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调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63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车载空调和汽车,其中,车载空调包括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壳体,其适于设置在汽车的车头的后壁上,壳体内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冷凝区和蒸发区,壳体上设有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蒸发器,其设置在壳体中,并位于蒸发区内,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与蒸发区相连通;冷凝器,其设置在壳体中,并位于冷凝区内。因此,其不会管路外置而降低车载空调的可靠性,即使为了开发更大冷量的空调而增大蒸发器和/或冷凝器的大小也不会导致汽车的高度增加,保障了汽车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载空调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在提升制冷效果时会增加车头的高度的缺陷,其稳定性好,制冷量大且不会增加车头高度。量大且不会增加车头高度。量大且不会增加车头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空调和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空调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车载空调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和换气的装置,能够为用户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现有技术中的车载空调一般都是分体式,即蒸发器设置在车顶上,冷凝器设置在车头的侧壁上,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外置的管路相连,由于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时常发生颠簸,因此通过管路连接的车载空调可靠性较差。为了避免外置管路影响空调的可靠性,部分空调将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在同一个壳体中并安装在车顶上,这样的空调虽然可靠性较好,但是会使汽车的高度增加,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导致无法开发更大冷量的空调。因此,如何在不增加空调的高度的同时提升空调的制冷效果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在提升制冷效果时会增加车头的高度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会增加车头高度的车载空调和汽车。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101),所述室外机(101)包括:壳体(1),其适于设置在汽车(200)的车头(201)的后壁上,所述壳体(1)内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冷凝区和蒸发区,所述壳体(1)上设有蒸发进口(14)和蒸发出口(15);蒸发器(2),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并位于所述蒸发区内,所述蒸发进口(14)和蒸发出口(15)与所述蒸发区相连通;冷凝器(3),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中,并位于所述冷凝区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分隔出所述蒸发区的第一分隔板(11)以及分隔出所述冷凝区的第二分隔板(12),所述第一分隔板(11)和所述第二分隔板(12)之间形成中间区,所述第一分隔板(11)上开设有蒸发风口(111),所述第二分隔板(12)上开设有冷凝风口(121),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与冷凝区相连通的冷凝进口(1b2)和冷凝出口(16),所述冷凝进口(1b2)与所述冷凝风口(121)相连通,所述室外机(101)还包括:流体驱动机构(5),其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内,所述流体驱动机构(5)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蒸发风口(11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蒸发出口(15)相连通,所述流体驱动机构(5)适于驱动所述车头(201)内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蒸发进口(14)、所述蒸发器(2)、所述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蒸发出口(15);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冷凝风口(121)相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冷凝出口(16)相连通,所述流体驱动机构(5)适于驱动所述车头(201)外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冷凝进口(1b2)、所述冷凝风口(121)、所述第二进口、所述第二出口及冷凝出口(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其第一端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一叶轮,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第一蜗壳(52),其套设在所述第一叶轮的外侧,所述第一蜗壳(52)的出口形成所述第一出口;第一导流罩(5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蜗壳(52)上,所述第一导流罩(53)的进口形成第一进口,所述第一导流罩(53)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蜗壳(52)的进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传曦李兆宇潘镜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