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50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属于童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童车折叠幅度小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前轮、后轮、把手以及座椅,前轮架上设有一前基准面,后轮架上设有一后基准面,前轮架通过一转动结构转动连接在后轮架上,通过转动结构形成一折叠中心,折叠中心与后基准面呈非垂直交叉状态,当前轮架展开到位时,前基准面与后基准面重合,前轮架相对后轮架转动折叠过程中前基准面逐渐倾斜偏离后基准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前轮和后轮在折叠时能相互错位,折叠幅度大、收折后体积小、折叠便捷。折叠便捷。折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童车
,涉及童车折叠,特别涉及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童车为方便携带和收纳,常会设计成可折叠的形式,而对于双轮的童车来说,由于前轮和后轮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如果单纯同平面上折叠的话为防止前轮和后轮干涉童车能折叠的幅度很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童车折叠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前轮和后轮在折叠时能相互错位,折叠幅度大、收折后体积小、折叠便捷的童车。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前轮、后轮、把手以及座椅,车架包括前轮架和后轮架,前轮及把手设置在前轮架上,后轮及座椅设置在后轮架上,所述前轮架上设有一前基准面,前轮能相对前轮架活动,前轮架上设有前轮的前进工位,前进工位为童车直线前进时前轮相对前轮架的位置,当前轮位于前进工位时,前轮的转动中心与前基准面相垂直,所述后轮架上设有一与后轮的转动中心相垂直的后基准面,所述前轮架通过一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包括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前轮、后轮、把手以及座椅,车架包括前轮架(1)和后轮架(2),前轮及把手设置在前轮架(1)上,后轮及座椅设置在后轮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1)上设有一前基准面,前轮能相对前轮架(1)活动,前轮架(1)上设有前轮的前进工位,前进工位为童车直线前进时前轮相对前轮架(1)的位置,当前轮位于前进工位时,前轮的转动中心与前基准面相垂直,所述后轮架(2)上设有一与后轮的转动中心相垂直的后基准面,所述前轮架(1)通过一转动结构转动连接在后轮架(2)上,前轮架(1)通过转动结构能相对后轮架(2)转动而展开或折叠,通过转动结构形成一折叠中心,前轮架(1)绕所述折叠中心相对后轮架(2)转动,折叠中心与上述后基准面呈非垂直交叉状态,当前轮架(1)展开到位时,前基准面与后基准面重合,前轮架(1)相对后轮架(2)转动折叠过程中前基准面逐渐倾斜偏离后基准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架(2)上设有一斜槽,斜槽由两相互平行的斜面(8)形成,斜面(8)与上述后基准面交叉设置且斜面(8)与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上述折叠中心与所述斜面(8)相垂直,所述前轮架(1)上设有一转动头(5),转动头(5)位于斜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分设在转动头(5)侧部以及斜面(8)上的凹槽(9)、外凸部(10),凹槽(9)与外凸部(10)一一对应,凹槽(9)设有两个且分设在转动头(5)的两侧,凹槽(9)内表面与外凸部(10)的外表面均为球面,外凸部(10)嵌设在对应凹槽(9)内且外凸部(10)能相对凹槽(9)转动,所述凹槽(9)与外凸部(10)配合形成上述折叠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折叠结构还包括一连接轴(7),连接轴(7)穿设在两外凸部(10)以及转动头(5)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错位折叠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一转轴,转轴穿设在上述转动头(5)和后轮架(2)上,转轴的轴心为上述折叠中心。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喜家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