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0179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校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校对框架,所述校对框架的内部贯穿有钢坯,且钢坯的两侧靠近校对框架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入口张力辊,所述钢坯的底部靠近入口张力辊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的内壁紧密贴合有有第一导向辊,所述钢坯的底部靠近第一导向辊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校对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工作辊,在对钢坯中间进行校对操作时,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工作辊转动,且第二工作辊横截面为鸡蛋状,第二工作辊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工作辊的位置分布为关于钢坯的中心呈中心对称,通过改变第二工作辊的工作面,实现对冷轧带钢进行中间校对操作。实现对冷轧带钢进行中间校对操作。实现对冷轧带钢进行中间校对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校对
,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轧带钢是指以热轧带钢和钢板为原料,在常温下经冷轧机轧制成带钢和薄板。一般厚度为0.1~3mm,宽度为100~2000mm,冷轧带材或板材具有表面光洁度好、平整性好、尺寸精度高和力学性能好等优点,通常产品都成卷,有很大一部分加工成涂层钢板。
[0003]在对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出现无法对外观产生形变的冷轧带钢进行校对的问题,导致冷轧带钢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需要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外观产生形变的冷轧带钢进行校对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包括校对框架,所述校对框架的内部贯穿有钢坯,且钢坯的两侧靠近校对框架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入口张力辊,所述钢坯的底部靠近入口张力辊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的内壁紧密贴合有有第一导向辊,所述钢坯的底部靠近第一导向辊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校对框,所述钢坯的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一工作辊,且第一工作辊顶端紧密贴合有校对柱,所述校对柱的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的内壁紧密贴合有中间辊,且中间辊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校对框的侧面焊接有运动缸筒,所述校对柱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校对框的外壁位于运动缸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运动杆,且运动杆的侧面旋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远离运动杆的一侧旋接有孔板,且孔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旋接有转盘,且转盘与凹槽连接部位设置有导向块,所述转盘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孔板的远离连杆的一端旋接有固定销,所述钢坯的外部远离第一校对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校对框,且钢坯的两侧第二校对框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远离钢坯的一侧紧密贴合有第二支撑辊,所述第二工作辊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校对框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钢坯的底端远离第二校对框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二导向辊,所述钢坯的两侧远离第二导向辊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出口张力辊。
[0007]优选的,所述校对柱的一半为圆柱状,且校对柱的另一半为圆台状,所述校对柱的圆柱直径与圆台底部直径相等。
[0008]优选的,所述校对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校对柱的位置分布为关于钢坯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0009]优选的,所述运动杆通过连杆与运动缸筒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运动杆的伸缩长度与校对柱的一半长度相等。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工作辊横截面为鸡蛋状,且第二工作辊竖直中心线与钢坯的竖
直中心线相重合。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工作辊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工作辊的位置分布为关于钢坯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0012]本技术中,
[0013]1、通过设置校对柱,在对冷轧带钢进行校对操作时,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通过固定销带动孔板以固定销为圆心转动,且孔板通过连杆带动运动杆沿着运动缸筒运动,且运动杆的运动长度与校对柱的一半长度相等,运动杆带动校对柱沿第一工作辊与中间辊之间运动,校对柱一半为圆柱状,另一半为圆台状,且校对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校对柱的位置分布为关于钢坯的中心呈中心对称,通过改变两组校对柱的位置,实现第一工作辊对钢坯不同位置实施不同的压力,便于实现对冷轧带钢进行两侧校对操作;
[0014]2、通过设置第二工作辊,在对钢坯中间进行校对操作时,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工作辊转动,且第二工作辊横截面为鸡蛋状,第二工作辊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工作辊的位置分布为关于钢坯的中心呈中心对称,通过改变第二工作辊的工作面,实现对冷轧带钢进行中间校对操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的第一校对框右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的第二校对框右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校对框架;2、钢坯;3、入口张力辊;4、第一导向辊; 5、第一校对框;6、第一工作辊;7、校对柱;8、中间辊;9、第一支撑辊;10、运动缸筒;11、运动杆;12、连杆;13、孔板;14、凹槽;15、转盘;16、导向块;17、第一电机;18、固定销;19、第二校对框;20、第二工作辊;21、第二支撑辊;22、第二电机;23、第二导向辊;24、出口张力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3,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包括校对框架1,校对框架1的内部贯穿有钢坯2,且钢坯2的两侧靠近校对框架1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入口张力辊3,钢坯2的底部靠近入口张力辊3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1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一导向辊4,钢坯2的底部靠近第一导向辊4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校对框5,钢坯2的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5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一工作辊6,且第一工作辊6顶端紧密贴合有校对柱7,校对柱7的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5的内壁紧密贴合有中间辊8,且中间辊8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 5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一支撑辊9,第一校对框5的侧面焊接有运动缸筒10,校对柱7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校对框5的外壁位于运动缸筒 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运动杆11,且运动杆11的侧面旋接有连杆12,连杆12的远离运动杆11的一侧旋接有孔板13,且孔板1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
的一侧旋接有转盘15,且转盘15与凹槽14 连接部位设置有导向块16,转盘1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7,孔板13的远离连杆12的一端旋接有固定销18,钢坯2的外部远离第一校对框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校对框19,且钢坯2的两侧第二校对框19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二工作辊20,第二工作辊20 远离钢坯2的一侧紧密贴合有第二支撑辊21,第二工作辊20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校对框19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2,钢坯2的底端远离第二校对框19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1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二导向辊 23,钢坯2的两侧远离第二导向辊23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1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出口张力辊24。
[0021]进一步的,校对柱7的一半为圆柱状,且校对柱7的另一半为圆台状,校对柱7的圆柱直径与圆台底部直径相等,便于通过改变校对柱7的进量,实现对第一工作辊6的压力控制。
[0022]尤其是,校对柱7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校对柱7的位置分布为关于钢坯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实现了对钢坯2两侧的校对操作。
[0023]值得说明的,运动杆11通过连杆12与运动缸筒10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运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带钢生产用校对装置,包括校对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对框架(1)的内部贯穿有钢坯(2),且钢坯(2)的两侧靠近校对框架(1)的内壁紧密贴合有入口张力辊(3),所述钢坯(2)的底部靠近入口张力辊(3)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1)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一导向辊(4),所述钢坯(2)的底部靠近第一导向辊(4)的一侧位于校对框架(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校对框(5),所述钢坯(2)的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5)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一工作辊(6),且第一工作辊(6)顶端紧密贴合有校对柱(7),所述校对柱(7)的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5)的内壁紧密贴合有中间辊(8),且中间辊(8)顶端位于第一校对框(5)的内壁紧密贴合有第一支撑辊(9),所述第一校对框(5)的侧面焊接有运动缸筒(10),所述校对柱(7)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校对框(5)的外壁位于运动缸筒(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运动杆(11),且运动杆(11)的侧面旋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的远离运动杆(11)的一侧旋接有孔板(13),且孔板(1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一侧旋接有转盘(15),且转盘(15)与凹槽(14)连接部位设置有导向块(16),所述转盘(1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7),所述孔板(13)的远离连杆(12)的一端旋接有固定销(18),所述钢坯(2)的外部远离第一校对框(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校对框(19),且钢坯(2)的两侧第二校对框(19)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佳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锦制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