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25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领域,提供一种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集尘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箱体内的尘袋组件,箱体包括箱本体、安装于箱本体内的尘袋支架,以及固定在尘袋支架一侧的进尘通道,尘袋组件包括用于与尘袋支架可拆卸连接的提手支架和与提手支架连接的集尘袋,尘袋支架和提手支架二者中的其中之一凸设有通气管,二者中的另外之一设有通气孔,通气管和通气孔能够插接配合而连通进尘通道和集尘袋。基于上述结构,在集尘期间,可促使携带灰尘等杂质的气流沿进尘通道、通气管直接进入、深入集尘袋内部,而降低灰尘等杂质从尘袋支架和提手支架的对接处泄露的风险,即降低漏灰风险,进而可保障并提高集尘装置的集尘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集尘装置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集尘装置通常包括箱体以及可取放于箱体的尘袋组件,箱体包括箱本体、安装于箱本体的尘袋支架,以及固定在尘袋支架的一侧的进尘通道,尘袋支架上设有将进尘通道连通至尘袋支架的另一侧的通气孔,尘袋组件包括集尘袋以及连接于集尘袋且用于与尘袋支架对接的提手支架,提手支架上设有连通集尘袋内部且用于与通气孔对接连通的进气口。但基于上述结构,含尘气流在沿进气管、通气孔、进气口的路径进入集尘袋内部时,易于尘袋支架和提手支架的对接处发生漏灰现象,致使集尘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装置,以解决现有集尘装置在集尘时,易于尘袋支架和提手支架的对接处发生漏灰现象,致使集尘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尘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尘袋组件,所述箱体包括箱本体、安装于所述箱本体内的尘袋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内的尘袋组件,所述箱体包括箱本体、安装于所述箱本体内的尘袋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尘袋支架一侧的进尘通道,所述尘袋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尘袋支架可拆卸连接的提手支架和与所述提手支架连接的集尘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尘袋支架和所述提手支架二者中的其中之一凸设有通气管,二者中的另外之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管和所述通气孔能够插接配合而连通所述进尘通道和所述集尘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内沿设有弹性密封环,所述弹性密封环与所述通气管的周侧密封贴合;所述通气管为非弹性管或弹性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锥形管段,所述通气孔具有与所述锥形管段配合的锥形孔段,所述锥形孔段的内沿设有所述弹性密封环。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尘袋支架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提手支架固定于所述尘袋支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与所述尘袋支架转动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尘袋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提手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并可随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而在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切换,所述提手支架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尘袋支架对接,并使得所述通气管和所述通气孔能够插接配合,所述提手支架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脱离所述尘袋支架,并使得所述通气管和所述通气孔相分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