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269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由围隔板、分隔板、蓄水槽、限位帽、排水孔、过滤层、种植盒、支撑管、吸水棉条、导水管、排水管组成;所述围隔板设在分隔板上;所述分隔板盖在蓄水槽上;所述蓄水槽槽底设置有限位帽、槽壁设有排水孔;所述过滤层铺设在围隔板和分隔板构成的空腔内;所述种植盒固定在支撑管顶端;所述支撑管依次穿过过滤层和分隔板固定在限位帽上;所述吸水棉条设置在支撑管内;所述导水管连通排水孔和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装配式施工,施工效率高,结构可靠耐用,种植物自给自足,具有过滤、蓄水效果好、低碳环保、结构使用周期长、后期维护费用低、易于管理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绿化隔离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化隔离带具备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功能,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已成为城市道路重要的绿化基础措施。首先,由于目前绿化隔离带所处道路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自身储水能力的薄弱性,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定期维护灌溉,在天气炎热季节,绿植需水量大,则需人工频繁灌溉,灌水车在灌溉期间占据道路时间较长,降低道路通行能力,易造成交通事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耗水严重且灌溉效率不高;其次,绿化隔离带绿植种植密集,不易管理,常常由于养分不足或人工维护不当,易造成绿植死亡,并且对种植绿植的土壤,缺乏防冲刷措施,易造成暴雨期间,土壤受到冲刷流失,被冲刷到路面的土壤影响路面清洁,对路面行车造成安全隐患;然后,绿化隔离带通常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周期长,影响道路通行,且水泥使用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不符合生态环保理念;最后,在城市街道、道路无路灯的情况下,司机不能及时判断前方道路的路线延伸性。对于此种情况,目前采取的是设置反光路缘石,但对于行驶在道路内侧的车辆由于外侧车辆阻挡路缘石,则不能及时观察前路道路情况,易造成行车安全事故。
[0003]为有效解决绿化隔离带储水性能差、不易于维护管理、防冲刷性能差、施工周期长、缺乏路线指引措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首先设置过滤层和蓄水槽实现对雨水的过滤及储存,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通过采取吸水棉条实现植物需水的自给自足,减少灌溉频率;通过设置种植盒,提高对绿植的维护管理,在种植绿植的土壤表面喷涂W

OH

WP改性亲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在保证土壤能与空气接触的前提下,防止土壤遭受暴雨冲刷流失,选用阔叶类乡土树种为绿植,可提高道路的防尘降噪功能;采用地质聚合物材料预制绿化隔离带构件,实现现场装配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以大宗固体废弃物为地质聚合物材料前驱体,实现变废为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做出贡献;通过在绿化隔离带设置指引标识的措施,以此解决道路内侧缺乏道路路线导航标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储水性能好、易于维护管理、土壤防冲刷性能好、施工效率高、道路路线指引明确、生态环保的装配式生态绿色隔离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包括围隔板、分隔板、蓄水槽、限位帽、排水孔、过滤层、种植盒、支撑管、吸水棉条、导水管、排水管组成;所述围隔板设在分隔板上;所述分隔板盖在蓄水槽上;所述蓄水槽槽底设置有限位帽、槽壁设有排水孔;所述过
滤层铺设在围隔板和分隔板构成的空腔内;所述种植盒固定在支撑管顶端;所述支撑管依次穿过过滤层和分隔板固定在限位帽上;所述吸水棉条设置在支撑管内;所述导水管连通排水孔和排水管。
[0006]所述围隔板包括纵向板、横向板、标识槽、反光条;所述围隔板两侧纵向板上设置的标识槽开口方向相反;所述标识槽均匀设置在纵向板外表面,标识槽为V型结构,开角为30
°
~60
°
,标识槽各边长度均为200mm~300mm,宽度为10mm~15mm,深度为6mm~10mm。所述反光条结构与标识槽相匹配,可嵌入标识槽内,反光条外部为空心玻璃条结构,内部装填有反光涂料,便于增强透光性并提高反光涂料的耐久性,反光条各边长度均为198mm~298mm,宽度为8mm~13mm,厚度为6mm~10mm;所述横向板顶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为W型结构,卡槽深度为50mm~80mm。
[0007]所述分隔板包括面板和侧板;所述面板与侧板相互垂直,面板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和渗水孔;所述侧板为M型结构,侧板能够嵌入相匹配的卡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30mm;所述渗水孔的直径为10mm~15mm。
[0008]所述蓄水槽设置在路面上,蓄水槽横向槽壁端面同样设置有与侧板相匹配的卡槽;所述限位帽为螺纹结构,沿蓄水槽横向每行均匀设置3个,用于限定并固定支撑管,相邻纵向限位帽间距为300mm~500mm,限位帽直径为20mm~30mm,高度为15mm~20mm;所述排水孔设置在距蓄水槽槽壁顶端1/5处,排水直径为20mm~30mm。
[0009]所述过滤层包括碎石层、石英砂层、工业废渣层、土工布;所述过滤层从上向下依次铺设碎石层、石英砂层、工业废渣层、土工布;所述碎石层所用碎石的粒径为5mm~10mm;所述石英砂层所用石英砂的粒径为0.5mm~1.0mm;所述工业废渣层所用材料为粉煤灰、高炉矿渣、煤渣、高岭土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制成。
[0010]所述种植盒包括溢水孔、螺纹孔;所述溢水孔设置在距种植盒四壁顶端1/5位置处,溢水孔内部用土工布填充,溢水孔俯角为30
°
~60
°
,便于种植盒中过多的雨水及时排出并且防止种植盒土质流失,避免植物根部受到损害,溢水孔直径为10mm~15mm;所述螺纹孔设置在种植盒底部中心位置处,螺纹孔直径为20mm~30mm;所述种植盒长度为200mm~400mm,宽度为200mm~400mm,高度为150mm~350mm,种植盒内填埋营养土,营养土里种植绿色植物;所述营养土组成和重量份数如下:城市污泥300~450份,种植土100~150份,粉煤灰10~15份,粉碎的植物茎叶75~113份,炭灰7~12份,生石灰5~8份,沸石3~4份;所述城市污泥含水率为40%~60%;所述营养土表面用浓度为2.0%~3.0%的W

