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液压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973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两用液压换向阀,设有阀体、阀杆、压缩弹簧、气缸,阀体的左端设有密封装置,阀杆设置在腔体内,压缩弹簧设置在阀杆和气缸之间,压缩弹簧左右两端设有限位结构,气缸内设有塞体,气缸右侧设有盖体,气缸上端设有换气口,所述阀体设有油路径,油路径包括进油口P、工作口C、回油环槽和沉割槽,进油口P和回油口T和T1之间的连通回油通道,回油环槽设置在阀体的左右两端,回油通道左右连接互通,回油口分别为油箱阀回油口T和油缸阀回油口T1。改进了内部结构,将原来必须切削加工的三个工艺油孔全部去掉,并且结构更简单,性能更可靠,减少了泄露隐患。控制油路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克服了原来的温升快及工艺复杂性等缺陷。陷。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用液压换向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液压阀领域,确切地说是两用液压换向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社会大量散装物料如砂子、石块、石子、矿石、煤炭、渣土的转运,大多数都采用自卸车来完成,自卸车基本上均采用气控液压举升自卸装置。当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地后,用手动操作气控液压换向阀系统,将汽车货箱前端向上举升,此时货箱将绕货箱的后支点铰链旋转,使得货箱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当角度大于所装货物的自锁角时,货物会自动从货箱中流淌下来,达到自动卸车的目的。当货物卸完后,或者货物只卸一部分(剩余部分到其他地点再卸),均须将货箱安全平稳下降至原点。货箱举升的基本形式是利用单作用伸缩油缸的伸出进行举升完成,货箱下降的基本形式是利用货箱自重的重力作用将伸缩油缸中的液压油压回到液压油箱。这些举升下降的动作是由一台三位三通液压换向阀来控制完成。它的安装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被广泛采用的安装在液压油箱上(简称油箱阀),另一种是安装在油缸上(简称油缸阀),这两种阀其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其内部结构相差无几,主要在阀体外形及安装尺寸上有所不同。在使用中安装位置不同。它们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设计笨拙,外形呆板,不美观,体积大,在满足强度和性能的前提下多余的用料太多,不符合当前运输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再者,这两种阀虽然工作原理及用途完全相同,但却不可通用。另外,它们为存在着安全阀的安装及内部油道的布局设计不尽合理,势必造成阀体上有三个需要切削加工来完成的不同深度的工艺油孔,在安装时还需要再将三个工艺油孔外端封堵起来,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生产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三个可泄漏的隐患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笨拙,外形呆板,不美观,体积大,在满足强度和性能的前提下多余的用料太多,不符合当前运输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再者,这两种阀虽然工作原理及用途完全相同,但却不可通用。另外,它们为存在着安全阀的安装及内部油道的布局设计不尽合理,势必造成阀体上有三个需要切削加工来完成的不同深度的工艺油孔,在安装时还需要再将三个工艺油孔外端封堵起来,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生产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下,同时三个可泄漏的隐患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两用液压换向阀,设有阀体、阀杆、压缩弹簧、气缸,所述阀体的左端设有密封装置,阀体内设有腔体,所述阀杆设置在腔体内,阀杆外圆表面上设有沉割槽,压缩弹簧设置在阀杆和气缸之间,压缩弹簧左右两端设有限位结构,气缸内设有塞体,气缸右侧设有盖体,气缸上端设有换气口,所述阀体设有油路径,所述油路径包括进油口P、工作口C、回油环槽,进油口P和回油口T和T1之间的连通回油通道,回油环槽设置在阀体的左右两端,回油通道左右连接互通,回油通道与回油口T和T1相互连通,所述回油口分别为油箱阀回油口T和
油缸阀回油口T1。
[0005]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密封装置为阀孔堵盖。
[0006]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压缩弹簧两端的弹簧挡圈。
[0007]塞体包括定活塞和动活塞。
[0008]换气口包括下降气口和举升气口,所述盖体为气缸后盖。
[0009]进油口P为油箱阀和油缸阀采用同一进油口P,进油口P内设有单向阀。
[0010]油箱阀设有回油口T,交换丝堵安装在回油口T1上,交换接头安装在工作口C上。
[0011]油缸阀设有回油口T1,交换丝堵安装在回油口T上,交换接头、组合胶圈安装在T1口。阀体上端设有0型密封圈和安全阀组件,阀体中部设有油缸阀和油箱阀安装孔,油缸阀安装孔数量为四个,油箱阀安装孔数量为三个。
