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277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储液瓶(1)、测定瓶(2)、定量瓶(3)、废液储瓶(4)、第一阀门(51)、第二阀门(52)、第三阀门(53)、第四阀门(54),所述储液瓶(1)、测定瓶(2)、定量瓶(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只需配备一个微量进样器即可完成液体样品的水分测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携带,因此测定结果方便,等待时间短,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尔费休方法水分测定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测微量水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卡尔费休方法自1935年由卡尔费休提出,采用I2、SO2、吡啶、无水CH3OH(含水量在0.05%以下)配制成试剂,测定出试剂的水当量,在试剂与样品中的水进行反应后,通过计算试剂消耗量而计算出样品中水含量,国际标准化组织把这个方法定为测微量水分国际标准,我们国家也把这个方法定为国家标准测微量水分。
[0003]I2+SO2+H2O+3吡啶+CH3OH

2C5H5NHI(氢碘酸吡啶)+C5H5N
·
HSO4CH3(甲基硫酸吡啶)
[0004]从反应式可以看出1mol水需要1mol碘,1mol二氧化硫和3mol吡啶及1mol甲醇而产生2mol氢碘酸吡啶、1mol甲基硫酸吡啶。这是理论上的数据,但实际上,SO2、吡啶、CH3OH的用量都是过量的,反应完毕后多余的游离碘呈现红棕色,即可确定为到达终点。
[0005]常见的卡尔费休容量法水分仪由控制系统,电极,滴定瓶,加样系统,储液瓶组成,为成套设备,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使用。一般在现场取样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等待时间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及方法。
[0007]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包括储液瓶、测定瓶、定量瓶、废液储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所述储液瓶、测定瓶、定量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中:
[0009]所述储液瓶上开设有第一储液开口、第二储液开口,所述第一储液开口、第二储液开口均开设于储液瓶的上端。
[0010]所述测定瓶上开设有进样口、第一测定开口、第二测定开口、第三测定开口,其中,所述进样口、第一测定开口、第二测定开口均开设于测定瓶的上端,而所述第三测定开口位于第二测定开口的下方。
[0011]所述定量瓶开设有第一定量开口和第二定量开口。
[0012]所述废液储瓶开设有透气口、以及第一废液开口,所述透气口上设置有透气隔液阀。
[0013]所述第一阀门一端与第二储液开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量开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一端与第一废液开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测定开口连接。所述第三阀门一端与第三测定开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定量开口连接。所述第四阀门一端与第一储液开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测定开口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废液储瓶开设有废液排出口,所述废液排出口上设置有废液派出阀。
[0015]优选的:所述储液瓶上开设有储液加入口,所述储液加入口开设于储液瓶的上端。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三测定开口开设于测定瓶的中部。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为滑阀、闸阀、截止阀、球阀或者蝶阀。
[0018]一种便携式水分测定方法,采用上述的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将定量瓶加满储液
[0020]步骤11,将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倾斜放置,使得定量瓶位于测定瓶的下方。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0021]步骤12,按压储液瓶,储液瓶中的试液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储液开口流出,通过第一阀门流入到第二定量开口,进而进入到定量瓶中。定量瓶中的空气在流入试液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定量开口流出,通过第三阀门流入到第三测定开口,进而进入到测定瓶中。测定瓶中的空气在流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测定开口流出,通过第二阀门流入到第一废液开口,进而进入到废液储瓶中,废液储瓶中的空气在流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透气口流出,通过透气隔液阀流到外界。
[0022]步骤13,重复步骤12直至定量瓶完全充满,定量瓶完全充满后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0023]步骤2,排除多余试液
[0024]步骤21,如果定量瓶中试液溢出至测定瓶,打开第二阀门、第四阀门。
[0025]步骤22,将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倾斜放置,使得第二测定开口位于测定瓶的最低端。
[0026]步骤23,按压废液储瓶,废液储瓶中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储液开口流出,通过第四阀门流入到第一测定开口,进而进入到测定瓶中。测定瓶中的试液在流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测定开口流出,通过第二阀门流入到第一废液开口,进而进入到废液储瓶中,废液储瓶中的空气在流入试液的压力的作用下,从透气口流出,通过透气隔液阀流到外界。
[0027]步骤24,重复步骤23,直至测定瓶中的试液全部排至废液储瓶中,然后关闭第二阀门、第四阀门。
[0028]步骤3,储液瓶回气
[0029]步骤31,将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放正,使得储液瓶放正,打开第二阀门、第四阀门。
[0030]步骤32,储液瓶因为瓶体弹性自动回弹恢复原状产生吸力,外界空气经透气隔液阀流入到透气口,进而进入到废液储瓶中。废液储瓶中的空气在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废液开口流出,通过第二阀门流入到第二测定开口,进而进入到测定瓶中。测定瓶中的空气在吸力的作用下,从第一测定开口流出,通过第四阀门流入到第一储液开口,进而进入到储液瓶中,直至储液瓶恢复原状。然后关闭第二阀门、第四阀门。
