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歧管、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391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汽车,包括进气歧管本体和进气量调节机构;进气歧管本体包括歧管主气道和多个歧管支气道,歧管主气道用于将气体导向所有歧管支气道,歧管支气道用于将气体导向气缸的燃烧室;进气量调节机构设于歧管支气道上,并用于调节每个歧管支气道的出气端的流通截面。通过设置于歧管支气道上的进气量调节机构,既可调节对应气缸的进气量,又可调节从歧管支气道进入气缸的燃烧室的气体的湍动能,因此既无需在进气歧管之前设置节气门,又无需在进气歧管的出气端设置可变滚流机构,能够在成本和动力性几乎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发动机在中小负荷下的热效率,提高燃油雾化效果和可燃混合气燃烧效果。提高燃油雾化效果和可燃混合气燃烧效果。提高燃油雾化效果和可燃混合气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歧管、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进气歧管和节气门,节气门布置在进气歧管之前,使气体经过节气门后再进入进气歧管;其中,进气歧管是发动机进气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起到为发动机各缸提供均匀充量的作用,影响发动机各缸内可燃混合气燃烧的一致性;节气门的作用是通过改变节气门阀片的开度来控制进入发动机气缸的进气量,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负荷的目的。
[0003]随着汽车小型化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的形式,把燃油直接喷入发动机燃烧室内,这就需要从进气歧管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气流具有一定的湍动能,湍动能越高越有利于燃油雾化和可燃混合气燃烧;尤其是中低负荷时,燃油雾化较差;
[0004]节气门小开度时,节气门后的气流湍流程度较大,经过进气歧管稳压腔之后,气流得到稳流,湍流程度下降,节气门后气流湍动能无法利用,从进气歧管进入燃烧室内的气流湍动能较小,不利于燃油雾化和可燃混合气燃烧,造成油耗增加及排放恶化;湍流程度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量调节机构;所述进气歧管本体包括歧管主气道和多个歧管支气道,所述歧管主气道用于将气体导向所有所述歧管支气道,所述歧管支气道用于将气体导向气缸的燃烧室;所述进气量调节机构设于所述歧管支气道上,并用于调节每个所述歧管支气道的出气端的流通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量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节流阀轴和节流阀片;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进气歧管本体上,并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所述节流阀轴连接于所述驱动件,并穿设于每个所述歧管支气道;每个所述歧管支气道内均设有所述节流阀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量调节机构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节流阀轴的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连接发动机控制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朱晨虹陈良吴广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