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26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一个透明盖片(22);一个位于该盖片后的有机发光材料区(24);一个位于该盖片后的用于调整流向该有机发光材料的电流的电路区域(14);和一个位于该盖片和该电路之间的不透光层(10)。(*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有机发光材料的显示器件。在PCT/W090/13148中描述了一类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在此引入该申请的内容作为参考。该器件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聚合物薄膜,例如聚(对亚苯基1,2-亚乙烯)〔poly(p-phenylenevinylene〕-“PPV”薄膜,其中一个电极注入电子,而另一个电极注入空穴。电子和空穴激发聚合物薄膜发出光子。这些器件具有作为平板显示器的电势。另一类有机发光器件是一种小分子器件,它的详细情况在US4,539,507中给出,在此引入该申请的内容作为参考。这些器件具有夹在该两电极之间的包括至少一种小分子材料例如三(8-羟基喹啉)铝(“Alq3”)的发光层。在一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中,一般将有机发光层分为单个的像素,通过改变流过该像素的电流,它可以在发光和不发光状态之间转换。该像素一般安排在正交的行和列中。通常采用两个用来控制像素的可替换排列即无源矩阵和有源矩阵。在一个无源矩阵器件中,一个电极排成行,而另外一个电极排成列。通过在行和列电极相交的交点处,在该行和列之间施加一个合适的电压,引起每一个像素发光。在一个有源矩阵中提供显示电路,以使得每一个像素可处于发光状态,而同时另一个像素被访问。附图说明图1表示通过一有源矩阵有机发光器件的示意横断面。该器件建立在一个覆盖有钝化层2的玻璃片1的基础之上。每个像素具有一个包括薄膜晶体管(TFTs)的电路3区域,用于调整对该像素的供电。该电路3的输出被提供给与该玻璃片隔离的透明阳极4。在阳极4的后面有至少一个发光有机材料层6。一个阴极7设置在该发光层6的后面。设置绝缘材料带(banK)8以使毗邻的发光区域分开,并且使该电路3的后部绝缘。当控制电路3来接通像素时,电流被施加给阳极4,并且流经该发光层到达阴极7,从而引起发光。TFT器件在LCD显示器的领域中已是众所周知。在该领域中,为致力于通过减少LCD显示器背景光的所不希望的反射来提高对比度,已做了许多工作。已经提议黑色材料应该与TFT电路成一直线(在观察的方向),以通过吸收入射光以及阻碍任何与显示器相配的背光来保护该TFTs。这种建议的实例已经在JP57-18364,JP61-116324,JP4-225328,JP5-107550,JP5-173183,JP6-301052和JP8-152612中披露。由于相似的理由,在JP申请第9-57862号中已经提出在一个细金属电极(类似于上述的阴极7)后面设置一种黑色材料。然而,这并不能保护TFT电路免受入射光的影响。同样也不能解决有机发光器件的一个具体问题,即,与举例的典型LCD显示器不同,有机发光器件的像素通常是以宽角度发散发光的。所发射的格外宽的光线可如图1中箭头A所示被玻璃盖片1波导。这种俘获光降低了该显示器的效率,并引起了毗邻像素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加大了TFTs对来自于像素本身的光的曝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包括一个透明盖片;一个位于该盖片后的有机发光材料区;一个位于该盖片后的用于调整流向该有机发光材料的电流的电路区;和一个位于该盖片和电路之间的不透光层。该不透光层可以是吸收光和/或反射光的。该不透光层优选在可见光频率范围内(并且优选为整个范围)是不透光的(例如吸光的),最优选在该发光材料发光的频率处为不透光的。该不透光层适宜为一低反射光和/或高吸收光层。该不透光层优选在可见光波长内反射率小于30%,20%,15%或10%。该层可例如为黑色或棕色或其它颜色。该不透光层优选与该盖片相邻,并且该不透光层的主表面最优选与该盖片相接触。该不透光层优选位于该电路(适宜包括任一或所有数据,信号等线路)的所有区域和该盖片之间,以阻止来自于该器件外部的光到达电路并降低对比度。该发光区域和该盖片之间优选没有该不透光层,从而允许来自于该发光区域的光离开该器件。因此该不透光层可限定一个其位置与该发光材料区相对应的透光孔。由此该不透光区域便可构筑起该发光材料区。该器件可包括多个位于该盖片后的与该器件的像素或子像素单元相适合对应的有机发光材料区。该器件可包括多个位于该盖片后的电路区,其中每一区域用来调整流向各自的一个有机发光材料区的电流。该每个有机发光区适宜由该不透光层构筑;因此,该不透光层可具有点阵结构,限定一透光区域有规律间隔的阵列,其中该透光区域中的每一个都与各自的一个有机发光材料区相对应。该不透光层适宜包括一种金属,优选为一种耐熔金属。该不透光层可包括一种合金。该不透光层可包括一种不透光金属氧化物,优选为一种耐熔金属氧化物。该氧化物适宜为一种非化学计量的金属氧化物。该不透光层可包括一种铬氧化物。该每个发光区适宜包括一种发光的聚合物材料,优选为一种共轭材料。一种合适的材料是例如PPV或其衍生物之类的半导电的共轭聚合物。