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小车二梁六轨铸造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61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7
一种三小车二梁六轨铸造起重机,包括上端梁,两个上端梁之间设有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端部均固定在上端梁上,第一主梁的顶端铺设有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二行走轨道,第二主梁的顶端铺设有第三行走轨道和第四行走轨道,第一主梁的下端设有第五行走轨道,第二主梁的下端设有第六行走轨道;第一主梁的上方设有第一主小车,第二主梁的上方设有第二主小车,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之间的下方设有主吊具,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上方设有副小车,副小车装配在第二行走轨道和第四行走轨道上,副小车的下方设有翻包钩,翻包钩与副小车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小车二梁六轨铸造起重机


[0001]本技术属于起重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三小车二梁六轨铸造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铸造起重机是依靠沿厂房轨道方向的纵向移动、小车的横向移动和吊钩的升降运动来进行工作,适用于金属冶炼车间,符合JB/T7688.1

2008及JB/T7688.5

2012标准的用于吊运熔融金属的专用起重机,冶金起重机应用一般适用于

10℃到+50℃的环境温度。现有的铸造起重机大都只有一个起重小车,起重小车上设有两个起升机构,主起升机构吊取钢包,副起升机构上设有翻包钩,在对铁水包起吊时,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之间的距离相对不变,在倒取铁水包内的铁水时,副起升机构上的钢丝绳随着铁水包的倾斜角度越来越大,钢丝绳的倾斜角度也越来越大,增大了钢丝绳的牵引力,翻包钩挂取不便,而且容易脱钩,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现有铸造起重机的机构不合理,不能够很好的适用于铁水包的吊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铸造起重机结构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三小车二梁六轨铸造起重机,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上端梁,上端梁起支撑作用,两个上端梁之间设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对称设置,且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端部均通过法兰盘对应固定在上端梁上,上端梁的两端均设有大车行走机构,大车行走机构装配在钢结构厂房上的大车行走轨道上,大车行走机构包括装配在上端梁上的大车行走轮和大车行走电机,大车行走轮与大车行走轨道辊压配合,大车行走轮和大车行走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大车行走电机通过线缆接通电源和PLC控制器。第一主梁的顶端铺设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二行走轨道,第二主梁的顶端铺设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三行走轨道和第四行走轨道,且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三行走轨道对称设置,第二行走轨道和第四行走轨道对称设置,第一主梁上远离第二主梁的一侧的下端设有第五行走轨道,第二主梁的下端铺设有与第一主梁上的第五行走轨道对称设置的第六行走轨道。第一主梁的上方设有第一主小车,第一主小车装配在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五行走轨道上,第二主梁的上方设有第二主小车,第二主小车装配在第三行走轨道和第六行走轨道上,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对称设置,且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均包括主小车车架,主小车车架的底端的一侧设有小车行走机构,第一主小车的小车行走机构装配在第一行走轨道上,第二主小车的小车行走机构装配在第三行走轨道上,小车行走机构包括小车行走轮和小车行走电机,小车行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小车行走轮传动连接,主小车车架的另一侧的底端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腿,两个支撑腿的下端均设有小车行走轮,第一主小车下方的小车行走轮分别与第五行走轨道辊压配合,第二主小车下方的小车行走轮分别与第六行走轨道辊压配合;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上均设有起升机构,起
升机构包括起升电机和起升卷筒,起升电机和起升卷筒通过减速器传动连接,起升卷筒上设有钢丝绳。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之间的下方设有主吊具,主吊具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均设有滑轮组,滑轮组与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支撑梁上设有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主吊钩;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上方设有副小车,副小车装配在第二行走轨道和第四行走轨道上,副小车的下方设有翻包钩,翻包钩与副小车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翻包钩挂取在铁水包的下端,配合主吊钩对铁水包内的铁水进行倾倒,副小车上设有起升机构。
[0004]优选地,两个主吊钩之间的距离大于铁水包的直径。
[0005]优选地,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顶端均设有起防护作用的防护栏。
[0006]优选地,两个上端梁的两端均可拆卸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与上端梁固定,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缓冲器。
[0007]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08]第一主小车设置在第一主梁上,第二主小车设置在第二主梁上,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配合使用,使得主吊具在吊取铁水包时更加稳固,相比较现有的单起升卷筒起吊铁水包,在铁水包吊运时,减小了摇摆和晃动,更加安全;副小车的设置,相对于现有的铸造起重机,副小车可以随时调整位置,在倾倒铁水包内的铁水时,减小钢丝绳的倾斜角度,因此减小了钢丝绳的牵引力,同时避免了翻包钩脱钩;防护栏起到防护作用;缓冲器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1、上端梁;2、第一主梁;3、第二主梁;4、第一主小车;5、第二主小车;6、副小车;7、主吊具;8、铁水包;9、钢丝绳;11、大车行走机构;12、防护栏;13、支撑柱;14、缓冲器;21、第一行走轨道;22、第二行走轨道;23、第五行走轨道;31、第三行走轨道;32、第四行走轨道;33、第六行走轨道;41、主小车车架;42、支撑腿;43、小车行走轮;61、翻包钩;71、支撑梁;72、滑轮组;73、主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

