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娜娜专利>正文

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84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包括:底座;顶盖,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料仓,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进料仓,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前侧顶部;PLC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前侧;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料仓的顶部,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辊压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分选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该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避免产品颗粒的硬度和密度不均,有效地提高了产品颗粒的合格率,并且可以根据压力等加工参数检测产品的合格情况,将不和合格的产品和加工碎屑进行回收,有效地避免物料的浪费,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粒机
,具体为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在制作药片时,一般采用干法造粒机进行制粒,它将药粉和辅料搅拌混合均匀,然后进行压片、破碎、整粒,最终制成符合规定大小的合格成品,经破碎机构破碎成颗粒状后进入压片装置,压片后,药片中混杂的碎屑需收集循环利用;
[0003]现有的造粒机包括挤出部分、辊压部分和回收部分,挤出部分通过螺旋输送杆对物料进行挤出,辊压部分通过挤压辊对挤出的物料挤压成药片,回收部分可以将由于结构原因的限制产生的产品粉末和浪费的物料进行回收再加工;
[0004]鉴于目前人们普遍使用对辊式挤压机完成药品颗粒的造粒过程,无法控制挤出速率和压粒的速度,例如,初始启动设备未进行稳定生产时,前几个颗粒无法满足要求,成粒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硬度和密度不均,这一部分的颗粒质量差并且很难挑选出不合格的产品,无法自动地对碎屑和不合格产品筛选回收,不能满足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颗粒硬度与密度不均匀、无法对不合格产品归集回收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包括:底座;顶盖,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料仓,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进料仓,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前侧顶部;PLC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前侧;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料仓的顶部,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辊压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分选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回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左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料仓的顶部中间位置,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驱动杆,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仓的内腔顶部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架,数量为若干个,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驱动杆的外侧,且所述搅拌架的外侧与料仓的内腔侧壁紧密贴合;螺旋输送杆,设置于所述驱动杆的底部;送料管,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底部;压力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底部,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内嵌安装于送料管的前侧,且所述压力感应组件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所述辊压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盖的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挤压组件,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顶盖的前侧,且与所述挤压组件固定连接;
[0009]所述分选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
电性连接;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腔底部右侧;回料斗,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内腔底部左侧。
[0010]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杆的叶片呈螺旋形,且所述叶片直径从上至下的逐渐减小,且所述叶片的外侧与送料管的内侧相适配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压力感应组件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底部,且内嵌安装于所述送料管的前侧;瓣膜,四周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后侧,且所述瓣膜的后侧与送料管的内腔连接;垫块,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与所述瓣膜的前侧紧密接触;压敏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前侧,且所述压敏传感器的检测探头与垫块的前侧紧密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瓣膜的材质为钛合金,且从外侧至内侧逐渐向后弯曲,所述垫块的后侧与瓣膜的前侧相适配贴合。
[0013]优选的,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辊,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顶盖的内腔后侧左端,且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辊,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顶盖的内腔后侧右端,且与所述第一辊紧密接触;密封槽,数量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送料管的底部左右两侧,且两个密封槽分别与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外壁紧密接触;挤压模具,数量为若干个,分别沿周向开设于所述第一辊的外壁。
[0014]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顶盖的前侧;齿轮,数量为两个,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腔后侧左右两端,两个所述齿轮相适配啮合,且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前端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凹槽,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内腔后侧左下角;曲柄轮,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杆,设置于所述曲柄轮的前端外侧;分选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连杆,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驱动杆的外壁,另一端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分选板的后侧;筛网,设置于所述分选板的顶部。
[0016]优选的,所述回料机构包括:吸料口,开设于所述底座的左侧,所述吸料口与回料斗相通,所述吸料口内腔从左至右口径逐渐增大;回料管,一端设置于所述吸料口的后端;排料口,设置于所述料仓的左侧,且与所述料仓的内腔相通;负压泵,设置于所述排料口的左侧,且与所述回料管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负压泵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进料仓向料仓进行上料,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驱动杆旋转,驱动杆带动若干个搅拌架对料仓内腔中的物料进行搅拌并对料仓的内壁进行清理,驱动杆带动底部的螺旋输送杆旋转,在螺旋输送杆叶片的螺纹升力作用下,对叶片间隙中的物料向下挤压输送,在螺旋输送杆的旋转过程中,送料管内腔中物料从上至下压力逐渐增大,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第一辊旋转,在两个齿轮的啮合作用下驱动第二辊相对于第一辊反向旋转,第一辊和第二辊同时向内侧旋转,将从送料管挤压而出的物料压入挤压模具,从而将挤压成型的物料颗粒从底部排出,通过压敏传感器可以对送料管内腔中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PLC控制器,根据压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定挤压成型的产品颗粒是否符合加工要求,并相应的调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间接的控制送料管内腔中物料的压力,避免产品颗粒的硬度和密度不均,有效地提高
了产品颗粒的合格率。
[0019]2、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PLC控制器可以根据压敏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定挤压成型的产品颗粒是否符合加工要求,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曲柄轮旋转,驱动杆跟随曲柄轮旋转过程中可以通过拉动连杆拉动分选板左右摆动,当PLC控制器检测到生产的产品颗粒不合格,PLC控制器控制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将驱动杆旋转至右上角,驱动杆所在的旋转半径与连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此时分选板到达右侧极限位置,产品颗粒掉落直接掉落于回料斗的内腔中;当PLC控制器检测到生产的产品颗粒合格,曲柄轮的回转中心位置与连杆的中部重合,此时分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包括:底座(2)、顶盖(3)、料仓(4)、进料仓(5)和PLC控制器(10),所述顶盖(3)固定安装于底座(2)的顶部,所述料仓(4)设置于顶盖(3)的顶部,所述进料仓(5)设置于料仓(4)的前侧顶部,所述PLC控制器(10)设置于底座(2)的前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机构(6),设置于所述料仓(4)的顶部,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辊压机构(7),设置于所述顶盖(2)的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分选机构(8),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回料机构(9),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左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所述下料机构(6)包括:第一电机(61),固定安装于所述料仓(4)的顶部中间位置,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驱动杆(62),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仓(4)的内腔顶部中间位置,且与所述第一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架(63),数量为若干个,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驱动杆(62)的外侧,且所述搅拌架(63)的外侧与料仓(4)的内腔侧壁紧密贴合;螺旋输送杆(64),设置于所述驱动杆(63)的底部;送料管(66),设置于所述料仓(5)的底部;压力感应组件(65),设置于所述料仓(4)的底部,所述压力感应组件(65)内嵌安装于送料管(66)的前侧,且所述压力感应组件(65)与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所述辊压机构(7)包括:第二电机(71),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盖(3)的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挤压组件(72),设置于所述顶盖(3)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第二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组件(73),设置于所述顶盖(3)的前侧,且与所述挤压组件(72)固定连接;所述分选机构(8)包括:第三电机(81),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2)的后侧,且与所述PLC控制器(10)电性连接;驱动组件(82),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内腔后侧,且与所述第三电机(8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撑块(83),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内腔底部右侧;回料斗(84),设置于所述底座(2)的内腔底部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杆(64)的叶片呈螺旋形,且所述叶片直径从上至下的逐渐减小,且所述叶片的外侧与送料管(66)的内侧相适配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微生物制剂混合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组件(65)包括:壳体(661),设置于所述料仓(4)的底部,且内嵌安装于所述送料管(66)的前侧;瓣膜(662),四周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661)的内腔后侧,且所述瓣膜(662)的后侧与送料管(66)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李娜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