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吊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365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吊装方法,在上楼板下方设置第三新增钢梁、下楼板下方设置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用以提高下楼板和上楼板的承载力;在上楼板上方和下楼板上方分别安装吊装定位单元和水平运输单元,在水平运输单元与吊装定位单元的配合下,使得待安装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的运输和吊装定位更加便利,提高了塔吊基础结构的安装效率,不需要提前设置大型运输设备即可完成楼内塔吊基础结构的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吊装系统不仅使用方便,适应性强,而且安拆简单、快速;所使用的第一新增钢梁、第二新增钢梁、水平钢轨和斜向钢轨等部件均可拆卸,可重复周转使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避免了材料的浪费。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装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吊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装系统
,特别是一种吊装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楼内待安装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的运输及吊装方式为:先通过人力将部件运输至塔吊覆盖范围内,然后通过搭设吊装支架起吊至预定楼层,再通过人力移动并安装。该传统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人力运输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并且耗费大量工时,不利于降低施工成本;二是吊装塔不能将部件直接定位,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吊装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运输和吊装更加便利,减少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在运输和吊装定位过程中给施工人员带来的安全隐患或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减少人工工时;如何使得塔吊基础结构的安装定位更加便利,提高施工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装系统的安装方法,有如下步骤:步骤一:完成施工图纸,并根据施工图纸在工厂预制钢梁;根据待安装水平运输单元和吊装定位单元承载量的要求计算应当增设第一新增钢梁、第二新增钢梁和第三新增钢梁的数量及位置;根据设计需要预制第一新增钢梁、第二新增钢梁和第三新增钢梁,并在其顶部距两端主梁轴线各500mm处焊接吊装耳;步骤二:在旧楼施工现场的10层以上根据待安装塔吊的位置选择一楼层,即下楼板,根据施工图纸在该楼层待安装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的位置先行布设画线,并在布设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的中线上用水钻各开一通孔,通孔径为100mm;开孔的位置与吊装耳的位置相对应;并保证每根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均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框架结构钢柱之间;并在靠近水平运输单元的一侧设置塔吊;步骤三:搭设钢梁吊装设备;根据施工图纸在一个待安装第一新增钢梁的位置搭设一对三门架,并在三门架的中线位置安装手拉葫芦;步骤四:安装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S41:将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运送至下楼板的下一层,将手拉葫芦的端部穿过通孔延伸至下楼板的下一层;S42:利用手拉葫芦吊装一根第一新增钢梁,并使得吊装耳定位至通孔中,在通孔中灌注结构胶,使得该根第一新增钢梁与下楼板的下端面之间的缝隙控制在8mm以内;利用临时支顶伸缩柱对已经安装的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进行支撑;用灌浆料封堵通孔;S43:将吊装设备移动至下一个待安装第一新增钢梁或待安装第二新增钢梁的位置,重复步骤s41和s42,直至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安装完成;并将吊装设备运送至下楼板的上一层楼板,即上楼板上;