OH

WP改性亲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喷涂覆盖1mm~2mm,既可保证营养土与空气接触,又可防止暴雨冲刷造成营养土流失;所述绿色植物为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的阔叶类乡土树种,其中生命力强、环境适应性高的植物应优先选用,有助于提高道路防尘降噪功能。
[0011]所述支撑管两端管头均为螺纹型管头,上端管头固定在螺纹孔上,下端管头固定在限位帽上,支撑管位于分隔板上侧的管壁不开设透水孔,位于分隔板下侧的管壁开设透水孔;所述支撑管的直径为20mm~30mm;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5mm~10mm。
[0012]所述吸水棉条为圆柱体结构,可嵌入支撑管内部,吸水棉条上端伸入至与种植盒营养土填埋高度平齐;所述导水管两端包裹有土工布,导水管直径为20mm~30mm;所述排水管为市政道路预埋管网中的管道。
[0013]所述围隔板、分隔板、蓄水槽、支撑管均由地质聚合物材料预制而成;所述地质聚
合物材料的组成和重量份数如下:矿渣240~300份,粉煤灰120~150份,赤泥40~50份,硅灰20~25份,竹纤维12~15份,水玻璃溶液57~72份,片状固态氢氧化钠11~13份,拌合水10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隔板(1)、分隔板(2)、蓄水槽(3)、限位帽(4)、排水孔(5)、过滤层(6)、种植盒(7)、支撑管(8)、吸水棉条(9)、导水管(10)、排水管(11)组成;所述围隔板(1)设在分隔板(2)上;所述分隔板(2)盖在蓄水槽(3)上;所述蓄水槽(3)槽底设置有限位帽(4)、槽壁设有排水孔(5);所述过滤层(6)铺设在围隔板(1)和分隔板(2)构成的空腔内;所述种植盒(7)固定在支撑管(8)顶端;所述支撑管(8)依次穿过过滤层(6)和分隔板(2)固定在限位帽(4)上;所述吸水棉条(9)设置在支撑管(8)内;所述导水管(10)连通排水孔(5)和排水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隔板(1)包括纵向板(101)、横向板(102)、标识槽(103)、反光条(104);所述围隔板(1)两侧纵向板(101)上设置的标识槽(103)开口方向相反;所述标识槽(103)均匀设置在纵向板(101)外表面,标识槽(103)为V型结构,开角为30
°
~60
°
,标识槽(103)各边长度均为200mm~300mm,宽度为10mm~15mm,深度为6mm~10mm;所述反光条(104)结构与标识槽(103)相匹配,可嵌入标识槽(103)内,反光条(104)外部为空心玻璃条结构,内部装填有反光涂料,便于增强透光性并提高反光涂料的耐久性,反光条(104)各边长度均为198mm~298mm,宽度为8mm~13mm,厚度为6mm~10mm;所述横向板(102)顶端设置有卡槽(105);所述卡槽(105)为W型结构,卡槽(105)深度为50mm~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包括面板(21)和侧板(22);所述面板(21)与侧板(22)相互垂直,面板(21)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23)和渗水孔(24);所述侧板(22)为M型结构,侧板(22)能够嵌入相匹配的卡槽(105)中;所述通孔(23)的直径为20mm~30mm;所述渗水孔(24)的直径为10mm~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3)设置在路面(12)上,蓄水槽(3)横向槽壁端面同样设置有与侧板(22)相匹配的卡槽(105);所述限位帽(4)为螺纹结构,沿蓄水槽(3)横向每行均匀设置3个,用于限定并固定支撑管(8),相邻纵向限位帽(4)间距为300mm~500mm,限位帽(4)直径为20mm~30mm,高度为15mm~20mm;所述排水孔(5)设置在距蓄水槽(3)槽壁顶端1/5处,排水孔(5)直径为20mm~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6)包括碎石层(61)、石英砂层(62)、工业废渣层(63)、土工布(64);所述过滤层(6)从上向下依次铺设碎石层(61)、石英砂层(62)、工业废渣层(63)、土工布(64);所述碎石层(61)所用碎石的粒径为5mm~10mm;所述石英砂层(62)所用石英砂的粒径为0.5mm~1.0mm;所述工业废渣层(63)所用材料为粉煤灰、高炉矿渣、煤渣、高岭土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用装配式生态绿化隔离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盒(7)包括溢水孔(71)、螺纹孔(72);所述溢水孔(71)设置在距种植盒(7)四壁顶端1/5位置处,溢水孔(71)内部用土工布(64)填充,溢水孔(71)俯角为30
°
~60
°
,便于种植盒(7)中过多的雨水及时排出并且防止种植盒(7)土质流失,避免植物根部受到损害,溢水孔(71)直径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正东章本本李政阳蒋波许睿霖沈程鹏王倩谢测坤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