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47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及其制备工艺,具有抗菌、抗病毒特性,安全、生物无抗性,无耐药性;产品耐迁移性好,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安全无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一、将手模进行清洗、干燥并进行预热;二、将步骤一中预备好的手模浸入浆液中;三、将步骤二中浸浆后的手模,放入烘箱中进行高温塑化;四、将步骤三中烘烤后的手模浸入PU水溶液中使其表面形成PU涂层;五、将经过步骤四处理的手模进行卷边脱模;其中,步骤二中浆液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PVC糊状树脂100份;增塑剂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手套
,特指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手套起到防护手的作用,其抗菌抗病毒效果直接影响到手套的安全性,尤其是医护手套,现有技术中抗菌手套通常是在传统橡胶手套的配料中加入钠米银抗菌剂,从而发挥抑菌或抗菌功效。但是直接将纳米银加入橡胶手套的材料中,由于纳米银粒径太小,易团聚,难分散,且与手套基质材料相溶性较差,容易溶出,抗菌时效有限,抗菌效果不佳,不能有效抑制各种病原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及其制备工艺,具有抗菌、抗病毒特性,安全、生物无抗性,无耐药性;产品耐迁移性好,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安全无害。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5]一、将手模进行清洗、干燥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30

90℃;
[0006]二、将步骤一中预备好的手模浸入浆液中;
[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将手模进行清洗、干燥并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30

60℃;二、将步骤一中预备好的手模浸入浆液中;三、将步骤二中浸浆后的手模,放入烘箱中进行高温塑化,在190

210℃下烘烤20

30分钟;四、将步骤三中烘烤后的手模浸入PU水溶液中使其表面形成PU涂层,并进行烘干;五、将经过步骤四处理的手模进行卷边脱模;其中,步骤二中浆液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PVC糊状树脂100份;增塑剂75

95份;改性丁腈10

20份;抗菌抗病毒粉末1

3份;环保型钙锌复合稳定剂2

2.5份;环保色浆1

2.5份;降粘剂10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二中浆液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PVC糊状树脂100份;增塑剂80份;改性丁腈15份;抗菌抗病毒粉末2份;环保型钙锌复合稳定剂2份;环保色浆2份;降粘剂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是由环保增塑剂DOTP和环保增塑剂DPHP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抗病毒抗菌手套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抗病毒粉末的获得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柠檬酸盐和硝酸银进行加热回流反应,再经过冷却、超滤获得纳米银颗粒,再加入巯基丙酸溶液中进行改性表面处理,最终超滤获得改性纳米银颗粒;S2、准备改性纳米氧化锌颗粒和改性纳米氧化铝颗粒;准备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为1:5:3,混合后,搅拌10min,然后加入硫酸,调节pH为3

4,搅拌20

30min,然后再加入氨水,调节pH为7

8;加入改性纳米氧化锌颗粒和改性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栢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