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361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包括:对接误差模型设计;对接控制器的设计,包括期望趋近角的设计和动力学控制器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一种常见的缺少横向和垂向驱动力的欠驱动AUV,采用USBL进行定位,获取喇叭口导向式对接装置上的四个应答器在载体坐标系中的坐标,并通过坐标变换得到AUV在固定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考虑USBL视角的约束,应用MPC优化了其对接过程中的期望趋近角,不仅实现了其三维空间内的对接控制,而且有效的缩短了对接距离。的缩短了对接距离。的缩短了对接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主水下航行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在海洋开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AUV要在水下执行给定任务时,首先通过母船对AUV进行布放,然后AUV对预先规划的路径进行跟踪控制来完成目标区域的勘察或探测,当任务完成后要对AUV进行回收,即返回母船进行能量补给、数据交换(下载探测数据或接受新的任务)和检修等工作。传统的回收方法是当AUV返回并靠近母船时,采用吊车等设备将其吊起进行回收,但是这种方法不仅会增加船员的工作量,而且自动化程度较低,所以如何实现AUV的自主回收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典型的回收方式主要有:平台式、导向式、捕捉式、鱼雷发射管式等,其中喇叭口导向式回收装置较简单,可靠性和实用性较好,可以实现AUV的自主回收,应用较为广泛。
[0003]AUV自主回收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AUV的导航定位问题,因为AUV在回收过程中要实时的获取自身的位置和姿态。导向式回收方式一般将回收分为回坞和对接两个步骤,回坞的目的是使AUV通过跟踪规划的路径回到对接区域,这一步控制精度要求不高,AUV采用自主导航即可。AUV进入对接区域后即启动对接程序,这一步控制精度要求较高。水声导航定位技术由于定位精度较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SBL, Ultroshort Base Line)结构简单、体积小更受青睐。AUV自主回收的另一个难点是其控制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很多AUV设计为欠驱动的形式,即在某些自由度缺少驱动力,另外其运动模型很难精确获取、工作环境也存在各种干扰,这都给控制器的设计构成了困难。有文献针对AUV的对接问题,应用USBL进行定位,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改善了信号的滞后和干扰问题。有文献针对一种全驱动AUV的对接问题,应用神经网络和滑模技术设计了控制器,实现了其对接过程中的姿态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便于处理具有约束的控制问题,在AUV自主回收控制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有文献设计了一种基于MPC和模糊控制的回坞导引算法,实现了AUV的自主回收。有文献应用USBL进行定位,基于MPC设计了控制器,实现了一种全驱动AUV的对接控制。有文献应用MPC处理对接的约束问题,实现了一种动基座 UUV的自主回收。
[0004]以上文献主要解决的是AUV在水平面内的回收问题,在对接过程中基本未考虑深度误差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针对一种常见的欠驱动AUV(缺少横向和垂向驱动力),采用USBL进行定位,应用MPC优化了其对接过程中的期望趋近角,实现了其三维空间内的对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包括:对接误差模型设计;对接控制器的设计,包括期望趋近角的设计和动力学控制器的设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对接误差模型设计包括:设置了两个坐标系,一个为载体坐标系,其原点定义在AUV的浮心O处,另一个为固定坐标系,其原点定义在导向式对接装置喇叭口的中心E处;载体坐标系的x轴指向前方、y轴指向右侧、z轴指向下方,固定坐标系的ξ轴指向前方与对接路径重合、η轴指向右侧的应答器2、ζ轴指向下方的应答器4;对接误差模型可以简化为
ꢀꢀꢀꢀꢀꢀꢀꢀꢀꢀꢀꢀꢀꢀꢀ
(1)式(1)中,为AUV在中的位置和姿态,即对接误差,代表AUV在中的坐标、θ为AUV的纵倾角、ψ为AUV的艏摇角;代表AUV在中的速度,u为纵向速度、v为横向速度、w为垂向速度、q为纵倾角速度、r为艏摇角速度;为到的旋转变换矩阵,首先通过USBL接收器获取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它们与对接误差满足关系式(2),
ꢀꢀ
(2)式(2)中,为USBL接收器获取的4个应答器的
