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300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4
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具体涉及基于中药成分纳滤分离通过界面传质实现分离的模式计算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的浓度,属于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界面的存在是产生一切界面现象的根源,因此从19世纪Gibbs对界面层对非均匀相物质的平衡条件展开了讨论,也引起了两相界面、界面层(界面区)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的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界面化学领域,对两相界面层的成分浓度分布主要有三种主流认识,Gibbs分割表面型界面层模型:认为在不同的两相接触时,相交的两相的能量、熵、密度、浓度等性质参数在各相内部一直到物理界面都是均一的。Guggenheim过渡层型界面层模型:认为界面层是一个具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内容的热力学实体。且界面层中物质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双界面层模型:相交的两相均有自己的界面层,且各自的热力学参数不同,相1中成分的浓度随着从相2内部向界面层过渡,其浓度发生变化,但是在靠近相2时浓度逐渐平稳。
[0003]不同相接触时,接触处存在一层为两相分子相互渗透的分子非均匀分布层,其中以合金为代表的两相界面层物化性质评价相对容易,因为合金的界面层相对固定。而液固两相产生的界面层是相对于正在流动的流体在固体周围或表面形成的一薄层流体,是溶液与固体接触后产生的过渡层,其物化性质有别于溶液与固体两相,厚度在几纳米到几微米之间,因难以直接获得界面层的流体,所以无法实现界面层成分组成的定量分析。
[0004]在中药成分纳滤分离过程中,纳滤膜的孔径分布在100~1000Da范围内,直径在纳米范围内,与两相接触后产生的界面层厚度接近,因此在进行纳滤分离时需要提供足够的跨膜压力差才能推动界面层进入膜孔径进而实现分离。因此纳滤分离是以界面传质为基础实现的分离过程,基于此为液

固两相界面层的溶质浓度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
[0005]基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创新性地为解明液

固两相界面层溶质分布行为提供了技术手段,且有助于分析两相接触后,溶质分布的趋向性,从而阐明纳滤膜的污染机制。也有助于借助这种分布的趋向性对复杂溶液环境性下的成分进行定向分离、研发新颖的膜材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液

固两相界面层溶质分布特征。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在分析膜污染机制、成分与膜材质的亲和性方面的应用。
[0008]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将待评价的纳滤膜和中药成分置于分离系统中,检测溶液中待分析中药成分的浓度C0;b.将步
骤a中的中药溶液采用膜分离,调节跨膜压力差在0.05~2.0MPa范围内,分别收集相应跨膜压力差下的膜通量(J)和成分截留率(R)数据;c.根据步骤b中系列跨膜压力差下的J和R,根据式(1)计算膜分离系数k,通过对ln[(1

R)
·
J/R]和J线性回归,其中为线性方程的截距,斜率为1/k
[0009][0010]d.根据步骤c中计算得到的分离系数k,根据式(2)计算膜界面层待分析中药成分的浓度C
m
[0011][0012]所述步骤b中跨膜压力差需要选择3个以上跨膜压力差值。
[0013]所述的步骤b中成分截留率(R)的计算方法为R=截留液溶质浓度/原液溶质浓度。
[0014]所述步骤c中线性方程的回归系数≥0.99。
[0015]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分析中药成分的膜污染特征、中药成分与膜材质的亲和性。
[0016]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水溶液和有机溶液。
[0017]有益效果:(1)解决液

固两相界面层因无法直接获取,难以进行溶质成分浓度分析的技术瓶颈。(2)根据界面层成分浓度分布情况,直观分析成分与膜材质的亲和性,以及分析膜产生污染的根本原因。(3)有助于研发新的膜材质,调整不同中药成分在界面层分布的浓度差异,放大分离差异,进行目的性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9]实施例1金银花水提取液中绿原酸在复合聚酰胺纳滤膜界面层中的浓度
[0020]称取金银花水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色谱条件如下: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全波长紫外检测器,Welch ultimate C
18
色谱柱,乙腈

0.5%磷酸(v/v 30∶70),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0m,采用外标一点法计算金银花药材水提液中绿原酸浓度为112.02μg/mL,将300Da的复合聚酰胺纳滤膜和金银花水提液置于分离系统中,调节跨膜压力差为0.2、0.5、0.8、1.0、1.5、2.0MPa,分别收集相应跨膜压力差下的膜通量(J)和成分截留率(R)数据。
[0021]根据系列跨膜压力差下的J和R,根据式(1)计算膜分离系数k。
[0022][0023]通过对ln[(1

R)
·
J/R]和J线性回归,其中为线性方程的截距,斜率为1/k。拟合ln[(1

R)
·
J/R]和J的线性方程为:回归系数为0.9920。
[0024]根据计算得到的分离系数k,根据式(2)计算膜界面层绿原酸的浓度C
m

[0025][0026]C
m
=115.02μg/mL,说明界面层中绿原酸浓度高于溶液本体浓度,绿原酸易接近复合聚酰胺材质纳滤膜。
[0027]实施例2绿原酸单体化合物在复合聚酰胺纳滤膜界面层中的浓度
[0028]配制浓度为112.0μg/mL的绿原酸水溶液采用300Da的复合聚酰胺纳滤膜进行分离,调节跨膜压力差为0.2、0.5、0.8、1.0、1.5、2.0MPa,分别收集相应跨膜压力差下的膜通量(J),并采用实施例1中的液相检测方法测定并计算成分截留率(R)数据。
[0029]根据系列跨膜压力差下的J和R,根据式(1)计算膜分离系数k。
[0030][0031]通过对ln[(1

R)
·
J/R]和J线性回归,其中为线性方程的截距,斜率为1/k。拟合ln[(1

R)
·
J/R]和J的线性方程为:回归系数为0.9908。
[0032]根据计算得到的分离系数k,根据式(2)计算膜界面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成分在纳滤膜界面层浓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将待评价的纳滤膜和中药成分置于分离系统中,检测溶液中待分析中药成分的浓度C0;b.将步骤a中的中药溶液采用膜分离,调节跨膜压力差在0.05~2.0MPa范围内,分别收集相应跨膜压力差下的膜通量(J)和成分截留率(R)数据;c.根据步骤b中系列跨膜压力差下的J和R,根据式(1)计算膜分离系数k,通过对ln[(1

R)
·
J/R]和J线性回归,其中为线性方程的截距,斜率为1/kd.根据步骤c中计算得到的分离系数k,根据式(2)计算膜界面层待分析中药成分的浓度C
m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玉支兴蕾彭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