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954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空压机液压马达、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溢流阀以及第二电磁溢流阀,所述油箱顶端分别设置双联泵1号泵以及双联泵2号泵,所述双联泵1号泵以及双联泵2号泵输入端与油箱连通,所述双联泵1号泵输出端设置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通过第一电磁溢流阀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的进油路连接,既解决了空压机和渣浆泵不能同时工作的矛盾,也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具体为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液压式应急抢险车中,附带的有空压机,渣浆泵等应急抢险工具。现有的控制系统中,空压机与渣浆泵不能同时工作,给现场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0003]现有技术中,渣浆泵和空压机一起使用,当空压机储气罐压力不足,需要补充气压时,因渣浆泵在工作,系统流量不足,造成空压机在不停的打压,同时渣浆泵在欠压状态下工作。如果增加油泵的排量,使液压泵能同时带动空压机和渣浆泵,当空压机不工作时,系统流量过大,造成动力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空压机液压马达、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溢流阀以及第二电磁溢流阀,所述油箱顶端分别设置双联泵1号泵以及双联泵2号泵,所述双联泵1号泵以及双联泵2号泵输入端与油箱连通,所述双联泵1号泵输出端设置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通过第一电磁溢流阀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的进油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的连接油口分别与空压机液压马达、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连接,所述双联泵2号泵输出端设置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输出端分别与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的回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远离双联泵1号泵一端与第二油管之间设置第二电磁溢流阀,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连接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路以及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远离双联泵1号泵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路与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靠近双联泵1号泵一端连通。
[0008]为了便于对第一油管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远离双联泵1号泵一侧设置回油冷却系统。
[0009]为了便于把控第二油管内的液压油压力,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双联泵2号泵输出端设置压力表。
[0010]为了便于对进入双联泵1号泵以及双联泵2号泵的液压油进行过滤,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双联泵1号泵以及双联泵2号泵输入端设置吸油过滤器。
[0011]为了便于把控油箱内的液压油剩余量,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油箱内设置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顶端伸出油箱。
[0012]为了便于对油箱进行拿持,提升便携性,本技术改进有,油箱侧壁设置提手。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该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油量的大小,可以对工作的电磁阀或溢流阀的数量及方式进行控制,从而当需要供油量小的时候输入的动力单元载荷比较小,当需要供油量比较大时,输入的动力单元载荷才会加大,这样既解决了空压机和渣浆泵不能同时工作的矛盾,也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双联泵1号泵;2、双联泵2号泵;3、吸油过滤器;4、第一电磁溢流阀;5、回油冷却系统;6、第四电磁换向阀;7、第一电磁换向阀;8、第二电磁换向阀;9、第三电磁换向阀;10、空压机液压马达;11、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12、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13、压力表;14、第二电磁溢流阀;15、液位感应器;16、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6、空压机液压马达10、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11、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12、第一电磁换向阀7、第二电磁换向阀8、第三电磁换向阀9、第四电磁换向阀6、第一电磁溢流阀4以及第二电磁溢流阀14,所述油箱16顶端分别设置双联泵1号泵1以及双联泵2号泵2,所述双联泵1号泵1以及双联泵2号泵2输入端与油箱16连通,所述双联泵1号泵1输出端设置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通过第一电磁溢流阀4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7、第二电磁换向阀8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9的进油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7、第二电磁换向阀8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9的连接油口分别与空压机液压马达10、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11、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12连接,所述双联泵2号泵2输出端设置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输出端分别与第四电磁换向阀6、第二电磁换向阀8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9的回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4远离双联泵1号泵1一端与第二油管之间设置第二电磁溢流阀14,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6连接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7的回油路以及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4远离双联泵1号泵1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7的回油路与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4靠近双联泵1号泵1一端连通。
[0020]所述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4远离双联泵1号泵1一侧设置回油冷却系统5,便于对第一油管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
[0021]所述双联泵2号泵2输出端设置压力表13,便于把控第二油管内的液压油压力。
[0022]所述双联泵1号泵1以及双联泵2号泵2输入端设置吸油过滤器3,便于对进入双联泵1号泵1以及双联泵2号泵2的液压油进行过滤。
[0023]所述油箱16内设置液位感应器15,所述液位感应器15顶端伸出油箱16,便于把控油箱16内的液压油剩余量。
[0024]油箱16侧壁设置提手,便于对油箱16进行拿持,提升便携性。
[0025]综上所述,该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在使用时,当空压机液压马达10需要独立工作时,第一电磁溢流阀4、第四电磁换向阀6同时工作,第二电磁溢流阀14不工作。此时双联泵2号泵2供油给空压机液压马达10,使空压机液压马达10工作,因第二电磁溢流阀14不工作,所以双联泵1号泵1供油只是循环,不建立压力,耗能非常小。
[0026]当不需要空压机液压马达10工作,仅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11与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12中的一台工作时,第一电磁溢流阀4不工作,第二电磁溢流阀14、第四电磁换向阀6工作,双联泵1号泵1供油给渣浆泵,使渣浆泵工作。因第一电磁溢流阀4不工作,所以双联泵2号泵2只是循环不建立压力,耗能非常小。
[0027]当需要空压机液压马达10与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11或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12同时工作时,第四电磁换向阀6工作,隔断两泵之间的供油,第一电磁溢流阀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项控制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6)、空压机液压马达(10)、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11)、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12)、第一电磁换向阀(7)、第二电磁换向阀(8)、第三电磁换向阀(9)、第四电磁换向阀(6)、第一电磁溢流阀(4)以及第二电磁溢流阀(14),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6)顶端分别设置双联泵1号泵(1)以及双联泵2号泵(2),所述双联泵1号泵(1)以及双联泵2号泵(2)输入端与油箱(16)连通,所述双联泵1号泵(1)输出端设置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通过第一电磁溢流阀(4)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7)、第二电磁换向阀(8)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9)的进油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7)、第二电磁换向阀(8)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9)的连接油口分别与空压机液压马达(10)、第一渣浆泵液压马达(11)、第二渣浆泵液压马达(12)连接,所述双联泵2号泵(2)输出端设置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输出端分别与第四电磁换向阀(6)、第二电磁换向阀(8)以及第三电磁换向阀(9)的回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油管位于第一电磁溢流阀(4)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永林邓如芍李偿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川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