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调整臂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调整臂
,涉及自动调整臂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制动间隙是指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衬片之间必须保持的间隙,在长时间的摩擦中摩擦衬片会磨损而导致制动间隙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在制动机构中设置一个可自动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制动间隙的调整臂。现有的自动调整臂总成一般包括壳体、控制臂组件以及均设置于壳体内的蜗杆、蜗轮、单向离合器、小斜齿轮等,它在车辆制动时利用各零件之间的配合自动对增大的制动间隙进行调整,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96930.0所公开的一种汽车自动调整臂。
[0003]其中,控制臂组件包括齿圈,齿圈位于壳体上用于放置蜗轮的蜗轮孔一端孔口内并与小斜齿轮相啮合。为了避免出现漏油现象,现有调整臂会在蜗轮的两端面分别设置环形槽,两环形槽内分别放置O型密封圈,其中一个O型密封圈与齿圈一侧面相抵靠形成密封,另一个O型密封圈与壳体内壁相抵靠形成密封。然而,在车辆的实际制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蜗轮沿其中心线方向移动的情况(蜗轮因为要顺畅地转动而要求其两端面与壳体或齿圈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调整臂总成,包括壳体(1)以及均设置于壳体(1)内的大蜗轮(2)与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圈(4)内侧具有环形配合面二(4a),齿圈(4)内设有具有骨架的油封二(8)且油封二(8)外周壁与环形配合面二(4a)相抵靠并形成紧配合,大蜗轮(2)靠近齿圈(4)的一侧具有配合部二(2d),油封二(8)内侧具有环抱在配合部二(2d)外形成密封的唇部二(8a),壳体(1)内具有位于大蜗轮(2)远离齿圈(4)一侧的环形配合面一(1b),环形配合面一(1b)内侧设有具有骨架的油封一(7)且油封一(7)的外周壁与环形配合面一(1b)相抵靠并形成紧配合,大蜗轮(4)远离齿圈(4)的一侧具有配合部一(2b),油封一(7)内侧具有环抱在配合部一(2b)外形成密封的唇部一(7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贯穿壳体(1)一侧的安装孔(1a)且大蜗轮(2)及齿圈(4)依次设于安装孔(1a)内,安装孔(1a)底壁设有定位台阶一(1c),油封一(7)抵靠在定位台阶一(1c)上且环形配合面一(1b)为定位台阶一(1c)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整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部一(2b)所在的大蜗轮(2)一侧面还设有环形让位槽一(2c),油封一(7)部分位于环形让位槽一(2c)内且油封一(7)与环形让位槽一(2c)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整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部一(2b)呈圆柱状并凸出于大蜗轮(2)一侧面,壳体(1)一侧贯穿设置有通孔(1d),配合部一(2b)伸入通孔(1d)内但不穿出通孔(1d)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小平,严东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