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49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包括配对的动环和静环,所述动环或静环的摩擦面的内圈均布有若干沟槽;每个沟槽的宽度为相应的摩擦面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一半;每个沟槽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为开设在所述摩擦面上的倾斜面,所述引流槽与相应的摩擦面之间的角度为0.8~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请参阅图1和图2,机械密封是一种依靠一对垂直于轴向的密封面相互贴合而将泵组的轴向密封转换为径向密封的机械机构。机械密封结构一般密封面是指动环1'的摩擦面和静环2'的摩擦面。
[0003]通常情况下,动环1'的摩擦面11'与静环2'的摩擦面21'相互平行,表面质量要求极高,表面粗糙度Ra=0.05

0.2μm,平面度<0.9μm。然而在泵组工作时,仍有极少量的介质会通过密封面的摩擦副发生泄漏。泵组停机后,会有少量介质留存于摩擦副之间。
[0004]泵组工作一段时间后,动、静环的摩擦面(也称摩擦副表面)经过相互研磨,表面极为光滑,且有微量介质存在。停机后,造成泵组动、静环相互吸附。泵组重新启动之前,由于动、静环之间的吸附作用,使得手动盘车困难。即便是手动用力盘车后发生的松动,继续盘车,该现象仍会存在。这种自锁现象,往往让人误以为转子发生了抱死、机械摩擦假象。需对泵组进行拆解检修等,造成极大的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0005]因此针对以上弊端,必须对机械密封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泵组停机重启之后,手动盘车时减轻或消除类似现象,降低操作人员的误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不仅可以减小盘车力矩,识别假抱死现象,还可以提高动、静环的使用寿命。
[0007]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包括配对的动环和静环,所述动环或静环的摩擦面的内圈均布有若干沟槽;
[0008]每个沟槽的宽度为相应的摩擦面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一半;
[0009]每个沟槽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为开设在所述摩擦面上的倾斜面,所述引流槽与相应的摩擦面之间的角度为0.8~1
°

[0010]上述的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其中,所述沟槽的数量建议为为4~8个。
[0011]上述的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动环和静环分别采用不同硬度的材质制成,所述沟槽开设在硬度较小的材质制成的动环或静环上。
[0012]上述的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其中,所述引流槽呈环形或螺旋形。
[0013]本专利技术的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仅可以降低泵组盘车所需的旋转力矩,识别假抱死现象,在泵组工作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地将机械密封内残余介质或空气引入摩擦副表面,有利于泵组输送介质润滑动、静环,减小动、静环的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动、静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传统机械密封结构中摩擦副动、静环工作时贴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传统机械密封结构中摩擦副动、静环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实施例一的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A

A向剖视图;
[0018]图5为图3的F

F向剖视图;
[0019]图6为实施例一的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的动环和静环工作时的贴合示意图;
[0020]图7为实施例二的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图7的B

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3至图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包括配对的动环和静环,动环或静环的摩擦面1的内圈均布有若干沟槽2;每个沟槽2的宽度L为相应的摩擦面1的宽度w的三分之一至一半;每个沟槽2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槽21,引流槽21为开设在摩擦面上的倾斜面,引流槽21与相应的摩擦面之间的角度α为0.8~1
°
,有利于摩擦面发生磨损之后的补偿。
[0025]开设沟槽的数量和宽度,由机械密封设计中摩擦副的尺寸和所需的比压决定。优选地,沟槽的数量为4~8个,宽度为摩擦副总宽度的1/3至1/2。本实施例中,沟槽的个数为四个。
[0026]每个沟槽的两侧槽壁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β为锐角,本实施例中,β为30
°

[0027]动环10和静环20分别采用不同硬度的材质制成,沟槽开设在硬度较小的材质制成的动环或静环上,以防止较硬材质对另一方的刮擦磨损,影响动、静环摩擦副的寿命。本实施例中,沟槽开设在静环20的摩擦面1上。
[0028]沟槽2需开设在动环或静环的摩擦面1的内侧,靠近转轴处。如果开设在摩擦面的外侧,远离转轴处,容易将介质中的杂质颗粒引入摩擦副,迅速损坏机械密封。即便为纯净介质,外侧沟槽也会将介质直接大量引入动、静环摩擦副内部,降低动、静环摩擦副的密封效果。
[0029]实施例二:
[0030]请参阅图7和图8,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引流槽21的长度和形状不同。
[0031]引流槽21方向应开设在泵组旋转时有利于机械密封内残余介质/空气的引入动、静环摩擦副的方向。引流槽可以为螺旋形结构,或其他有利于残余介质/空气引入动、静环摩擦副的类似结构。
[0032]本专利技术的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适用于离心泵,尤其对周期性工作的泵组,机械密封长期处于空置状态,当泵组重新启动前手动盘车时,沟槽及沟槽内残存的介质起到的引导作用,会将残存介质及空气带入动环或静环的摩擦面之间,使动、静环发生脱离,此过程仍需一定的旋转力矩。泵组一旦盘车松动后,继续盘车,将不再存在假抱死现象。该防自锁
机械结构不仅可以减小盘车力矩,识别假抱死现象。在泵组工作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将空气引入动环或静环的摩擦面之间,有利于泵组输送介质润滑动、静环摩擦副,减小动、静环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动、静环的使用寿命。
[003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仅可以减小盘车力矩,识别假抱死现象,还可以提高动、静环的使用寿命。
[0034]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自锁机械密封结构,包括配对的动环和静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或静环的摩擦面的内圈均布有若干沟槽;每个沟槽的宽度为相应的摩擦面的宽度的三分之一至一半;每个沟槽的一侧连接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为开设在所述摩擦面上的倾斜面,所述引流槽与相应的摩擦面之间的角度为0.8~1
°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琪肖壮刘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阿波罗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