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684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用于在建筑中段变径改造后抵抗建筑变径位置横截面方向上的力。包括绕柱顶楼层与柱底楼层改造前的轮廓一周设置的边圈梁、设置在柱顶楼层相邻斜柱之间并将各斜柱刚性连接为一体的连柱圈梁、以及设置在柱顶楼层的原有梁之间和柱底楼层的原有梁之间的抗拉压斜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网格状的抗拉压斜梁,并调整抗拉压斜梁以及原有梁的样式,使得柱顶楼层的原有梁不会受到沿原有梁轴向的压力,压力由抗拉压斜梁承受,避免柱顶楼层的原有梁同时抗压抗弯;同时分散了柱底楼层的原有梁承受的大部分拉力,确保原有梁上铺的楼板不会被原有梁拉裂。楼板不会被原有梁拉裂。楼板不会被原有梁拉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现有建筑物的施工措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出于美观考虑、特定的展示目的、或者建筑用途发生了变动,现代的一些高层建筑中的上半部分有时候需要改造为其它样式。对于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承力构件的建筑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将上半部分拆掉重建。但对于以钢梁钢柱为主要的承力构件的建筑而言,理论上可以保留建筑上半部分的大部分构件,通过类似于桁架换撑的方式,将原有的荷载转移到新的支撑结构上,然后拆掉原支撑结构。
[0003]建筑的变径改造是一种可尽可能保留原有构件的建筑改造方式。比如,横截面百米见方的建筑,改造成上半部分80米见方,下半部分百米见方(上半部分不能大于下半部分,否则改造后下半部分撑不住),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斜柱等支撑构件相连。
[0004]但这样给建筑的变径位置的楼层带来了承重方面的新问题。以本申请涉及的北京某建筑改造项目为例,变径改造后,建筑外周的直柱改成了上端向内倾斜的斜柱,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用于在已有建筑的原有楼板(3)下安装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所述附加水平支撑结构用于在建筑中段变径改造后抵抗建筑变径位置横截面方向上的力,建筑变径位置外周间隔设置的支撑柱的上端向建筑内侧倾斜形成斜柱(1),斜柱(1)上端所顶撑的楼层记作柱顶楼层(81),顶撑着斜柱(1)下端的楼层记作柱底楼层(82);建筑变径位置的楼层的原有梁(2)垂直于建筑变径改造前与原有梁(2)端部相邻的外墙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水平支撑结构包括绕柱顶楼层(81)与柱底楼层(82)改造前的轮廓一周设置的边圈梁(4)、设置在柱顶楼层(81)相邻斜柱(1)之间并将各斜柱(1)刚性连接为一体的连柱圈梁(5)、以及设置在柱顶楼层(81)的原有梁(2)之间和柱底楼层(82)的原有梁(2)之间的抗拉压斜梁(61);所述抗拉压斜梁(61)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牛腿(62)与原有梁(2)连接;所述斜柱(1)上端穿透柱顶楼层(81)的原有梁(2)设置,所述柱顶楼层(81)中的连柱圈梁(5)穿透原有梁(2)设置,所述柱顶楼层(81)中的边圈梁(4)与连柱圈梁(5)刚性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双层环,并记住作先期受力环,所述先期受力环与建筑横截面中心之间的原有梁(2)与先期受力环通过铰接节点连接,所述斜柱(1)与先期受力环通过刚接节点连接;所述附加水平支撑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安装边圈梁(4);步骤二:安装斜柱(1)与连柱圈梁(5);步骤三:在原有梁(2)侧面定位并安装连接牛腿(62);所述连接牛腿(62)通过升降车(92)顶升到安装位置,然后在升降车(92)上与原有梁(2)焊接连接;步骤四:将抗拉压斜梁(61)用升降车(92)顶升到两个连接牛腿(62)之间,与两个连接牛腿(62)对齐后采用螺栓初步固定,然后分别与两个连接牛腿(62)焊接连接;步骤五:完成斜柱(1)与原有的支撑柱的换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以及步骤四中,连接牛腿(62)和抗拉压斜梁(61)先通过悬挂在原有梁(2)上的手拉葫芦(91)吊到升降车(92)上,通过升降车(92)顶升到安装位置;步骤三中,施工人员在升降车(92)顶部完成连接牛腿(62)的安装,步骤四中,施工人员在靠近升降车(92)的移动脚手架(93)上完成抗拉压斜梁(61)的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葫芦悬挂在原有梁(2)底部的吊耳上,所述吊耳与原有梁(2)焊接连接;所述升降车(92)为车载剪叉式升降机,所述升降车(92)的底盘带有驻锄;所述升降车(92)的顶部边沿带有顶撑在升降车(92)所在的楼板上、用于防止升降车(92)倾覆的斜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升降车(92)顶部还设置有用于调整连接牛腿(62)和抗拉压斜梁(61)位置的调整台(94),所述连接牛腿(62)和抗拉压斜梁(61)放置在调整台(94)顶部的平面上,所述调整台(94)带有两个水平面内的平移自由度以及一个绕竖直方向旋转的旋转自由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已有建筑变径改造的附加水平支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有梁(2)为翼缘板水平设置的工字钢梁,所述抗拉压斜梁(61)为翼缘板竖直设置的工字钢梁;所述连接牛腿(62)为一端与抗拉压斜梁(61)对接且另一端腹板逐渐变宽的变截面工字钢,所述连接牛腿(62)靠近原有梁(2)的一端的腹板与原有梁(2)的腹板
焊接连接、且连接牛腿(62)靠近原有梁(2)的一端的翼缘板通过连接板(63)与原有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刘庆伟巫振弘李锡明吴晨曦吴金旭刘继宇张越刘志祥张应杰张霄李旭时文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隅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