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平板建筑构件固定在斜屋顶上的支承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56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用于在斜屋顶上固定平板建筑构件(40,140),特别是光电池模块的支承件(10,110)。支承件(10,110)能沿屋脊-屋檐方向安放而固定在屋顶底结构上。为了制取一支承件(10,110),该支承件便于构件(40,140)安装在一由诸小屋顶盖板的屋顶内或可包含在一现成的屋顶内而不必修改,提出的方案是:在支承件(10)上设有一个支座(12)以固连一(沿屋脊方向)相邻的支承件(110),该支承件(110)以相同斜率铺在平板建筑构件(40)的上平面上方某一高度,使可沿纵向移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平板建筑构件,特别是光电池模块,固定在斜屋顶上的支承件,支承件沿屋脊-屋檐方向铺设,可固定在屋顶底结构上。大家熟悉DE9409453.9U1介绍了这类支承件。在这篇文献中介绍了沿屋顶长度方向鳞片状搭接排列的光电池模块。在下文中,将屋脊-屋檐连线定义为长度方向,平行于屋脊或屋檐的线定义为横向。沿屋脊-屋檐方向铺在木型材上。支承件的屋脊端安放在屋顶板条上,屋檐端安放在一根与屋顶板条相邻又平行的木条上。木条要高出屋顶板条上平面约光电模件的厚度。木型材在上平面有一条沿中心线的深槽,当两个光电模块边拼接时,深槽用于排出侵入到拼缝中的水。这种装置缺点是必须要附加铺设平行屋顶板条的木板条,需要附加卡住光电池模块屋檐端的防风钩。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个用于平板建筑构件,尤其是用于光电池模块件的支承件,构件按其尺寸可代替多块市场上常用的小规格屋顶盖板,这种建筑物构件不仅可安装在小块盖板铺的屋顶上,也可安装在已铺好的屋顶上而不需要做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任务是以如下方法解决在支承件上设有一个支座以固连一沿屋脊方向相邻的支承件,该支承件以相同斜率铺在平板建筑构件的上平面上方某一高度,使可沿纵向移动,模件装在支承件上。为铺放第一个构件,在平行屋檐的行里至少有两根沿屋脊-屋檐直线铺设的支承件。一条线最下面的支承件以其屋脊端固定在第一根屋顶板条上,支承件的屋檐端搭接屋檐方向相邻的盖板,例如,(支承件屋檐端)可用一个防风暴钩固定在屋檐侧的第两根屋顶板条上。第一块建筑构件铺在下部支承件的上面,沿同一直线铺放的下一个近屋脊的支承件在屋檐端同下部支承件的支座相连,屋脊端安放在屋脊侧的第三根屋顶板条上。近屋脊的支承件支承在第一块建筑构件上平面上方的某一高度,使得调整支承件在屋檐方向移动以适合现场的屋顶板条的间距而不会碰撞第一块建筑构件。近屋脊的支承件在移动时应如此定位支承件的屋脊端固定在第三根屋顶板条上,屋檐端搭盖第一个平板建筑构件上。近屋脊支承件的屋檐搭接端可以防止第一块建筑构件从下部的支承件上被掀起。在两根平行的近屋脊支承件上安放第二块平板建筑构件,该构件鳞片状搭盖在第一块构件的屋脊端。作为例子当光电池模块的长度为38cm,宽度为120cm时,在平行屋檐行里两根支承件的横向距离为60cm。为在屋脊和屋檐间鳞片状铺设多块建筑构件,可以在同一斜线上安装多个支承件。支承件的长度大于建筑构件的长度,构件又要比相邻屋顶盖板的最大复盖长度长。设计得特别坚固的支座将搭接支承件底端的载荷传到被搭接的支承件上,支座布置在支承件屋脊端的上平面。支座的端部伸出建筑构件屋脊侧边缘。如果支座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制造,支承件可以是冲压板件。支座可设计成钢板折成支座。支座的端部同支承件紧固连接。如果支座的上端设计成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与近屋脊支承件的相应连接构件组成可移动式连接,防止近屋脊的支承件被掀起。支承件同支座连接十分简单,用固定销将支座固定在支承件上。例如,支座与近屋脊支承件之间型状合理、长度方向可移动连接是,可以通过在支承件的屋檐端内有一条长槽和支座上有一个手柄式凸肩实现,支座的定位凸台通过近屋脊支承件的长槽伸入支承件。这种长度方向可移动的连接方法可防止近屋脊支承件掀起,而在长度方向没有支承,因而总能协调屋顶板条的间距变化。如果将支承件设计成薄壁型材,尤为有利是空心型材,可得到价廉物美的支承件结构。特别可取的是沿支承件长度的最大部分作成向下开口的“C-断面”。平板建筑构件的安装十分简单根据屋顶底结构平面,支承件上平面的高度至少等于侧邻盖板下接口(Wasserfalze)的高度,使得与盖板下接口相邻建筑构件的边复盖这个下接口,与盖板上接口相邻建筑构件的边对接上接口。特别可取的是平板建筑构件如光电池模块可组合进一个用市场上通用混凝土或粘土制平盖板铺成的斜屋顶内。混凝土制盖板通常长为42cm,宽度为33cm,高度为2.2cm,具有复盖宽度为30cm,根据屋顶的倾斜度,复盖长度为31cm至34cm,下接口高度自下缘起1.2cm,因此约有1cm厚度的光电池模块同盖板上平面齐平铺放。如果在支承件的屋檐端有一个能卡住平板建筑构件边缘的卡件,那么放入模块和更换模件不需用工具。