该每一发光区域的发光材料适宜的成分为或包括PPV,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亚苯基-1,2-亚乙烯基)(“MEH-PPV”),PPV衍生物(例如二烷氧基或二烷基衍生物),聚氟烃和/或含有聚氟烃成分的共聚物,PPVs和/或相关共聚物。它可通过旋转涂敷,浸渍涂敷,刮刀涂敷,弯液面涂敷,自装配,喷墨打印等等来沉积。发光区域的组分和/或其母体可是水基性的实例为母体基的PPVs。可替换材料包括有机分子发光材料,例如Alq3,或为现有技术已知的任何其它小的升华分子或共轭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该材料可通过真空升华予以沉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形成一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一个透明的盖片上沉积一个不透光层区域;在该透明盖片未被该不透光层覆盖的区域上沉积一个有机发光材料区;在该不透光层上沉积一个用来调整流向该有机发光材料区的电流的电路区。该不透光层可通过溅射或蒸发沉积予以沉积。该方法的其它优选特征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相关的上述描述相对应。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出描述,其中图2表示一个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部分示意平面图;图3表示图2中器件沿图2中1A-1A′线的断面图;图4是一个用于控制该器件像素的电路图;图5表示一个有机发光像素的电流密度和亮度相对所施加电压的曲线图。图3表示一种与图1中大致相似的器件结构。然而,在图3的结构中,在电路14(相应于图1中的电路3)和玻璃片22(相应于图1中的玻璃片1)之间有一吸光材料层10。该电路包括数据,信号等共用线路。该吸光材料提供了许多优点。1.它通过吸收被该玻璃片外表面反射回去的光,减少了该玻璃片中的波导。2.它通过减少来自于该显示器外部的、朝着观察者反射回去的入射光的量,提高了该显示器的对比度。在图1的器件中,入射光可被阴极7或TFT电路3(见图1中的箭头B和C)朝着观察者反射回去。在图2和3中的器件中,这种光被该层10吸收。3.它保护电路14的区域免受来自于该显示器外部的入射光的影响。在图1的器件中,当入射光射至该TFT电路时会引起问题。正如将在下面作更为具体描述的那样,对于有机发光器件来说,优点2和3尤为重要,因为有机发光材料给相对小的发光区域和相应大的吸光材料10的区域提供了电势,该相应大的区域如果不存在吸光材料10将会反射,或者其中的入射光会影响TFT电路。由图2和3表示的显示器是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 一个透明盖片; 一个位于该盖片后的有机发光材料区; 一个位于该盖片后的用于调整流向该有机发光材料的电流的电路区; 一个位于该盖片和该电路之间的不透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GB 1998-2-23 9803764.1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一个透明盖片;一个位于该盖片后的有机发光材料区;一个位于该盖片后的用于调整流向该有机发光材料的电流的电路区;一个位于该盖片和该电路之间的不透光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透光层是一个吸光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透光层与该盖片相邻。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多个位于该盖片后的有机发光材料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多个位于该盖片后的电路区,其中每一区域用来调整流向各自的一个有机发光材料区的电流。6.如在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每个有机发光区由该不透光层构筑。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透光层在可见光频率范围内的反射率小于20%。8.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透光层包括一种金属。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透光层包括一种耐熔金属。10.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透光层包括一种非化学计量的金属氧化物。11.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不透光层包括一个金属层和一个金属氧化物层。12.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该每个发光区由一种发光的聚合物材料形成。1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查德亨利弗兰德卡尔皮什勒汤田坂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剑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