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617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4
本公开提供一种起重装置。所述起重装置包括:第一滚筒,其上缠绕有线绳;第一马达,其使所述第一滚筒旋转;第二滚筒,其上缠绕有从所述第一滚筒供给的所述线绳;以及第二马达,其使所述第二滚筒旋转。所述第一马达被驱动以使所述第一滚筒旋转以便将所述线绳提升,并且所述第二马达被驱动以使所述第二滚筒旋转以便将从所述第一滚筒供给的所述线绳提升。将从所述第一滚筒供给的所述线绳提升。将从所述第一滚筒供给的所述线绳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线绳提升的起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

109918号(JP 2008

109918A)公开了一种用于将来自森林抚育间伐的木材从采伐位置运送至卸载位置的木材运送系统。上述木材运送系统包括:塔架(tower yarder),其布置在作业道路的卸载位置附近;第一绞盘,其设置在所述塔架中并且卷绕第一线绳;第二绞盘,其布置在所述塔架中并且卷绕第二线绳;多个滑轮,其连接在所述第二线绳的行进路径的中间并且变换第二线绳的行进方向;装载工具,其装载木材;以及多个带锯齿的滑轮(zigzag pulleys),其连接在所述装载工具的行进路径的中间并且变换所述装载工具的行进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JP 2008

