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克祥专利>正文

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46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包括主管体、支管体,主管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主管体上具有位于第一端部的第一端口、位于第二端部的第二端口及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分支端口,支管体具有第三端部、第四端部,在支管体上具有位于第三端部的第三端口、位于第四端部的第四端口,支管体的第三端部与主管体连接且通过第三端口与分支端口相通;所述支管体至少部分区段为波纹管段,所述波纹管段为可变形材料制成,其直径按大小间隔变化而形成波纹状。该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个体性差异,可以很好的保证与患者的血管有效匹配。患者的血管有效匹配。患者的血管有效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分支的血管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带分支的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由于发病迅疾、死亡率高,一直以来都是心血管外科领域最复杂、最棘手的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这项疾病的主流方式还是由孙立忠教授创立的“孙氏手术”,“孙氏手术”较好的解决了主动脉弓部的治疗难题,但也存在手术过程中吻合口较多、心脏停跳时间较长、对病人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等问题。
[0003]后来在中国专利201020530993.0中公开了另一种术中支架,该术中支架存在以下问题:
[0004]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不同患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明显,各分支血管与主动脉之间的角度各异,导致术中支架的分支血管与患者自身的血管难以有效的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分支的血管支架,该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个体性差异,可以很好的保证与患者的血管有效匹配。
[0006]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7]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包括主管体、支管体,主管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主管体上具有位于第一端部的第一端口、位于第二端部的第二端口及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分支端口,支管体具有第三端部、第四端部,在支管体上具有位于第三端部的第三端口、位于第四端部的第四端口,支管体的第三端部与主管体连接且通过第三端口与分支端口相通;所述支管体至少部分区段为波纹管段,所述波纹管段为可变形材料制成,其直径按大小间隔变化而形成波纹状。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波纹状的管壁位于所述支管体的第三端部一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管体的第四端部具有与波纹管段相接的第一支架段,该第一支架段具有弹性的金属支架,在弹性的金属支架外覆盖有柔性的管膜。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支架沿所述支管体的纵向方向倾斜往复弯折而形成“W”形。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的外端还设有缝合缘。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缘采用纺织材料制成,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的外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管体的第一端部也具有波纹管段,所述波纹管段为可变形材料制成,其直径按大小间隔变化而形成波纹状;所述主管体的第二端部具有与波纹管段相接的第二支架段,该第二支架段具有弹性的金属支架,在弹性的金属支架外覆盖有柔性的管膜。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支架沿所述支管体的纵向方向倾斜往复弯折而形
成“W”形。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段包括第一分段及第二分段,在所述第一分段,相邻“W”形的所述金属支架相互间隔,在所述第二分段,相邻“W”形的所述金属支架之间相互独立或通过连接件相连。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分段,所述金属支架部分向相邻金属支架延伸而形成连接段,并且,相邻两个所述金属支架之间通过套管相连接。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0018]在手术过程中,可以将主管体与患者的主动脉相对接,支管体与患者的分支血管相对接,由于该带分支的血管支架的支管体至少部分区段采用波纹管段,支管体的管壁采用可变形材料制成,该波纹管段的直径大小间隔变化,该波纹管段可以方便的实现弯折或伸缩,可以很好的适应患者分支血管的位置或角度的变化,可以使分支血管与患者自身的血管进行有效的匹配。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0020]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0021]图1是本技术所述带分支的血管支架的整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所述带分支的血管支架的第二支架段的剖视图;
[0023]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所述带分支的血管支架的支管体的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主管体,11、第一端部,111、第一端口,12、第二端部,121、第二端口,131、分支端口,14、缝合缘,20、支管体,21、第三端部,211、第三端口,22、第四端部,221、第四端口,23、波纹管段,24、第一支架段,25、第二支架段,251、第一分段,252、第二分段,31、金属支架,311、连接段,32、管膜,33、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8]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现实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0029]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0030]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2]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该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0033]毫无疑义,与本技术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0034]如图1至图4所示,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包括主管体10、支管体20,主管体10具有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主管体10上具有位于第一端部11的第一端口111、位于第二端部12的第二端口121及位于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之间的分支端口131,支管体20具有第三端部21、第四端部22,在支管体20上具有位于第三端部21的第三端口211、位于第四端部22的第四端口221,支管体20的第三端部21与主管体10连接且通过第三端口211与分支端口131相通;所述支管体20部分区段为波纹管段23,所述波纹管段23为可变形材料制成,其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体、支管体,主管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主管体上具有位于第一端部的第一端口、位于第二端部的第二端口及位于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分支端口,支管体具有第三端部、第四端部,在支管体上具有位于第三端部的第三端口、位于第四端部的第四端口,支管体的第三端部与主管体连接且通过第三端口与分支端口相通;所述支管体至少部分区段为波纹管段,所述波纹管段为可变形材料制成,其直径按大小间隔变化而形成波纹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的管壁位于所述支管体的第三端部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体的第四端部具有与波纹管段相接的第一支架段,该第一支架段具有弹性的金属支架,在弹性的金属支架外覆盖有柔性的管膜。4.如权利要求3所述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沿所述支管体的纵向方向倾斜往复弯折而形成“W”形。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带分支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的外端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克祥朱翠琳王维铁李博黄冒勋朱志成李丹王天策
申请(专利权)人:柳克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