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主水下航行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在海洋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AUV要在水下执行给定任务时,首先通过母船对AUV进行布放,然后AUV对预先规划的路径进行跟踪控制来完成目标区域的勘察或探测,当任务完成后要对AUV进行回收,即返回母船进行能量补给、数据交换(下载探测数据或接受新的任务)和检修等工作。传统的回收方法是当AUV返回并靠近母船时,采用吊车等设备将其吊起进行回收,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会增加船员的工作量,而且自动化程度较低,所以如何实现AUV的自主回收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典型的回收方式主要有:平台式、导向式、捕捉式、鱼雷发射管式等,其中喇叭口导向式回收装置较简单,可靠性和实用性较好,可以实现AUV的自主回收,应用较为广泛。
[0003]AUV自主回收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AUV的导航定位问题,因为AUV在回收过程中要实时的获取自身的位置和姿态。导向式回收方式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误差模型设计;对接控制器的设计,包括期望趋近角的设计和动力学控制器的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误差模型设计包括:设置了两个坐标系,一个为载体坐标系,其原点定义在AUV的浮心O处,另一个为固定坐标系,其原点定义在导向式对接装置喇叭口的中心E处;载体坐标系的x轴指向前方、y轴指向右侧、z轴指向下方,固定坐标系的ξ轴指向前方与对接路径重合、η轴指向右侧的应答器2、ζ轴指向下方的应答器4;对接误差模型可以简化为
ꢀꢀꢀꢀꢀꢀꢀ
(1)式(1)中,为AUV在中的位置和姿态,即对接误差,代表AUV在中的坐标、θ为AUV的纵倾角、ψ为AUV的艏摇角;代表AUV在中的速度,u为纵向速度、v为横向速度、w为垂向速度、q为纵倾角速度、r为艏摇角速度;为到的旋转变换矩阵,首先通过USBL接收器获取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它们与对接误差满足关系式(2),
ꢀꢀ
(2)式(2)中,为USBL接收器获取的4个应答器的坐标,l为
USBL接收器与浮心O的距离,为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为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对接装置喇叭口的半径为1米,所以;通过关系式可得
ꢀꢀꢀꢀꢀꢀꢀꢀꢀꢀꢀꢀ
(3)通过关系式可得
ꢀꢀꢀꢀꢀꢀꢀꢀꢀ
(4)通过关系式可得
ꢀꢀꢀꢀꢀꢀꢀꢀꢀꢀ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期望趋近角的设计包括:设计导引律生成艏摇角和纵倾角的期望值,即期望趋近角;采用如下LOS导引律
ꢀꢀꢀꢀꢀꢀꢀꢀꢀ
(6)
式(6)中为垂直面趋近角,为水平面趋近角,和为前视距离;采用MPC设计导引律来对期望趋近角进行优化,纵倾角和艏摇角对期望趋近角的误差方程可以近似为以下微分方程
ꢀꢀꢀꢀꢀꢀꢀꢀꢀꢀꢀ
(7)式(7)中为可调时间常数,其中;根据对接误差模型(1),横向和垂向的对接误差方程可以简化为
ꢀꢀꢀꢀꢀꢀ
(8)式(8)中,当时可以简化为,当时可以简化为;将式(7)和式(8)合并,则对接控制可以等价为如下误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伟,蒋晓刚,郑海娟,朱家梁,李遂意,陈晓华,黄卫萍,何钧钧,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