坐标,l为USBL接收器与浮心O的距离,为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为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对接装置喇叭口的半径为1米,所以;通过关系式可得
ꢀꢀꢀꢀꢀꢀꢀꢀꢀꢀꢀꢀ
(3)通过关系式可得
ꢀꢀꢀꢀꢀꢀꢀꢀꢀ
(4)通过关系式可得
ꢀꢀꢀꢀꢀꢀꢀꢀꢀꢀ
(5)。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期望趋近角的设计包括:设计导引律生成艏摇角和纵倾角的期望值,即期望趋近角;采用如下LOS导引律
ꢀꢀꢀꢀꢀꢀꢀꢀꢀ
(6)式(6)中为垂直面趋近角,为水平面趋近角,和为前视距离;采用MPC设计导引律来对期望趋近角进行优化,纵倾角和艏摇角对期望趋近角的误差方程可以近似为以下微分方程
ꢀꢀꢀꢀꢀꢀꢀꢀꢀꢀꢀ
(7)式(7)中为可调时间常数,其中;根据对接误差模型(1),横向和垂向的对接误差方程可以简化为
ꢀꢀꢀꢀꢀꢀ
(8)式(8)中,当时可以简化为,当时可以简化为;将式(7)和式(8)合并,则对接控制可以等价为如下误差的镇定问题
ꢀꢀꢀꢀꢀꢀꢀꢀꢀꢀ
(9)将式(9)离散化可得对接误差的预测模型为
ꢀꢀꢀꢀꢀꢀꢀ
(10)式(10)中的下标k代表采用时间序列,式(10)中的下标k代表采用时间序列,和分别为状态向量和输出向量,均为对接误差,为输入向量,即期望趋近角,T为采样周期;在k时刻,根据预测模型(10)可得将来k+1至时刻对接误差的预测值为式中的分别代表控制步长和预测步长,其中;则进一步可得预测的输出值为
预测输出值可以整理为以下矩阵形式
ꢀꢀꢀꢀꢀꢀꢀ
(11)(11)因为USBL接收器的视角是受限制的,所以考虑期望趋近角的约束条件为
ꢀꢀꢀꢀ
(12)将(12)整理为以下线性矩阵不等式
ꢀꢀꢀꢀꢀꢀꢀꢀ
(13)
符号为克罗内克积;构造Lyapunov函数
ꢀꢀꢀꢀꢀꢀꢀꢀꢀꢀ
(14)对式(14)求导可得式中,,只要满足,则;将稳定约束条件整理为以下线性矩阵不等式
ꢀꢀꢀꢀꢀꢀꢀꢀꢀꢀ
(15)求解最优问题,定义如下代价函数
ꢀꢀꢀꢀꢀꢀꢀꢀ
(16)代价函数(16)中的加权矩阵,, , 均为正定矩阵,其中,将(11)带入(16)可得
ꢀꢀꢀ
(17)式(17)中, 因为在每一个采用时刻为常值,所以考虑约束的MPC最优问题可以等价为对以下二次型的求解
ꢀꢀꢀꢀꢀꢀ
(18)在每个采用周期通过求解式(18)可以得到将来步最优期望趋近角的序列值,当然只要将的第一组值作为当前的期望趋近角即可,当进入下一个采用周期再重复以上计算。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学控制器的设计包括:实现期望纵向速度和趋近角的控制,其中纵向速度的期望值m.s
‑1,是通控制推进器的转速产生纵向力X来实现,趋近角是通过控制水平舵角和垂直舵角产生纵倾力矩M和艏摇力矩N来实现;动力学控制器采用如下PI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误差模型设计;对接控制器的设计,包括期望趋近角的设计和动力学控制器的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误差模型设计包括:设置了两个坐标系,一个为载体坐标系,其原点定义在AUV的浮心O处,另一个为固定坐标系,其原点定义在导向式对接装置喇叭口的中心E处;载体坐标系的x轴指向前方、y轴指向右侧、z轴指向下方,固定坐标系的ξ轴指向前方与对接路径重合、η轴指向右侧的应答器2、ζ轴指向下方的应答器4;对接误差模型可以简化为
ꢀꢀꢀꢀꢀꢀꢀ
(1)式(1)中,为AUV在中的位置和姿态,即对接误差,代表AUV在中的坐标、θ为AUV的纵倾角、ψ为AUV的艏摇角;代表AUV在中的速度,u为纵向速度、v为横向速度、w为垂向速度、q为纵倾角速度、r为艏摇角速度;为到的旋转变换矩阵,首先通过USBL接收器获取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它们与对接误差满足关系式(2),
ꢀꢀ
(2)式(2)中,为USBL接收器获取的4个应答器的坐标,l为
USBL接收器与浮心O的距离,为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为4个应答器在中的坐标;对接装置喇叭口的半径为1米,所以;通过关系式可得
ꢀꢀꢀꢀꢀꢀꢀꢀꢀꢀꢀꢀ
(3)通过关系式可得
ꢀꢀꢀꢀꢀꢀꢀꢀꢀ
(4)通过关系式可得
ꢀꢀꢀꢀꢀꢀꢀꢀꢀꢀ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auv的模型预测对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期望趋近角的设计包括:设计导引律生成艏摇角和纵倾角的期望值,即期望趋近角;采用如下LOS导引律
ꢀꢀꢀꢀꢀꢀꢀꢀꢀ
(6)
式(6)中为垂直面趋近角,为水平面趋近角,和为前视距离;采用MPC设计导引律来对期望趋近角进行优化,纵倾角和艏摇角对期望趋近角的误差方程可以近似为以下微分方程
ꢀꢀꢀꢀꢀꢀꢀꢀꢀꢀꢀ
(7)式(7)中为可调时间常数,其中;根据对接误差模型(1),横向和垂向的对接误差方程可以简化为
ꢀꢀꢀꢀꢀꢀ
(8)式(8)中,当时可以简化为,当时可以简化为;将式(7)和式(8)合并,则对接控制可以等价为如下误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伟蒋晓刚郑海娟朱家梁李遂意陈晓华黄卫萍何钧钧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