[0031]步骤4,试液加入测定瓶中
[0032]步骤41,将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放正,使得测定瓶放正,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0033]步骤42,按压储液瓶,储液瓶中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储液开口流出,通过第一阀门流入到第二定量开口,进而进入到定量瓶中。定量瓶中的试液在流入空气的压力
的作用下,从第一定量开口流出,通过第三阀门流入到第三测定开口,进而进入到测定瓶中。测定瓶中的空气在流入试液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测定开口流出,通过第二阀门流入到第一废液开口,进而进入到废液储瓶中,废液储瓶中的空气在流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透气口流出,通过透气隔液阀流到外界。
[0034]步骤43,重复步骤42直至定量瓶中的试液完全排出,然后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0035]步骤5,加入样品测定
[0036]用注射器定量吸取样品后,从测定瓶顶部扎入并将样品推入测定瓶中,震摇测定瓶。待其反应完全,观察颜色,确定水分阈值。
[0037]步骤6,排出测定瓶中废液
[0038]步骤61,将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倾斜放置,使得第二测定开口位于测定瓶的最低端。
[0039]步骤62,按压储液瓶,储液瓶中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储液开口流出,通过第四阀门流入到第一测定开口,进而进入到测定瓶中。测定瓶中的试液在流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测定开口流出,通过第二阀门流入到第一废液开口,进而进入到废液储瓶中,废液储瓶中的空气在流入试液的压力的作用下,从透气口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1)、测定瓶(2)、定量瓶(3)、废液储瓶(4)、第一阀门(51)、第二阀门(52)、第三阀门(53)、第四阀门(54),所述储液瓶(1)、测定瓶(2)、定量瓶(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储液瓶(1)上开设有第一储液开口(12)、第二储液开口(13),所述第一储液开口(12)、第二储液开口(13)均开设于储液瓶(1)的上端;所述测定瓶(2)上开设有进样口(21)、第一测定开口(22)、第二测定开口(23)、第三测定开口(24),其中,所述进样口(21)、第一测定开口(22)、第二测定开口(23)均开设于测定瓶(2)的上端,而所述第三测定开口(24)位于第二测定开口(23)的下方;所述定量瓶(3)开设有第一定量开口(31)和第二定量开口(32);所述废液储瓶(4)开设有透气口(41)、以及第一废液开口(43),所述透气口(41)上设置有透气隔液阀(411);所述第一阀门(51)一端与第二储液开口(1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定量开口(32)连接;所述第二阀门(52)一端与第一废液开口(4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测定开口(23)连接;所述第三阀门(53)一端与第三测定开口(2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定量开口(31)连接;所述第四阀门(54)一端与第一储液开口(1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测定开口(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储瓶(4)开设有废液排出口(42),所述废液排出口(42)上设置有废液派出阀(4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1)上开设有储液加入口(11),所述储液加入口(11)开设于储液瓶(1)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测定开口(24)开设于测定瓶(2)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51)、第二阀门(52)、第三阀门(53)、第四阀门(54)为滑阀、闸阀、截止阀、球阀或者蝶阀。6.一种便携式水分测定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定量瓶(3)加满储液步骤11,将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倾斜放置,使得定量瓶(3)位于测定瓶(2)的下方;打开第一阀门(51)、第二阀门(52)、第三阀门(53);步骤12,按压储液瓶(1),储液瓶(1)中的试液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储液开口(13)流出,通过第一阀门(51)流入到第二定量开口(32),进而进入到定量瓶(3)中;定量瓶(3)中的空气在流入试液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定量开口(31)流出,通过第三阀门(53)流入到第三测定开口(24),进而进入到测定瓶(2)中;测定瓶(2)中的空气在流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测定开口(23)流出,通过第二阀门(52)流入到第一废液开口(43),进而进入到废液储瓶(4)中,废液储瓶(4)中的空气在流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透气口(41)流出,通过透气隔液阀(411)流到外界;步骤13,重复步骤12直至定量瓶(3)完全充满,定量瓶(3)完全充满后关闭第一阀门(51)、第二阀门(52)、第三阀门(53);步骤2,排除多余试液步骤21,如果定量瓶(3)中试液溢出至测定瓶(2),打开第二阀门(52)、第四阀门(54);
步骤22,将便携式水分测定装置倾斜放置,使得第二测定开口(23)位于测定瓶(2)的最低端;步骤23,按压废液储瓶(4),废液储瓶(4)中的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储液开口(12)流出,通过第四阀门(54)流入到第一测定开口(22),进而进入到测定瓶(2)中;测定瓶(2)中的试液在流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从第二测定开口(23)流出,通过第二阀门(52)流入到第一废液开口(43),进而进入到废液储瓶(4)中,废液储瓶(4)中的空气在流入试液的压力的作用下,从透气口(41)流出,通过透气隔液阀(411)流到外界;步骤24,重复步骤23,直至测定瓶(2)中的试液全部排至废液储瓶(4)中,然后关闭第二阀门(52)、第四阀门(54);步骤3,储液瓶(1)回气步骤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派诺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