、6第三法兰盘、7圆孔、8定位杆、9螺纹筒、10套筒、11环形槽、12转板、13环形限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

3所示,防沉降金属软接头,包括金属软接头1、第一法兰盘2、套环3、第二法兰盘4、防沉降金属管5、第三法兰盘6,第一法兰盘2与第二法兰盘4分别设置在金属软接头1的两端,防沉降金属管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法兰盘6,每个第二法兰盘4上均阵列开设有圆孔7,第三法兰盘6上均阵列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套环3的外侧面固定套装有螺纹筒9,螺纹筒9的外侧面螺纹套设有套筒 10,套筒10上设置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的内壁阵列转动连接有转板12,环形槽11的内壁设置有环形限位台13,金属软接头1分别设置在防沉降金属管5的两端,两端的金属软接头1互相靠近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环3,且互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2,两侧的套环3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4,防沉降金属
管5两端的第三法兰盘6分别与各自一侧的第二法兰盘4互相贴合设置,第二法兰盘4上开设的圆孔7与第三法兰盘6固定连接的定位杆8互相对应的阵列设置,圆孔7与定位杆8互相对应配合安插,本装置可以通过在使用时,分别将防沉降金属管5的两端均设置有金属软接头 1,并将相邻两个第二法兰盘4与第三法兰盘6上的圆孔7与定位杆 8互相配合安装,即可进行初步的定位,同时由于防沉降金属管5两端的第三法兰盘6在滑动至各自一侧的环形槽11的位置时,将会推动各个转板12向环形槽11内转动,直至第三法兰盘6经过环形槽 11后,在弹簧铰链的作用下将会带动各个转板12将会再次复位与环形限位台13限位,并与各自一侧的第三法兰盘互相卡位,此时可以通过圆孔7与定位杆8之间的安插,以及转板12与第三法兰盘6之间的互相抵触将金属软接头1与防沉降金属管5的两端进行初步的限位安装。
[0025]实施例2
[0026]参照图1

3所示,在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两侧的套筒10互相靠近的一端表面均设置有环形槽11,每个转板12沿套筒10径向的外侧均通过弹簧铰链转动连接在环形槽11的内壁,两侧的环形槽11互相靠近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台13,左、右两端阵列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沉降金属软接头,包括金属软接头(1)、第一法兰盘(2)、套环(3)、第二法兰盘(4)、防沉降金属管(5)、第三法兰盘(6),第一法兰盘(2)与第二法兰盘(4)分别设置在金属软接头(1)的两端,防沉降金属管(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法兰盘(6),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法兰盘(4)上均阵列开设有圆孔(7),所述第三法兰盘(6)上均阵列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套环(3)的外侧面固定套装有螺纹筒(9),所述螺纹筒(9)的外侧面螺纹套设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上设置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的内壁阵列转动连接有转板(12),所述环形槽(11)的内壁设置有环形限位台(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沉降金属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软接头(1)分别设置在防沉降金属管(5)的两端,两端的所述金属软接头(1)互相靠近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环(3),且互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2),两侧的所述套环(3)互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盘(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沉降金属软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玉生
申请(专利权)人:晨泰波纹管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