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480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属于热轧H型钢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沿轧制方向依次布置的n道次立轧后面设置有一道次平轧,且2≤n≤4,所述立轧道次的上、下两端的孔型槽内与桩型热轧H型钢异型坯的上、下两侧翼缘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段。针对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的生产难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在不改变钢材本身性能和异型坯形状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缺陷的发生率,有效提升了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的成材率。型钢的成材率。型钢的成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热轧H型钢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考虑到热轧H型钢产线异型坯的共用性,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和超高厚重热轧H型钢通常采用同一规格异型坯进行组产,即均采用大规格的异型坯组产。大规格异型坯的腹板高度较高,需在开坯阶段进行多道次立轧,减小其腹板高度,从而使中间坯的腹板高度与桩型热轧H型钢成品的腹板高度一致。在上述的多道次立轧过程中,中间坯的翼缘内侧容易产生单鼓型,即中间坯翼缘内侧靠近r角处出现内凹现象,此类形状的中间坯在后续的万能道次轧制时,容易形成翼缘内侧折叠缺陷,严重影响桩型热轧H型钢的成材率。
[0003]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尚未有控制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有效方法,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对于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的生产而言至关重要。
[0004]经检索,有关防止型钢折叠的方法已有大量专利文献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8103443,公开了一种防止宽规格钢板边部产生折叠的方法,确定连铸坯所轧制钢板的成品规格,计算出轧制钢板成品宽度与连铸坯的宽度比即展宽比,当即钢板展宽比≥1.5进行下一步处理;利用液化气喷枪对板坯的棱边进行倒角,相邻两边清理宽度须<30mm,液化气喷枪点火后将喷枪嘴顶在待处理板坯表面,在板坯表面推进60~80mm,持续时间3~5s,抬枪3~5s,原地落枪,在板坯表面继续推进60~80mm,持续时间3~5s,抬枪3~5s,原地落枪,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将板坯处理结束,最终清理面与上、下水平面或侧边垂直面呈15~20
°
,相邻两边圆滑过渡;用角磨机修磨液化气喷枪与板坯表面接触部分产生的鱼鳞纹。
[0005]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231072.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锻造车轮毛坯,包括轮辐、轮辋,在轮辐正面接近外轮缘处设置平滑凸起。平滑凸起使得锻造车轮毛坯局部增加加工余量,使折叠缺陷缓解,最后在后续生产中加工掉轮辐折叠缺陷,该方案有效减少和消除了轮辐折叠缺陷的产生。该方法修改了原始坯料,对于热轧H型钢生产而言,异型坯经连铸而成,本身生产难度较大,修改异型坯形状可能会带来连铸漏钢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该方法不可取。
[0006]再如申请号中国专利CN201611231803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改善高强耐候H型钢表面质量的方法,异型坯连铸过程中,铸坯的矫直温度830℃

900℃,避免裂纹敏感区;铸机拉速控制0.90min

1.10min,二次冷却的比水量为0.7L/kg

0.8L/kg;结晶器水量为4100L/min,结晶器进水温度25

30℃,结晶器对弧对中≤100μm,中间包钢水过热度20

25℃,保护渣采用低碱度、高粘度;采用双水口全保护浇注,水口浸入深度70mm

80mm,长水口与大包连接处采用氩气密封,连浇结束后,对铸坯进行堆垛缓冷≥24小时。该专利技术用于解决耐候H型钢异型连铸坯表面质量问题,能够得到质量合格的异型连铸坯。该方法从钢材本身性能出
发,通过改善异型坯质量,进而改善其表面质量,但该方法不能消除H型钢在变形过程中所形成的翼缘折叠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1、要解决的问题
[0008]针对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的生产难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在不改变钢材本身性能和异型坯形状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缺陷的发生率,有效提升了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的成材率。
[0009]2、技术方案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1]本技术的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沿轧制方向依次布置的n道次立轧后面设置有一道次平轧,且2≤n≤4,所述立轧道次的上、下两端的孔型槽内与桩型热轧H型钢异型坯的上、下两侧翼缘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段。
[0012]更进一步,立轧道次的上、下两端的孔型槽宽度均为B,所述翼缘宽度为b,且B>b。
[0013]更进一步,孔型槽宽度B比所述翼缘宽度b大10mm~20mm。
[0014]更进一步,弧形段的长度方向两端均延伸超过翼缘的长度方向两端。
[0015]更进一步,弧形段的凸起高度为h,高度h的范围为15mm~20mm。
[0016]更进一步,弧形段的圆弧半径为r,半径r的范围为500mm~1500mm。
[0017]更进一步,轧机入口侧安装有喷水冷却装置,所述喷水冷却装置包括朝向桩型热轧H型钢异型坯的四个R角处倾斜设置的喷嘴。
[0018]3、有益效果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的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当连续立轧道次达到4道时,必须进行1道次平轧,减少连续立轧道次数,采用平轧道次消除桩型热轧H型钢异型坯翼缘内的并现象,同时消除翼缘内侧凸起金属,有效降低了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的内侧折叠缺陷的发生率,有效提升了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的成材率。
[0021](2)本技术的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将立轧道次孔型槽加工成带有弧形凸起的槽底,该凸起处位于槽底中间位置,该凸起状的槽底可以防止轧件在孔型中晃动,同时,该凸起状槽底,可以使得立轧道次的金属压下量主要集中在异型坯腹板两端,有效减少翼缘厚度方向的金属压下量,从而有效降低了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缺陷发生率,有效提升了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的成材率。
[0022](3)本技术的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立轧道次孔型槽宽度B比异型坯翼缘宽度b大10mm~20mm,既能够有效保证对异型坯的定位固定作用,还能够避免异型坯翼缘端部金属出现下切的情况。
[0023](4)本技术的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在轧机入口侧安装冷却装置,对异型坯的R角处进行喷水冷却,增加该区域金属的变形抗力,从而降低该区域金属的变形能力,使得变形主要集中在异型坯腹板处,进而减小桩型热轧H型钢
异型坯翼缘内侧折叠缺陷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中桩型热轧H型钢异型坯在立轧道次孔型内加工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为:
[0026]100、桩型热轧H型钢异型坯;110、腹板;120、翼缘;200、孔型槽;210、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002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沿轧制方向依次布置的n道次立轧后面设置有一道次平轧,且2 ≤ n ≤ 4,所有立轧道次的轧机上、下两端的孔型槽(200)内与桩型热轧H型钢异型坯(100)的上、下两侧翼缘(120)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朝向内侧凸起的弧形段(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立轧道次的轧机上、下两端的孔型槽(200)宽度均为B,所述翼缘(120)宽度为b,且B > 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轻桩型厚重热轧H型钢翼缘内侧折叠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型槽(200)宽度B比所述翼缘(120)宽度b大10mm~2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杰吴保桥吴湄庄夏勐陈辉何军委黄琦沈千成邢军丁朝晖彭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