109918A描述的技术中,线绳由绞盘提升。然而,当将要提升的线绳的长度长时,线绳可以由绞盘以多层提升。当线绳的张力在以多层提升线绳时大时,线绳可能咬进低层中的线绳的间隙,这可能引起缩紧。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被提升的线绳发生缩紧的技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起重装置包括:第一滚筒,其上缠绕有线绳;第一马达,其使所述第一滚筒旋转;第二滚筒,其上缠绕有从所述第一滚筒供给的所述线绳;以及第二马达,其使所述第二滚筒旋转。所述第一马达被驱动以使所述第一滚筒旋转以便将所述线绳提升,并且所述第二马达被驱动以使所述第二滚筒旋转以便对从所述第一滚筒供给的所述线绳进行卷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用于抑制被提升的线绳发生缩紧的技术。
附图说明
[0007]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方面的重要性,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0008]图1为用于描述架空线利用系统的图;
[0009]图2为起重装置的立体图;
[0010]图3为示出当在侧视图中观看时的起重装置的视图;以及
[0011]图4示出架空线利用系统的功能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图1为用于描述架空线利用系统1的图。架空线利用系统1包括第一支撑柱10a、第二支撑柱10b、第三支撑柱10c、第四支撑柱10d(当没有区分支撑柱时,每个支撑柱被称作“支撑柱10”),第一主索12a、第二主索12b(当没有区分主索时,每个主索被称作“主索12”),
第一作业索14a、第二作业索14b、第三作业索14c、第四作业索14d、第五作业索14e、第六作业索14f(当没有区分作业索时,每个作业索被称作“作业索14”),第一移动装置16a、第二移动装置16b(当没有区分移动装置时,每个移动装置被称作“移动装置16”),悬架装置18,引导滑轮22以及起重装置24。
[0013]架空线利用系统1为所谓的使用架空线的H型系统。架空线利用系统1用于使用在空中伸展的主索12和作业索14提升在森林中采伐的树木20并且将树木20运送至收集地点26附近。这允许从森林运送树木20而没有修建道路。
[0014]四个支撑柱10竖立在基于直立的树木的布置以及收集地点26的位置而确定的适于竖立的位置。依据架空线利用系统1等的规模,支撑柱10分别被设定为例如大约5米至10米的规模。
[0015]主索12和作业索14作为架空线固定至支撑柱10或者悬挂在支撑柱10的滑轮上。第一主索12a固定至第一支撑柱10a和第二支撑柱10b,而第二主索12b固定至第三支撑柱10c和第四支撑柱10d。第一主索12a和第二主索12b用作空中轨道。第一主索12a和第二主索12b设置为以便彼此不交叉。主索12的长度为大约300至1500米。
[0016]作业索14用作由移动装置16或者起重装置24提升的动索。第一作业索14a、第二作业索14b、第三作业索14c以及第四作业索14d分别悬挂在针对对应的支撑柱10设置的滑轮上,并且分别具有连接至移动装置16的一端以及连接至起重装置24的另一端。第一作业索14a从起重装置24伸展并且经由第二支撑柱10b和第一支撑柱10a连接至第一移动装置16a。第二作业索14b从起重装置24伸展并且经由第二支撑柱10b连接至第一移动装置16a。第三作业索14c从起重装置24伸展并且经由第四支撑柱10d和第三支撑柱10c连接至第二移动装置16b。第四作业索14d从起重装置24伸展并且经由第四支撑柱10d连接至第二移动装置16b。第五作业索14e和第六作业索14f连接至移动装置16和悬架装置18。
[0017]一对移动装置16由一对主索12支撑,并且能够在空中沿着主索12移动。第一作业索14a、第二作业索14b以及第五作业索14e连接至第一移动装置16a,而第三作业索14c、第四作业索14d以及第六作业索14f连接至第二移动装置16b。第五作业索14e将第一移动装置16a和悬架装置18连接,而第六作业索14f将第二移动装置16b和悬架装置18连接。移动装置16具有响应于无线指令信号将第五作业索14e提升和降低的作用。
[0018]悬架装置18具有升降绳索以及设置在升降绳索的末端的夹紧装置19。夹紧装置19夹紧树木20并且在夹紧装置19夹紧树木20的状态下切割树木20。悬架装置18被降低以夹紧树木20,被提升以运送树木20,并且被降低以卸载树木20。悬架装置18悬挂的装置并不限于夹紧装置19。从悬架装置18悬挂的装置可以是监视树木20的周围的监视装置以及检测树木20的位置和状态的检查装置等,并且可以是可替换的。在任何情况下,作业索14设置有在空中移动的装置。
[0019]引导滑轮22改变悬挂的作业索14的方向。起重装置24用作提升每个作业索14的绞盘,并且包括用于提升和降低每个作业索14的滚筒(drum)以及驱动源。
[0020]将描述架空线利用系统1的操作。起重装置24提升第一作业索14a和第二作业索14b中的一个并且将另一个降低,使得第一移动装置16a沿着第一主索12a移动。起重装置24提升第三作业索14c和第四作业索14d中的一个并且将另一个降低,使得第二移动装置16b沿着第二主索12b移动。通过上述处理,悬架装置18沿着主索12位移。
[0021]移动装置16将第五作业索14e和第六作业索14f中一个提升并且将另一个降低使得悬架装置18在第一移动装置16a与第二移动装置16b之间移动。通过上述处理,悬架装置18在由四个支撑柱10围绕的区域中能够水平地移动。
[0022]如上所述,起重装置24和移动装置16缠绕作业索14(线绳)使得悬架装置18和夹紧装置19在空中沿水平方向能够移动。在图1所示的架空线利用系统1的模式中,将第五作业索14e和第六作业索14f提升的移动装置16连接至主索12。然而,架空线利用系统1的模式并不限于此,并且当第五作业索14e和第六作业索14f延伸至起重装置24的位置时,移动装置1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装置,包括:第一滚筒,其上缠绕有线绳;第一马达,其使所述第一滚筒旋转;第二滚筒,其上缠绕有从所述第一滚筒供给的所述线绳;以及第二马达,其使所述第二滚筒旋转,其中所述第一马达被驱动以使所述第一滚筒旋转以便将所述线绳提升,并且所述第二马达被驱动以使所述第二滚筒旋转以便对从所述第一滚筒供给的所述线绳进行卷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马达具有比所述第二马达的输出高的输出,并且根据来自控制装置的指令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马达的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重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马达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尻胜二陶山和夫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