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闸管制造技术,特别是螺栓型晶闸管的制造方法。传统的晶闸管制造方法-“扩散-合金法”,是经一次扩散制成晶闸管管芯的P-N-P结构(即在原始N型硅片上形成j1结和j2结),再利用金-锑(Au-Sb)合金片进行烧结形成N+层(j3结),引出阴极电极,如附图说明图1。这种方法工艺较成熟,易于实施。其缺点是合金法形成的j3结表面不平坦,明显影响晶闸管的工作电压,且由于锑(Sb)在金硅再结晶前沿的溶解量有限、表面浓度调节范围受到限制,使晶闸管的高温特性及动态参数很难提高;另外这种方法形成的N+层的合金材料为含金(Au)原子99%和锑(Sb)原子1%合金,耗用大量的高纯黄金(Au),因此这种方法对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针对“扩散-合金法”的缺点,人们提出了“双扩散法”,即整个晶闸管管芯的P-N-P-N结构全部由两次扩散的方法制成。双扩散法根据其阴极引出方法又分“双扩散-镀镍法”和“双扩散-超声点焊法”。双扩散法的第一次扩散通常采用涂层扩散,扩散源一般采用三氧化二硼(B2O3)和硝酸铝〔Al(CO3)〕,达到在N型原硅片上渗入P型杂质形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栓型晶闸管制造方法,包括一次扩散、抛光、氧化、光刻、二次扩散和烧结等工序,其特征在于烧结工序中:(1)制成N↑〔+〕层及阴极电极由银-锑合金片(Ag-Sb)代替金-锑合金片(Au-Sb),(2)、烧结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800 ~830℃的烧结炉中恒温5mino烧结银-锑合金片(Ag-Sb)制成N↑〔+〕层及阴极电极,第二次烧结在690~720℃烧结炉中恒温4~5min烧结钼片、铝片和控制极点,制成螺栓型晶闸管管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型晶闸管制造方法,包括一次扩散、抛光、氧化、光刻、二次扩散和烧结等工序,其特征在于在烧结工序中(1)制成N+层及阴极电极由银-锑合金片(Ag-Sb)代替金-锑合金片(Au-Sb)。(2)、烧结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800~830℃的烧结炉中恒温5min烧结银-锑合金片(Ag-Sb)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邮电部武汉通信电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