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15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壳、主壳体以及第二端壳;第一端壳上设置有音嘴;第一端壳包括第一底部,第一底部包括圆弧形外轮廓;第二端壳包括第二底部,第二底部包括倒尖形外轮廓;第二底部沿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端壳的投影落入到第一端壳的外轮廓内;所述主壳体包括自所述第一底部的端面边缘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底部的端面边缘的底部过渡曲面;在沿第一端壳到所述第二端壳的方向上,底部过渡曲面朝向第一参考线靠拢,第一参考线为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过第一端壳的中心的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避免耳机朝向耳外移动,保证佩戴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
[0001]本技术要求申请号为202010334865.7、申请名称为“一种入耳式耳机”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要求申请号为PCT/CN2020/108981、申请名称为“耳机”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与应用,耳机作为各种移动终端接受和传送音频的电子配件,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在追求更好音质的同时,更是对耳机佩戴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现有技术中,对于例如真无线立体声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TWS) 等类型的耳机,在佩戴于人耳时,主要通过耳道对耳机耳帽的摩擦力进行固定而且这些耳机的通常存在较多的部分位于耳朵的外部,在重力的影响下,耳机容易朝向耳外移动,难以保证佩戴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容易朝向耳外移动,难以保证佩戴的稳定性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耳机,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壳、主壳体以及第二端壳;第一端壳上设置有音嘴;第一端壳包括第一底部,第一底部包括圆弧形外轮廓;第二端壳包括第二底部,第二底部包括倒尖形外轮廓;第二底部沿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端壳的投影落入到第一端壳的外轮廓内;所述主壳体包括自所述第一底部的端面边缘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底部的端面边缘的底部过渡曲面;在沿第一端壳到所述第二端壳的方向上,底部过渡曲面朝向第一参考线靠拢,第一参考线为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过第一端壳的中心的直线。本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避免耳机朝向耳外移动,保证佩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人耳耳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右视图;
[001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正视图;
[001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左视图;
[001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与人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方位示意图;
[001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6]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正视图;
[0019]图1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受力示意图。
[0021]图中示出:第一端壳100、音嘴110、连接端111、自由端112、主壳体200、第一曲面210、第二曲面220、第一子曲面221、第二子曲面222、第三子曲面 223、第一接触面230、第二接触面240、第二端壳300、顶端310、底端320、第一麦克风安装部410、第二麦克风安装部420、电子组件500、喇叭单元510、动铁扬声器511、动圈喇叭512、电路板520、电池530、天线540、近圆形表面 1210、倒尖形表面1220、尖端1221、曲表面1230、避让面12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0023]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0024]参见图1,为便于后文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形状、构造及佩戴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人耳耳廓的结构示意图,人耳耳廓主要包括了耳屏 11、对耳屏12、耳甲腔15、对耳轮16、耳轮17以及耳甲艇18,其中,耳屏11 与对耳屏12之间具有屏间切口13,耳轮17具有一耳轮底部19(或称耳轮脚),耳廓内部腔体中,位于耳轮底部19的下方的部分形成耳甲腔15,耳轮底部19 的上方部分形成耳甲艇18,耳甲腔15包括有底内侧耳窝14,通常位于对耳屏 12的内侧。
[0025]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耳机,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壳100、主壳体200以及第二端壳300,所述第一端壳100 与所述第二端壳300分别盖设于所述主壳体20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开口处;所述第一端壳100上设置有音嘴110;
[0026]所述主壳体200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壳300的第一曲面210、第二曲面220、第一接触面230以及第二接触面240,所述第一曲面210与所述第二曲面 220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对布置;
[0027]所述第一接触面230与所述第二接触面240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曲面210 的朝向所述第二曲面220的两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邻近所述第二端壳 300的截面上,所述第一接触面230、所述第一曲面210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240 所拼接的曲线轮廓包括一倒尖形,第一曲面210被该截面所截取的曲线构成该倒尖形的底部。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倒尖形可以是近V形、近U形、弧形等底部相对于腰部或者中部逐渐收窄的形状;或者,倒尖形可以是指类似于抛物线等存在转折的曲线,也可以是指在常规的尖角处倒圆获得的形状,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0029]在沿所述第一端壳100到所述第二端壳300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曲面220 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曲面210的方向延伸。
[0030]容易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端壳100、主壳体200以及第二端壳300均可以认为是耳机的保护壳体,一方面形成了用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主要可以接触的部分,另一方面,在内部可以形成用于安装其他部件的容置空间,因此,通过对保护壳体的设计,可以调整耳机在佩戴状态下与人耳的接触受力及重力分布。
[0031]图4中的字母H示出了第一方向的对应的延伸方向,为便于后续说明,此处的第一方向可以不限定具体的指向,简单来说,可以认为是耳机整体的高度的延伸方向,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第一方向可以对应为人耳的内外延伸方向。如上所述,第一端壳10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端壳、主壳体以及第二端壳;所述主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壳和第二端壳;所述第一端壳上设置有音嘴;所述第一端壳包括第一底部,所述第一底部包括圆弧形外轮廓;第二端壳包括第二底部,所述第二底部包括倒尖形外轮廓;所述第二底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端壳的投影落入到所述第一端壳的外轮廓内;所述主壳体包括自所述第一底部的端面边缘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二底部的端面边缘的底部过渡曲面;在沿所述第一端壳到所述第二端壳的方向上,所述底部过渡曲面朝向第一参考线靠拢,所述第一参考线为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且过所述第一端壳的中心的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壳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部相对的第一顶部,所述第一顶部包括圆弧形外轮廓,第一底部和所述第一顶部的外轮廓凹凸方向相反;第二端壳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底部相对的第二顶部;所述第二顶部包括尖形外轮廓;所述第二底部和第二顶部的外轮廓凹凸方向相反;从第一端壳的第一底部沿第二方向指向第一顶部,所述第二端壳的第二底部指向所述第二顶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顶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端壳的投影落入到所述第一端壳的外轮廓外;所述主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顶部的端面边缘平滑过渡至所述第二顶部的端面边缘的顶部过渡曲面;沿所述第一方向反向视角,所述底部过渡曲面的两个侧面位于所述倒尖形外轮廓两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鑫芦涛
申请(专利权)人:万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