3所示,一种三小车二梁六轨铸造起重机,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上端梁1,上端梁1起支撑作用,两个上端梁1之间设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主梁2和第二主梁3,第一主梁2和第二主梁3对称设置,且第一主梁2和第二主梁3的端部均通过法兰盘对应固定在上端梁1上,上端梁1的两端均设有大车行走机构11,大车行走机构11装配在钢结构厂房上的大车行走轨道上,大车行走机构11包括装配在上端梁上的大车行走轮和大车行走电机,大车行走轮与大车行走轨道辊压配合,大车行走轮和大车行走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连接,大车行走电机通过线缆接通电源和PLC控制器。第一主梁2的顶端铺设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轨道21和第二行走轨道22,第二主梁3的顶端铺设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三行走轨道31和第四行走轨道32,且第一行走轨道21和第三行走轨道31对称设
置,第二行走轨道22和第四行走轨道32对称设置,第一主梁2上远离第二主梁3的一侧的下端设有第五行走轨道23,第二主梁3上铺设有与第一主梁2上的第五行走轨道23对称设置的第六行走轨道33。第一主梁2的上方设有第一主小车4,第一主小车4装配在第一行走轨道21和第五行走轨道23上,第二主梁3的上方设有第二主小车5,第二主小车5装配在第三行走轨道31和第六行走轨道33上,第一主小车4和第二主小车5对称设置,且第一主小车4和第二主小车5均包括主小车车架41,主小车车架41的底端的一侧设有小车行走机构,第一主小车4的小车行走机构装配在第一行走轨道21上,第二主小车5的小车行走机构装配在第三行走轨道31上,小车行走机构包括小车行走轮和小车行走电机,小车行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小车行走轮传动连接,主小车车架41的另一侧的底端均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腿42,两个支撑腿42的下端均设有小车行走轮43,第一主小车4下方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小车二梁六轨铸造起重机,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上端梁,两个上端梁之间设有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对称设置,且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的端部均通过法兰盘对应固定在上端梁上,上端梁的两端均设有大车行走机构,大车行走机构装配在钢结构厂房上的大车行走轨道上,其特征在于:第一主梁的顶端铺设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二行走轨道,第二主梁的顶端铺设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三行走轨道和第四行走轨道,且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三行走轨道对称设置,第二行走轨道和第四行走轨道对称设置,第一主梁上远离第二主梁的一侧的下端设有第五行走轨道,第二主梁的下端铺设有与第一主梁上的第五行走轨道对称设置的第六行走轨道;第一主梁的上方设有第一主小车,第一主小车装配在第一行走轨道和第五行走轨道上,第二主梁的上方设有第二主小车,第二主小车装配在第三行走轨道和第六行走轨道上,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之间的下方设有主吊具,主吊具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梁,支撑梁的两端均设有滑轮组,滑轮组与第一主小车和第二主小车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支撑梁上设有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主吊钩;第一主梁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郑沛刘欢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