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图像传感器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810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及制造方法,所述CMOS图像传感器包括P型衬底、P型外延层以及多个像素单元,P型外延层形成于P型衬底上,N型埋层、P型钳位层、P型埋层以及P型外延层构成钳位光电二极管,N型埋层、P型钳位层以及P型埋层均形成于P型外延层中,P型钳位层形成于N型埋层上方,P型埋层嵌入到N型埋层中,且P型埋层包括至少两个P型子埋层,至少两个P型子埋层沿P型外延层的深度方向分布。利用形成于N型埋层中的P型埋层,拓展了钳位光电二极管的耗尽区宽度,增大PN结电容,用以提高像素单元的量子效率及满阱容量,以此提高像素单元的灵敏度以及成像性能,并同时使得N型埋层更容易在曝光前被耗尽,减小复位噪声。减小复位噪声。减小复位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MOS图像传感器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CMOS图像传感器的发展,其单位面积分辨率屡创新高,这必然会造成像素单元的尺寸和间距的不断缩小。钳位光电二极管(Pinned Photodiode,PPD)作为像素单元的光敏单元,其大小受到了像素单元尺寸的限制,从而影响其光生电子收集的作用,使其在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电子数量降低,导致CMOS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例如量子效率QE,Quantum Efficiency)下降。
[0003]为此在CMOS图像传感器像素单元分辨率屡创新高的前提下,通过设计高质量的CMOS图像传感器以相应保持或提高像素单元的量子效率是关键。
[0004]业界尝试通过增大PPD的耗尽区宽度,以提高CMOS图像传感器提高像素单元的量子效率。通常采用如下两者方式增大PPD的耗尽区宽度:一是增大TG管(Transfer Gate,传送开关)的电压,但其在增加光生电子的同时也会导致带间隧穿(Band
>‑
t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P型衬底、P型外延层以及多个像素单元,所述P型外延层形成于所述P型衬底上,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N型埋层、P型钳位层以及P型埋层,所述N型埋层、P型钳位层、P型埋层以及P型外延层构成钳位光电二极管,所述P型埋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P型外延层的掺杂浓度,所述P型钳位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P型埋层的掺杂浓度,所述N型埋层、P型钳位层以及P型埋层均形成于所述P型外延层中,所述P型钳位层形成于所述N型埋层上方,所述P型埋层嵌入到所述N型埋层中,且所述P型埋层包括至少两个P型子埋层,所述至少两个P型子埋层沿所述P型外延层的深度方向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埋层包括至少五个N型子埋层,所述至少五个N型子埋层沿所述P型外延层的深度方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埋层包括第一N型子埋层、第二N型子埋层、第三N型子埋层、第四N型子埋层以及第五N型子埋层,所述P型埋层包括第一P型子埋层以及第二P型子埋层,所述第一P型子埋层位于所述第一N型子埋层和第三N型子埋层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N型子埋层的一侧,所述第二P型子埋层位于所述第三N型子埋层和第五N型子埋层之间,且位于所述第四N型子埋层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型子埋层及第二P型子埋层位于所述所述N型埋层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型子埋层以及第二P型子埋层的掺杂浓度为1.0*10
11
cm
‑3~9.0*10
12
cm
‑3,所述第一N型子埋层、第二N型子埋层、第三N型子埋层、第四N型子埋层以及第五N型子埋层的掺杂浓度为1.0*10
11
cm
‑3~1.0*10
13
cm
‑3,所述P型钳位层的掺杂浓度为1.0*10
11
cm
‑3~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