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2167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管支架。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及多个连接杆,多个支撑环沿血管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连接杆连接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支撑环之间,且至少一部分的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支撑环的厚度。该血管支架可以在指定的位置区域进行不同壁厚的设计,对血管支架的细节结构做出调整,以达到血管支架存在不同壁厚的效果,这样既可以保证减薄位置(即连接杆)的柔顺性,又减少了低剪应力区的产生,降低了涡流产生几率,降低二次狭窄率,同时确保了其余未减薄壁厚的位置(即支撑环)的强度,使得血管支架整体仍保持良好的支撑性能。架整体仍保持良好的支撑性能。架整体仍保持良好的支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从年轻开始起病,可长达数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症状通常在成年时出现。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在动脉内膜面形成斑块,有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可以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其中,血管支架的介入医疗已成为这类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0003]然而诸多研究表明,血管支架植入后,血液流经时血管支架附近的血液流动方式会发生改变,而流体环境对血管受损内膜的修复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的产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相关仿真和实验得出,血液对血管壁的剪应力是影响再狭窄的关键因素。由于血管支架的波杆凸出于血管壁,血液流经时会产生分离再附流动,流速降低而形成流动停滞区,剪应力也随之降低,这样大大增加了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0004]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减小血管支架的壁厚,但是血管支架整体的壁厚变薄也有存在一定的缺陷,壁厚变薄会导致抗挤压性降低,血管支架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而撑开病变,此外,随着壁厚变薄血管支架整体更加脆弱,在遭遇钙化病变时很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另一种是调整血管支架的整体结构,例如调整血管支架的长度、支撑环的个数、连接杆的数目等,通过改变血管支架的柔顺性来改善血管内流体力学环境,但是血液流经血管支架时仍然有涡流产生,通常增加了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血管支架。
[0006]一种血管支架,所述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及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支撑环沿所述血管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环之间,且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所述支撑环的厚度。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和/或所述支撑环的接触血流的表面一侧的至少部分对应于血流方向为流线型。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由支撑杆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通过邻接区域连接并形成角度;
[0009]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杆的所述邻接区域连接,所述连接杆为非直线型结构,包含经线段和纬线段,所述支撑杆和/或所述纬线段接触血流的表面为流线型平滑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和/或远离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使所述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所述支撑环的壁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槽壁对应于血流方向形成圆滑过渡区。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由支撑杆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通过邻接区域连接并形成角度,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杆的所述邻接区域连接;
[0013]所述凹槽的槽口位于连接杆区域且具有圆倒角,或所述圆倒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邻接区域。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包含多个凹槽,且至少一部分侧壁呈正弦波或余弦波结构,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同一侧壁且相邻的波谷与波峰间的区域构成所述凹槽。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连接杆的不同侧壁的波谷对齐分布。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连接杆轴向最外侧的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支撑环中的邻接区域。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非凹槽区域、或/和所述支撑环的沿血流方向的横截面为朝向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凸出的弧形结构。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在槽底处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撑环壁厚且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环壁厚的二分之一。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上还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壁厚大于至少一部分所述连接杆的壁厚。
[0020]上述血管支架,至少一部分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支撑环的壁厚,使得血管支架整体的柔顺性增大,提高血管支架在血管内的通过率,更易导入至血管的病变位置处;壁厚较大的支撑环依旧能够提高良好的径向支撑力,保证血管支架在血管内扩张后的形态。可见,该血管支架可以在指定的位置区域进行不同壁厚的设计,对血管支架的细节结构做出调整,以达到血管支架存在不同壁厚的效果,这样既可以保证减薄位置(即连接杆)的柔顺性,同时确保了其余未减薄壁厚的位置(即支撑环)的强度,使得血管支架整体仍保持良好的支撑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在A

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在B

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连接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连接杆在血液流经时的环境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的流线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0033]100、支撑环;110、支撑杆;120、加强环;200、连接杆;210、凹槽;220、圆滑过渡区;300、加强部;A、血管壁;B、血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壁厚”、“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及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支撑环沿所述血管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环之间,且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所述支撑环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或所述支撑环的接触血流的表面一侧的至少部分对应于血流方向为流线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由支撑杆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通过邻接区域连接并形成角度;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杆的所述邻接区域连接,所述连接杆为非直线型结构,包含经线段和纬线段,所述支撑杆和/或所述纬线段接触血流的表面为流线型平滑面。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和/或远离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使所述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所述支撑环的壁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壁对应于血流方向形成圆滑过渡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由支撑杆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