S44:将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框架结构钢柱连接;S45:拆除临时支顶伸缩柱;步骤五:将水平运输单元中的水平钢轨、限位车档、水平运输车、第一化学锚栓、第一边部固定板、牵引绳和慢速卷扬机吊装至下楼板;步骤六:安装水平运输单元;在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二新增钢梁上方铺设水平钢轨,在水平钢轨两端设置限位车挡,在水平钢轨两侧安装C形第一边部固定板,并通过第一化学锚栓固定在下楼板上;在水平钢轨上放置与水平钢轨滑动连接的水平运输车,在水平运输车两端安装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慢速卷扬机连接;步骤七::将吊装定位单元中的吊装绳、第二化学锚栓、第三新增钢梁、第二边部固定板、斜向钢轨、斜向运输车吊装至上楼板;步骤八:在上楼板开设一对贯穿长槽;该贯穿长槽的开设位置应当与下楼板上待安装塔吊的位置相对应,并根据待安装塔吊的位置调整一对贯穿长槽的倾斜角度;一对贯穿长槽相互平行;步骤九:根据施工图纸在该楼层待安装第三新增钢梁的位置先行布设画线,保证第三新增钢梁设置在贯穿长槽两侧和贯穿长槽两端;并在布设第三新增钢梁的中线上用水钻各开一通孔,通孔径为100mm;开孔的位置与吊装耳的位置相对应;并保证每根第三新增钢梁均设置在相邻的第二框架结构钢柱之间;步骤十:安装第三新增钢梁;S101:将第三新增钢梁送至下楼板,再利用水平运输单元将第三新增钢梁运送至待安装第三新增钢梁的下方,将手拉葫芦的端部穿过通孔延伸至下楼板;S102:利用手拉葫芦吊装一根第三新增钢梁,并使得吊装耳定位至通孔中,在通孔中灌注结构胶,使得该根第三新增钢梁与上楼板的下端面之间的缝隙控制在8mm以内;利用临时支顶伸缩柱对已经安装的第三新增钢梁进行支撑;用灌浆料封堵通孔;S103:将吊装设备移动至下一个待安装第三新增钢梁的位置,重复步骤s101和s102,直至第三新增钢梁安装完成;并拆除吊装设备;S104:将第三新增钢梁与相邻的第二框架结构钢柱连接;相邻第三新增钢梁之间连接;S105:拆除临时支顶伸缩柱;步骤十一:安装一对吊装定位单元;在第三新增钢梁上方铺设斜向钢轨,并保证斜向钢轨设置在核心筒结构钢柱与第二框架结构钢柱之间,在斜向钢轨下方安装呈凹形的第二边部固定板,并通过第二化学锚栓固定在上楼板上;在斜向钢轨上放置与斜向钢轨滑动连接的斜向运输车,在斜向运输车的下方安装吊装绳,其内侧安装钢丝绳;步骤十二:在核心筒结构钢柱上临时焊接12mmx200mmx200mm的节点板,并将电动倒链设置在节点板上,钢丝绳与电动倒链连接;电动倒链拉动斜向运输车在斜向钢轨上运动;步骤十三:当安装塔吊基础结构安装完成后,拆除第二新增钢梁。
[0005]进一步,手拉葫芦的额定载荷为1吨。
[0006]进一步,第一新增钢梁和第一框架结构钢柱、第二新增钢梁和第一框架结构钢柱、第三新增钢梁和第二框架结构钢柱之间均通过双夹板和4M20高强度螺栓连接。
[0007]进一步,斜向钢轨与上楼板、水平钢轨与下楼板之间均设置有钢轨下垫板。
[0008]进一步,步骤s42中的第一新增钢梁与下楼板之间、第二新增钢梁与下楼板之间、步骤s102中的第三新增钢梁与上楼板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结构胶层。
[0009]进一步,贯穿长槽的宽度为600mm~1200mm。
[0010]进一步,相邻第三新增钢梁之间通过双夹板和8M20高强度螺栓连接。
[0011]进一步,水平运输车包括支撑钢结构框架、U形转轴、卡设单元和移动轮;支撑钢结构框架下方四个角点处均设置有U形转轴,U形转轴上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移动轮在U形转轴上运动的卡设单元。
[0012]进一步,斜向运输车包括吊装钢梁框架、水平支撑轴、端部卡件和滑动轮;一对水平支撑轴垂直穿过吊装钢梁框架,对称设置在吊装钢梁框架的水平中线两侧,水平支撑轴两端转动连接有滑动轮,滑动轮两侧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动轮移位的端部卡件。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吊装系统的吊装方法,步骤如下。
