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43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0
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缆索吊机牵引系统包括两个索塔、若干根承重索、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两个承重索锚固点、一个起重跑车、若干个行走轮、两个卷扬机、两根牵引钢丝绳、两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索塔立于地面,每个索塔顶部设置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和一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承重索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承重索锚固点,并通过两个索塔顶部的承重索导向滑轮;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卷扬机滚筒上,另一端固定在起重跑车上,并通过一个索塔顶部的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起重跑车上设有若干个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环形凹槽,将凹槽卡于承重索之上,当牵引系统牵引时,起重跑车即可通过行走轮沿着承重索前后行走;缆索吊机牵引系统整体为对称布置;单个卷扬机由一个液压马达驱动。使得放线端卷扬机进行恒张力自动放线,牵引与放线动作能够自动同步进行,无需人工操作放线,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的缆索起重机,一般采用电动卷扬机进行牵引和放线,其工作方式为:将放线端卷扬机依靠肉眼观察和人工操作提前放线一段距离,然后再用牵引端卷扬机牵引一段距离,重复以上步骤,实现长距离牵引的方式进行行走。采用此方式时,一方面操作比较麻烦,依赖操作人员的肉眼观察和人工操作;另一方面,放线与牵引不能同时进行,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使得放线端卷扬机进行恒张力自动放线,牵引与放线动作能够自动同步进行,无需人工操作放线,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缆索吊机牵引系统包括两个索塔、若干根承重索、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两个承重索锚固点、一个起重跑车、若干个行走轮、两个卷扬机、两根牵引钢丝绳、两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索塔立于地面,每个索塔顶部设置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和一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承重索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承重索锚固点,并通过两个索塔顶部的承重索导向滑轮;牵引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卷扬机滚筒上,另一端固定在起重跑车上,并通过一个索塔顶部的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起重跑车上设有若干个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环形凹槽,将凹槽卡于承重索之上,当牵引系统牵引时,起重跑车即可通过行走轮沿着承重索前后行走;缆索吊机牵引系统整体为对称布置;单个卷扬机由一个液压马达驱动。
[0005]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使得放线端卷扬机进行恒张力自动放线,牵引与放线动作能够自动同步进行,无需人工操作放线,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缆索吊机牵引系统总体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起重跑车行走轮与承重索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缆索吊机牵引系统液压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如图1、2所示,缆索吊机牵引系统包括两个索塔7、若干根承重索9、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6、两个承重索锚固点5、一个起重跑车4、若干个行走轮8、两个卷扬机1、两根牵引钢丝绳2、两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索塔7立于地面,每个索塔7顶部设置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6和一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承重索9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承重索锚固点5,并通过两个索塔7顶部的承重索导向滑轮6;牵引钢丝绳2一端固定在卷扬机1滚筒上,另一端固定在起重跑车4上,并通过一个索塔7顶部的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起重跑车4上设有若干个行走轮8,行走轮8上设有环形凹槽,将凹槽卡于承重索9之上,当牵引系统牵引时,起重跑车4即可通过行走轮8沿着承重索9前后行走;缆索吊机牵引系统整体为对称布置;单个卷扬机1由一个液压马达10驱动。
