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红外的炉管管壁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172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炉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高速红外的炉管管壁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工业炉炉壁,所述工业炉炉壁包括为双层结构,且其外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并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导热通道,导热通道上正对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偏转板,导热通道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盒,安装盒的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向下的推杆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工业炉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红外监测仪进行温度监测,配合调节组件实现较好的温度调节功能;保证了持续有效地监测,为温度控制提供较好的保障,进而保障了工业炉的安全性以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及延长其使用寿命。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速红外的炉管管壁温度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炉温度控制
,尤其涉及基于高速红外的炉管管壁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炉是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化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加热的热工设备,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焦油加工、原料输送等工业过程中使用广泛,是耗能大户,也是一个多变量耦合、多干扰、非线性和时变的系统,具有设备价值高、工艺操作复杂、危险性高,环保压力大等特征。其工艺介质出口温度、氧含量、CO等含量等受燃料低热值、热负荷变化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干扰,同时各类执行机构存在较严重非线性、灵敏度差以及面临安全生产压力大等因素,传统的 PID 控制有时不能满足先进控制与管理的要求,还会出现空燃比不匹配能源耗量较高的现象。
[0003]在工业炉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为了保证工业炉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对其炉管管壁的温度进行严格把控,对其进行较好的温度调节,从而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但是由于工业炉体积较大,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不易于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从而使得温度控制难以进行,存在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高速红外的炉管管壁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工业炉炉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炉炉壁(1)包括为双层结构,且其外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圆形通孔,并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调节组件(2),调节组件(2)包括导热通道(21),导热通道(21)上正对圆形通孔处转动连接有偏转板(26),导热通道(21)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盒(24),安装盒(24)的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向下的推杆电机(23),且推杆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贯穿伸入导热通道(21)内部的连接杆(25),且连接杆(25)的端部与偏转板(26)的顶端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杆(22);工业炉炉壁(1)的外侧中部通过安装架(4)固定安装有监测组件(3),监测组件(3)包括安装环架(31),安装环架(31)的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的界面呈L形,且其在环形凹槽靠近内圈的一侧焊接有齿环(6),并在环形凹槽较深的一侧卡设有与齿环(6)适配的移动组件(5),移动组件(5)的靠近环形凹槽开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机构(7),角度调节机构(7)包括防护壳(71)和固定板(74),且防护壳(71)内固定安装有输出轴指向固定板(74)的第二电机(72),第二电机(72)的输出轴连接有贯穿防护壳(71)的转动杆(75),且转动杆(75)的一端与固定板(74)转动连接,转动杆(75)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套管(76),固定套管(76)的靠近环形凹槽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平台(73),调节平台(73)靠近环形凹槽开口的一侧一侧固定安装有红外监测仪(8),且红外监测仪(8)通过控制器与调节组件(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速红外的炉管管壁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移动盒(51),移动盒(51)的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一电机(53),且第一电机(53)的输出轴同心连接啮合齿轮(55),且啮合齿轮(55)的部分贯穿延伸至移动盒(51)的外侧并与齿环(6)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速红外的炉管管壁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盒(51)的远离齿环(6)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其顶端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口,并在开口处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2),移动盒(51)的顶端在条形开口处设有与移动板(52)固定连接调节螺管(57),且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月亮许小亮马庆娟
申请(专利权)人:拓正化工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