有利的方式是设计成横U型的卡件,U型卡件开口尺寸大于装入卡件中的建筑构件的厚度,这样当支承建筑构件的支承件角度不正时,也不会有扭力作用在建筑构件上。一种可能产生的弹性或塑性变形的中间状态可以填充其间的间隙。安装时,将模块向屋脊方向推至支承件支座、然后放在支承件上,接着向屋檐方向推入卡件中。屋檐端卡件基面与屋脊端支座之间的尺寸比平板建筑构件长度至少大出卡件的爪长度,取出时按相反的顺序。在支承件屋脊端有一个为固定元件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该固定元件将支承件固定在屋顶底结构上,预留的空间防止支承件的防风固定元件对建筑构件底部的损伤。如果用螺栓做连接件,推荐在支承件的上平面有一凹槽用以放螺栓头。在支承件尖顶端下平面上有一个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可挂钩在屋顶底结构上,准确安放平板建筑构件就容易了。这个凸起部分起一个如同屋顶板条钩头作用,凸起部分朝屋顶板条屋脊侧的长度方向调准支承件。建筑构件屋檐侧边缘由支承件的卡件托住,如果凸起和卡件基面间距离等于钩头和相邻盖板屋檐边之间的距离,那么使用本专利技术支承件铺放的构件,尤其对光电池模块有一个同相邻盖板一样的几何位置,与屋顶板条的间距和屋顶实际规定的复盖无关。特别可取的本专利技术结构实例,在诸附图中将进一步介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支承件的俯视图;图2是图1支承件沿Ⅱ-Ⅱ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支承件沿Ⅲ-Ⅲ的剖视图;图4是两根装配后的支承件的侧视图。图1表示一根由不锈钢板冲压卷边而成的支承件10,它的屋脊端有一支座12,相邻的同样支承件可安置在支座上,在支承件10的上平面内有一凹槽用于固定(支承件)在屋顶板条上平面所用的固定元件,例如可放一个螺栓头。支承件10有一个几乎沿全长的向下开口的“C-断面”,在下平面有一个长槽16。在屋檐端上平面有一长孔18,由此孔可接触下部支承件的固定元件,在屋檐端布置一个用于建筑构件U形卡件20,U形卡件20比支承件10的C-断面要宽。图2沿纵向清楚表示支座12和卡件20位置,卡件20伸出支承件10的C-断面区域,因而材料在屋顶板条弯曲引起的大扭曲作用力下能够产生变形,而避免损坏建筑构件。U形卡件20的基面上复盖一个弹性材料做的波纹条22,支座12是钢板折成。支座腿的端部固定在支承件的屋脊端。支座12折角的棱边横过支承件10的长轴,在支座12下面是凸出部分24,凸出部分24像屋顶盖板的钩头一样挂在屋顶板条上。图3是图1支承件沿Ⅲ-Ⅲ的横剖视图,在左半图中可知道卡件20的结构,右半图中可了解支座12结构。支承件10的下表面屋脊端有凸起的部分26和28。卡件20的底边缘有通孔30,可排水。在架式支座12上,离上边缘不远开有从边上起始的长槽32,34。以这种方式,就将支座12的端头用简单方式形成手柄式凸肩38。缝32,34之间的材料构成颈36,在上边缘区内部分形成手柄。一根与支承件10同样被支承的,相邻的支承件可推入长缝32,34中,这样颈部按形状合理地位于长槽16内,手柄式凸肩38在相邻的支承件内。图4以纵剖面表示在支承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支承件10用于斜屋顶上固定平板建筑构件(40),特别是光电池模块,支承件(10)沿屋脊-屋檐方向安放,可固定在屋顶底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支承件(10)上设有一个支座(12)以固连一沿屋脊方向相邻的支承件(110),该支承件(110)以相 同斜率铺在平板建筑构件(40)的上平面上方某一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96-3-29 19612488.31.支承件10用于斜屋顶上固定平板建筑构件(40),特别是光电池模块,支承件(10)沿屋脊-屋檐方向安放,可固定在屋顶底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支承件(10)上设有一个支座(12)以固连一沿屋脊方向相邻的支承件(110),该支承件(110)以相同斜率铺在平板建筑构件(40)的上平面上方某一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的支承件,其特征在于,在支承件(10)上平面内的支座(12)位于它的屋脊端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支承件,其特征在于,支座(12)作为单独的零件设计。4.根据权利要求3的支承件,其特征在于,支座(12)用固定销固定在支承件(10)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支承件,其特征在于,支承件(10)至少在它的屋檐端区有一长槽(16),支座(12)有一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曼弗雷德林克拉克诺贝特勒斯勒
申请(专利权)人:赤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