[0009]如图3所示,所述液压系统包括1个油泵电机组17、一个溢流阀A16、一个三位电磁换向阀15、一个双向平衡阀14、一个液压马达10、一个二位电磁换向阀12、一个溢流阀B13、一个回油过滤器11组成,溢流阀A16置于油泵的出口,用于限制液压泵的输出压力;三位电磁换向阀15的进油口与油泵出口连接,回油口连接油箱,两个出油口与双向平衡阀14连接,三位电磁换向阀15的作用是,通过换向,实现液压马达10的正、反转动作;双向平衡阀14一端与三位电磁换向阀15的两个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液压马达10的进出油口连接。双向平衡阀14的作用是在马达不工作时锁定马达;二位电磁换向阀12进口与放线工况下液压马达10的出油口相连,二位电磁换向阀12之后设有溢流阀B13,二位电磁换向阀12常闭,只有在放线工况下才打开,溢流阀B13用于设定放线状态下马达的压力,调整溢流阀B13的压力,即可实现卷扬机1放线张力大小的调整。
实施例
[0010]缆索吊机牵引系统包括两个索塔7、若干根承重索9、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6、两个承重索锚固点5、一个起重跑车4、若干个行走轮8、两个卷扬机1、两根牵引钢丝绳2、两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
[0011]索塔7立于地面,每个索塔7顶部设置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6和一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
[0012]承重索9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承重索锚固点5,并通过两个索塔7顶部的承重索导向滑轮6。
[0013]牵引钢丝绳2一端固定在卷扬机1滚筒上,另一端固定在起重跑车4上,并通过一个索塔7顶部的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起重跑车4上设有若干个行走轮8,行走轮8上设有环形凹槽,将凹槽卡于承重索9之上,当牵引系统牵引时,起重跑车4即可通过行走轮8沿着承重索9前后行走。
[0014]缆索吊机牵引系统整体为对称布置。
[0015]单个卷扬机1由一个液压马达10驱动,其液压系统组成如图3所示:液压系统包括1个油泵电机组17、一个溢流阀A16、一个三位电磁换向阀15、一个双向平衡阀14、一个液压马达10、一个二位电磁换向阀12、一个溢流阀B13、一个回油过滤器11组成。
[0016]溢流阀A16置于油泵的出口,用于限制液压泵的输出压力。
[0017]三位电磁换向阀15的进油口与油泵出口连接,回油口连接油箱,两个出油口与双向平衡阀14连接,三位电磁换向阀15的作用是,通过换向,实现液压马达10的正、反转动作。
[0018]双向平衡阀14一端与三位电磁换向阀15的两个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液压马达10的进出油口连接。双向平衡阀14的作用是在马达不工作时锁定马达。
[0019]二位电磁换向阀12进口与放线工况下液压马达10的出油口相连,二位电磁换向阀12之后设有溢流阀B13。二位电磁换向阀12常闭,只有在放线工况下才打开,溢流阀B13用于设定放线状态下马达的压力,调整溢流阀B13的压力,即可实现卷扬机1放线张力大小的调整。
[0020]工作原理以起重跑车向前行走为例,此工况下前牵引卷扬机的液压系统驱动该马达旋转,使前牵引卷扬机收线;后牵引卷扬机处于放线状态,此时该液压系统的液压泵不工作,而将二位电磁换向阀打开。随着前牵引卷扬机的牵引,起重跑车向前行走,后卷扬机的牵引钢丝绳被动受拉,从而驱动后卷扬机的液压马达被动旋转,溢流阀B被动溢流,由于液压马达出口压力恒定(等于溢流阀B的溢流压力),因此后卷扬机牵引钢丝绳的张力也恒定。如此,即可实现起重跑车向前行走的自动牵引与自动恒张力放线。
[0021]当起重跑车向后行走时,驱动后卷扬机收线,将前卷扬机的二位电磁换向阀打开使其进入恒张力放线状态,即可实现起重跑车向后行走的自动牵引与自动恒张力放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缆索吊机牵引系统包括两个索塔(7)、若干根承重索(9)、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6)、两个承重索锚固点(5)、一个起重跑车(4)、若干个行走轮(8)、两个卷扬机(1)、两根牵引钢丝绳(2)、两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索塔(7)立于地面,每个索塔(7)顶部设置若干个承重索导向滑轮(6)和一个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承重索(9)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承重索锚固点(5),并通过两个索塔(7)顶部的承重索导向滑轮(6);牵引钢丝绳(2)一端固定在卷扬机(1)滚筒上,另一端固定在起重跑车(4)上,并通过一个索塔(7)顶部的牵引钢丝绳导向滑轮(3);起重跑车(4)上设有若干个行走轮(8),行走轮(8)上设有环形凹槽,将凹槽卡于承重索(9)之上,当牵引系统牵引时,起重跑车(4)即可通过行走轮(8)沿着承重索(9)前后行走;缆索吊机牵引系统整体为对称布置;单个卷扬机(1)由一个液压马达(10)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缆索吊机的液压牵引放线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奕李桐朱东明熊秋林夏朝鹃杨志明白孔明李锋钟于靖汪理仁李子健张泽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