[0014]步骤一:利用塔吊将待安装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吊装至下楼板的水平运输车上;步骤二:在慢速卷扬机的牵引下使得水平运输车向待安装塔吊基础结构的位置运动,将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运送至吊装定位单元下方;关闭慢速卷扬机;步骤三:将吊装绳穿过贯穿长槽,使得吊装绳挂设固定好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启动电动倒链,将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运送至待安装定位的位置;关闭电动倒链;将塔吊基础结构的部件卸下,开启电动倒链,使得斜向运输车移动至运输下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装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步骤一:完成施工图纸,并根据施工图纸在工厂预制钢梁;根据待安装水平运输单元和吊装定位单元承载量的要求计算应当增设第一新增钢梁(1)、第二新增钢梁(2)和第三新增钢梁(17)的数量及位置;根据设计需要预制第一新增钢梁(1)、第二新增钢梁(2)和第三新增钢梁(17),并在其顶部距两端主梁轴线各500mm处焊接吊装耳(28);步骤二:在旧楼施工现场的10层以上根据待安装塔吊的位置选择一楼层,即下楼板(5),根据施工图纸在该楼层待安装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的位置先行布设画线,并在布设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的中线上用水钻各开一通孔(27),通孔(27)径为100mm;开孔的位置与吊装耳(28)的位置相对应;并保证每根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均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框架结构钢柱(3)之间;并在靠近水平运输单元的一侧设置塔吊;步骤三:搭设钢梁吊装设备;根据施工图纸在一个待安装第一新增钢梁(1)的位置搭设一对三门架(25),并在三门架(25)的中线位置安装手拉葫芦(26);步骤四:安装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S41:将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运送至下楼板(5)的下一层,将手拉葫芦(26)的端部穿过通孔(27)延伸至下楼板(5)的下一层;S42:利用手拉葫芦(26)吊装一根第一新增钢梁(1),并使得吊装耳(28)定位至通孔(27)中,在通孔(27)中灌注结构胶,使得该根第一新增钢梁(1)与下楼板(5)的下端面之间的缝隙控制在8mm以内;利用临时支顶伸缩柱(29)对已经安装的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进行支撑;用灌浆料封堵通孔(27);S43:将吊装设备移动至下一个待安装第一新增钢梁(1)或待安装第二新增钢梁(2)的位置,重复步骤s41和s42,直至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安装完成;并将吊装设备运送至下楼板(5)的上一层楼板,即上楼板(15)上;S44:将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框架结构钢柱(3)连接;S45:拆除临时支顶伸缩柱(29);步骤五:将水平运输单元中的水平钢轨(7)、限位车档(8)、水平运输车(9)、第一化学锚栓(10)、第一边部固定板(11)、牵引绳(22)和慢速卷扬机(23)吊装至下楼板(5);步骤六:安装水平运输单元;在第一新增钢梁(1)和第二新增钢梁(2)上方铺设水平钢轨(7),在水平钢轨(7)两端设置限位车挡,在水平钢轨(7)两侧安装C形第一边部固定板(11),并通过第一化学锚栓(10)固定在下楼板(5)上;在水平钢轨(7)上放置与水平钢轨(7)滑动连接的水平运输车(9),在水平运输车(9)两端安装牵引绳(22),牵引绳(22)的另一端与慢速卷扬机(23)连接;步骤七::将吊装定位单元中的吊装绳(24)、第二化学锚栓(16)、第三新增钢梁(17)、第二边部固定板(18)、斜向钢轨(12)、斜向运输车(13)吊装至上楼板(15);步骤八:在上楼板(15)开设一对贯穿长槽(19);该贯穿长槽(19)的开设位置应当与下楼板(5)上待安装塔吊的位置相对应,并根据待安装塔吊的位置调整一对贯穿长槽(19)的倾斜角度;一对贯穿长槽(19)相互平行;步骤九:根据施工图纸在该楼层待安装第三新增钢梁(17)的位置先行布设画线,保证
第三新增钢梁(17)设置在贯穿长槽(19)两侧和贯穿长槽(19)两端;并在布设第三新增钢梁(17)的中线上用水钻各开一通孔(27),通孔(27)径为100mm;开孔的位置与吊装耳(28)的位置相对应;并保证每根第三新增钢梁(17)均设置在相邻的第二框架结构钢柱(20)之间;步骤十:安装第三新增钢梁(17);S101:将第三新增钢梁(17)送至下楼板(5),再利用水平运输单元将第三新增钢梁(17)运送至待安装第三新增钢梁(17)的下方,将手拉葫芦(26)的端部穿过通孔(27)延伸至下楼板(5);S102:利用手拉葫芦(26)吊装一根第三新增钢梁(17),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王亮刘志祥冯有忠黄中营张应杰阴泰越张弛刘仲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隅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