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163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包括池体、格栅板、多孔介质层、潜流湿地及污水提升机构,其中:格栅板水平设置在池体内,格栅板与池体的底部之间保留有沉淀空间;多孔介质层铺设在格栅板上;潜流湿地环绕在池体的周围,潜流湿地的底部高于格栅板,潜流湿地的底部设置有与池体连通的回流口;提升机构包括池底抽水管网、潜水泵及提升管,其中,池底抽水管网铺设在池体的底部,潜水泵设置在池体的底部,潜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池底抽水管网的出水口,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提升管的下端,提升管的上端向上穿过格栅板后延伸至潜流湿地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其通过静态水体的自循环实施了对静态水体的净化,并大幅度地降低了净化成本。净化成本。净化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景观池内的静态水体在温度和光照的影响下,容易产生水华现象,出现大量的绿藻,使水体混浊不清且伴有异味,并影响水体内动植物的生长。
[0003]传统的对水体的处理方法往往为更换水体、大面积过滤、植物或生物菌处理、添加药剂等。以更换水体的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产生大量的污水排放,而且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也产生较大的压力。以大面积过滤的方式,设备的投入、运行、维护成本比较高。以植物或生物菌处理的方式,对水体及环境温度的要求高,特别是在寒冷冬季,植物和生物菌都存在越冬困难,次年需重新种植或投放、培养的量大工作,繁琐且成本高。以添加药剂的方式,对水体和动植物的影响较大,不利于水体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静态水体净化方法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包括池体、格栅板、多孔介质层、潜流湿地及污水提升机构,其中:
[0006]所述格栅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格栅板与所述池体的底部之间保留有沉淀空间;
[0007]所述多孔介质层铺设在所述格栅板上;
[0008]所述潜流湿地环绕在所述池体的周围,所述潜流湿地的底部高于所述格栅板,所述潜流湿地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池体连通的回流口;
[0009]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池底抽水管网、潜水泵及提升管,其中,所述池底抽水管网铺设在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潜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底抽水管网的出水口,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提升管的下端,所述提升管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格栅板后延伸至所述潜流湿地内。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其通过静态水体的自循环实施了对静态水体的净化,并大幅度地降低了净化成本,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水华检测装置,所述水华检测装置与所述潜水泵的控制端信号连接,所述水华检测装置用于获取水体的水华度并将获取的水华度传送至所述潜水泵的控制端,当所述水华度高于预定阈值时,所述潜水泵的控制端开启所述潜水泵。
[0012]通过色设置水华检测装置,实现了对水体的水华度的自动获取,当水华度高于预定阈值时,潜水泵的控制端开启潜水泵推动水体在池体和潜流池间循环,从而快速降低水体的水华度。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华检测装置至少包括溶氧值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所述水华检测装置通过分析水体表面溶氧值和pH值获取所述水华度。
[0014]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水华检测装置,其通过分析水体表面溶氧值和pH值来获取水体的水华度。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格栅板水平支撑在所述支架上。
[0016]通过设置支架,实现了对格栅板的水平支撑。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栅板为玻璃钢格栅板。
[0018]通过将格栅板设置为玻璃钢材质,可减少水体对格栅板的腐蚀,提升格栅板的寿命。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
[0020]通过设置曝气装置,可以定期实施对水体的补氧,从而使得多孔介质层内的微生物在充足溶氧下保持活性,从而保持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性能。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池底抽水管网至少包括一主抽水管及连接在主抽水管上并与所述主抽水管连通的若干支抽水管,所述主抽水管的第一端封闭,所述主管道的第二端形成所述池底抽水管网的排水口,各所述支抽水管的端部开口以形成所述池底抽水管网的进水口。
[0022]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池底抽水管网结构,其能够从池底的多个位置处抽吸污水,从而使得池底各处的沉淀物均被抽吸至潜流湿地内。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口与所述提升管的上端分处于所述池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潜流湿地的底部自所述提升管的出水端所在位置朝向所述回流口所在位置向下倾斜。
[0024]通过将潜流湿地的底部设置为倾斜状,保证潜流湿地内的水能够顺利回流至所述池体内。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的俯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的剖视图;
[0027]图1和图2中包括:
[0028]池体1、格栅板2、多孔介质层3、潜流湿地4、污水提升机构5、支架6、回流口41、池底抽水管网51、潜水泵52、提升管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包括池体1、格栅板2、多孔介质层3、潜流湿地4及污水提升机构5。其中:
[0031]格栅板2水平设置在池体1内,格栅板2与池体1的底部之间保留有沉淀空间。可选的,为了提升格栅板2的抗腐蚀性能,延长格栅板2的使用寿命。格栅板2采用玻璃钢材质。
[0032]多孔介质层3铺设在格栅板上。可选的,多孔介质层由球状或块状的轻质多孔材料构成。微生物附着在多孔介质层内并繁衍,当水体流过多孔介质层,其中的腐败有机质被截留在多孔介质层内并逐渐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从而达到对水体净化的效果。当然,仍然会有部分腐败有机质渗透过多孔介质层3并最终沉积在沉淀空间内。
[0033]潜流湿地4环绕在池体1的周围,潜流湿地4的底部高于格栅板2,潜流湿地4的底部设置有与池体连通的回流口41。可选的,潜流湿地4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0034]提升机构5包括池底抽水管网51、潜水泵52及提升管53,其中,池底抽水管网51铺设在池体1的底部,潜水泵52设置在池体1的底部,潜水泵52的输入端连接池底抽水管网51的出水口,潜水泵52的输出端连接提升管53的下端,提升管53的上端向上穿过格栅板2后延伸至潜流湿地4内。
[0035]如前文所提及的,虽然有多孔介质层3的截留,但是仍然有部分腐败有机质渗透过多孔介质层3并最终沉积在沉淀空间内。因此,有必要对沉积在沉淀空间内的腐败有机质进行定期处理,以保证水体的水质。为此,可以定期开启潜水泵52,在潜水泵52的驱动下,沉淀空间内的腐败有机质随水被提升管53提升至潜流湿地4内,被提升至潜流湿地4的水缓慢渗透至潜流湿地4的底部并最终经所述回流口41流回至池体1内。在此过程中,水中的腐败有机质绝大部分被截留在潜流湿地4内,最终成为潜流湿地4内的水生植物的养料,而回流至池体1内的水则是被净化的水。
[0036]此外,当水体的水华度超过预定的阈值时,也可以通过开启潜水泵52,从而加速水体在池体1和潜流湿地4之间的循环,以快速降低水体的水华度。
[0037]可选的,本专利技术中的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池体1内的水华检测装置,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包括池体、格栅板、多孔介质层、潜流湿地及污水提升机构,其中:所述格栅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格栅板与所述池体的底部之间保留有沉淀空间;所述多孔介质层铺设在所述格栅板上;所述潜流湿地环绕在所述池体的周围,所述潜流湿地的底部高于所述格栅板,所述潜流湿地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池体连通的回流口;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池底抽水管网、潜水泵及提升管,其中,所述池底抽水管网铺设在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潜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底抽水管网的出水口,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提升管的下端,所述提升管的上端向上穿过所述格栅板后延伸至所述潜流湿地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水体自净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水华检测装置,所述水华检测装置与所述潜水泵的控制端信号连接,所述水华检测装置用于获取水体的水华度并将获取的水华度传送至所述潜水泵的控制端,当所述水华度高于预定阈值时,所述潜水泵的控制端开启所述潜水泵。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日鑫马军杜海梅蒯琳萍陈春虹田畅李婧李新辰
申请(专利权)人:义源上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