[0012]两用液压换向阀工作步骤:步骤1:非工作状态,此时下降气口、举升气口均处在排气状态,两用液压换向阀的阀杆在复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处在左右行程的中间位置,此时工作接口被阀杆封堵,举升油缸与阀体的进油、回油均不相通;当高压油泵供出的液压油经该阀进油口P进入阀体,经阀杆右端沉割槽到阀体右端回油环槽到回油通道经油箱阀回油口T或油缸阀回油口T1直接回到油箱,此时油泵供油处在无压循环卸荷状态;步骤2:货箱举升,阀杆处左端位置,当下降气口排气,举升气口进气,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到动活塞右端推动活塞同时带动阀杆、弹簧挡圈向左移动8毫米,同时使得复位弹簧压缩到位,此时阀杆将进油口P与右端回油环槽通道封堵,将进油口P与工作接口C接通,液压油经进油口P进入阀体,经阀杆中部沉割槽直通工作接口给油缸供油进行举升,阀杆左端中心有一个阻尼小孔,阻尼小孔将阀杆左端空间与回油口始终保持相通,正常举升过程中,阀杆左端压力与回油口的压力保持平衡,阀杆处在稳定状态;当举升载荷超过额定值时,举升油口的压力油经油道进入到安全阀组件的右端,推动安全阀芯向左移动,打开安全阀,液压油进入油道到阀杆左端,由于阻尼小孔的作用,阀杆左端油压迅速升高,建立起一个向右的推力,当这个推力达到可以克服动活塞向左的推力时,开始推动阀杆向右中间位置移动,使得液压系统处于中位卸荷状态,以起到对液压系统的安全保护作用;步骤3:货箱下降,阀杆处右端位置,当下降气口进气,举升气口排气,压缩空气进入到动活塞左端,推动活塞并带动阀杆向右移动到右端死点,同时推动弹簧挡圈、压缩弹簧,使得压缩弹簧向右压缩到位,此时油泵所供液压油经进油口P进入沉割槽到右端回油环槽、回油通道,经回油口回油,供油系统处于卸荷状态;举升油缸内液压油受汽车货箱自重的作用将液压油压回到工作接口,通过阀杆左端沉割槽经回油环槽、回油通道至回油口进行回油到液压油箱,实现货箱下降。
[0013]两用液压换向阀安装方法分别为油箱阀回油口T安装方法和油缸阀回油口T1安装方法:两用液压换向阀,所谓两用是可安装在油箱上使用,称为“油箱阀”,也可安装在油缸上使用,称为油缸阀,其两者性能及用途完全一样,仅在安装方法不同而已。该两用阀上面共有四个油口,其中进油口P有内置单向阀,其始终是用油管与油泵的出油连接,两种不同的安装方法,他总是不变的。工作口C总是与单作用举升油缸相连接,只不过是油箱阀是
用油管与油缸连接,油缸阀是阀体工作口C直接与单作用举升油缸对装连接,油箱阀:回油口T直接对装在油箱阀座上进行回油,此时T1口需要用组合胶圈交换丝堵进行封堵不用。油缸阀:回油口T1用油管与油箱连接进行回油,此时T口需要用交换丝堵进行封堵不用。
[0014]安装方法一:油箱阀,两用液压换向阀回油口T对装在油箱上方的阀座上,阀体和油箱阀座尺寸相互匹配安装,用油管将油泵出油与两用阀进油口P连接。交换接头安装在阀体的工作口C,并用油管与单作用举升油缸连接,用交换丝堵及组合胶圈将回油口T1进行封堵,此时油箱阀是通过回油口T经过油箱阀座直接回油到液压油箱进行回油。
[0015]安装方法二:油缸阀:两用阀工作口C对安装在单作用举升油缸上,阀体和单作用举升油缸阀座对装,其尺寸相互对应匹配。用油管将油泵出油与两用阀进油口P连接。交换接头,垫好组合胶圈安装在阀体的回油口T1,并用油管与液压油箱连接进行回油。交换丝堵安装在回油口T进行封堵,此时油缸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设有阀体、阀杆、压缩弹簧、气缸,所述阀体的左端设有密封装置,阀体内设有腔体,所述阀杆设置在腔体内,压缩弹簧设置在阀杆和气缸之间,压缩弹簧左右两端设有限位结构,气缸内设有塞体,气缸右侧设有盖体,气缸上端设有换气口,所述阀体设有油路径,所述油路径包括进油口P、工作口C、回油环槽和沉割槽,进油口P和回油口T和T1之间的连通回油通道,回油环槽设置在阀体的左右两端,回油通道左右连接互通,回油通道与回油口T和T1相互连通,所述回油口分别为油箱阀回油口T和油缸阀回油口T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阀孔堵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压缩弹簧两端的弹簧挡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包括定活塞和动活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口包括下降气口和举升气口,所述盖体为气缸后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P为油箱阀和油缸阀采用同一进油口P,进油口P内设有单向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阀设有回油口T,交换丝堵及组合胶圈安装在T1口上,交换接头安装在工作口C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阀设有回油口T1,交换丝堵安装在T口,交换接头、组合胶圈安装在T1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端设有0型密封圈和安全阀组件,阀体中部设有油缸阀和油箱阀安装孔,油缸阀安装孔数量为四个,油箱阀安装孔数量为三个。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用液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两用液压换向阀工作步骤:步骤1:非工作状态,此时下降气口、举升气口均处在排气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升有令秀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山特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