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从年轻开始起病,可长达数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症状通常在成年时出现。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在动脉内膜面形成斑块,有脂质条纹、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可以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其中,血管支架的介入医疗已成为这类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0003]然而诸多研究表明,血管支架植入后,血液流经时血管支架附近的血液流动方式会发生改变,而流体环境对血管受损内膜的修复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的产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相关仿真和实验得出,血液对血管壁的剪应力是影响再狭窄的关键因素。由于血管支架的波杆凸出于血管壁,血液流经时会产生分离再附流动,流速降低而形成流动停滞区,剪应力也随之降低,这样大大增加了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
[0004]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减小血管支架的壁厚,但是血管支架整体的壁厚变薄也有存在一定的缺陷,壁厚变薄会导致抗挤压性降低,血管支架无法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包括:多个支撑环及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支撑环沿所述血管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连接杆连接于对应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环之间,且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所述支撑环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或所述支撑环的接触血流的表面一侧的至少部分对应于血流方向为流线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由支撑杆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通过邻接区域连接并形成角度;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杆的所述邻接区域连接,所述连接杆为非直线型结构,包含经线段和纬线段,所述支撑杆和/或所述纬线段接触血流的表面为流线型平滑面。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和/或远离所述血管支架中轴线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使所述连接杆的壁厚小于所述支撑环的壁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壁对应于血流方向形成圆滑过渡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由支撑杆连接构成,相邻的所述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