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700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包括至少两个成排设置的墙体承重骨架,在各墙体承重骨架的两侧外围对称设置有预应力分散层,预应力分散层与墙体承重骨架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浇筑有芯层填充物,芯层填充物与墙体承重骨架和预应力分散层注塑形成一整体,其中,在相邻的两个墙体承重骨架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减震构件。本申请以承重骨架为主结构,抗拉双面扩张网和缓冲减震构件为支的结构,再结合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成型之后无需拆除抗拉双面扩张网和缓冲减震构件,不但可提高工作效率、大大缩短工期,而且可以依靠抗拉双面扩张网和缓冲减震构件的结合共同来抵抗由温度、地震或其它原因产生的各种应力。种应力。种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属于一般固定建筑物墙体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来说,早期的建筑墙体一般采用砌块或者砖墙,需要手工砌筑,不但施工效率低、施工工期长、施工环境差,而且墙体造型变化一般,抗震及抗裂性能又很差。
[0003]传统轻钢结构的墙体的做法尽管满足各项规范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因其许多性能指标与普通混凝土或砌体结构仍有较大差距,所以难以让使用者完全接受,比如墙体的保温隔音效果差,墙上无法吊挂重物,墙体感觉不结实等;另外,传统轻钢结构的墙体安装工序复杂,造价高,因此不但耗费木材、不利于环保,而且施工效率也不高、施工工期同样较长。
[0004]目前建筑中墙体的做法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免烧砖和砌块为代表的砌筑墙,这类墙用途广泛,但是其施工精度低,效率低;第二类是以混泥土PC板为代表的预制墙,这类墙重量大、尺寸大,生产、运输、安装都需要专用重型机具,效率低、成本高;第三类是加气砌块砌筑墙体:该种墙体墙面不易挂重物,给用户的后期安装空调带来困扰,造成的原因是,产品的原材料及工艺因素致使加气混凝土砌块自身质地松软所致;另外该种墙体开裂、起皮、脱落,混凝土砌块在生产养护期间表面内部的水分蒸发,失水过多出现干缩,在砌筑时二次水化反应使砌块体积膨胀,而使墙面开裂,还有砌块砌筑成型后,墙体需要找平抹灰,因砌块的属性与抹面砂浆属性不相容性而引起墙体开裂,面层脱落起皮;还有该种墙体隔音性能差:砌块在砌筑时施工工艺形成的缝隙等因素致使墙体隔音性能差,而且施工工序多,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墙面的整体性差皆是混凝土加砌块的缺点,同时通过工程应用发现,该墙体还具有隔音效果差,装饰装修中对墙体处理复杂装修后的墙体容易起皮、脱落等诸多弊病。
[0005]且目前在建筑物墙体隔热保温技术措施中,基本上采用“后置式、外附保温层”的方法,这种“外附保温层”的保温技术,存在工期长、成本高、材料易燃烧、产生公共安全隐患等致命缺陷。同时,这种保温技术措施由于结构层次原因,采用砂浆粘结辅以锚固,安全性不高,易脱落;且受工艺、气候、施工质量、保温材料特性的影响,多数保温层难与主体结构同寿命,而且保温措施还需单独施工、施工繁杂、质量难控、使用寿命短、后期维护维修困难、二次装修代价大等弊端。
[0006]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安全可靠性较高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承重骨架为主结构,抗拉双面扩张网和缓冲减震构件为支的结构,
即承重骨架+抗拉双面扩张网+缓冲减震构件,再结合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成型之后无需拆除抗拉双面扩张网和缓冲减震构件,不但可提高工作效率、大大缩短工期,而且可以依靠抗拉双面扩张网和缓冲减震构件的结合共同来抵抗由温度、地震或其它原因产生的各种应力,因此,抗震性能好,可以达到墙体不易开裂的目的,并且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达到无需拆除模板、保温和抗震性能又好的多功能墙体。
[0008]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低成本的墙体模板中直接浇注混凝土形成墙体,无需拆除模板,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一方面可提高墙体强度,另一方面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0009]本技术再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增强材料层能够提高免拆模板的机械强度,芯层填充物有利于与建筑本体粘合,本技术提供的预应力分散层和缓冲减震构件用于构造柱模板时与墙体同时砌筑,自然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空间;省去了传统施工方法中用于支模、拆模过程中的材料、人力、工期消耗,降低工程造价,为企业创造效益;
[0010]本技术再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由于设置有墙体承重骨架,墙上任意位置可以吊挂重物,所以同时兼具轻质高强的双重优点,结构牢固结实,性能指标与普通混凝土或砌体结构相差不多,可以让使用者完全接受,本技术安装工序简单,施工快捷,混凝土浇注层可保护轻钢骨架不锈蚀,其造价低廉,抗震性能好,管线布置方便,符合我国的建筑产业政策,适用于低层、多层或高层房屋建筑;
[0011]本技术的还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由于设置有墙体保温层,使得墙体保温层形成为墙体的免拆模板层,并且墙体的浇注芯层填充物充分包裹墙体保温层,隔绝外界空气及水分,延长墙体保温层寿命,起到较好的防火效果,尽可能提高墙体保温层的覆盖面积,提高保温性能;
[0012]本技术还再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设置有墙体吸音层,达到隔音效果较好,通过借助于墙体保温层上设置的多个凹槽与凸起的设计,使得在浇筑墙体时部分浇筑材料灌入竖向墙体保温层的多个凹槽与凸起内,并借助于预应力分散层使得墙体吸音层与墙体保温层浇筑形成整体结构,增加了墙体吸音层与墙体保温层之间的贴合性及粘合性,提升了墙体保温层的性能;
[0013]本技术的还再又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由于设置的墙体防护层,并借助于与墙体吸音层的接触限位,进一步提升了墙体吸音层与墙体防护层之间的粘合性,防止在施工或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现象的发生,延长了整个墙体的使用寿命;
[0014]本技术的还又在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由于设置有缓冲减震构件,将施工中在填充浇筑混凝土时的竖向泵送力减弱和消化,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填充施工中各个组成构件的安全的同时也减少了各个构成部件的磨损,各构件不易变形或磨损,减少混凝土浇筑时爆模现象发生,从而延长墙体各个组成部件的使用寿命;
[0015]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的改进,它包括至少两个成排设置的墙体承重骨架(1),在各墙体承重骨架(1)的两侧外围对称设置有预应力分散层(2),预应力分散层(2)与墙体承重骨架(1)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浇筑有芯层填充物(3),芯层填充物(3)与墙体承重骨架(1)和预应力分散层(2)注塑形成一整体,构成轻质
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其中,在相邻的两个墙体承重骨架(1)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减震构件(4)。
[0017]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还包括设置有墙体保温层(5),所述墙体保温层(5)紧贴设置于预应力分散层(2)的外侧。
[0018]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保温层(5)整体为板状体构件,该板状体构件的横截面为波浪形或是锯齿形,形成保温空腔,空腔内浇筑有芯层填充物(3)。
[0019]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保温层(5)的两侧表面连续相间分布有多个凹槽与凸起,其中,在凹槽和凸起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溢浆孔(51),各溢浆孔(51)均贯通凹槽和凸起的正反面。
[0020]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在墙体保温层(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两个成排设置的墙体承重骨架(1),在各墙体承重骨架(1)的两侧外围对称设置有预应力分散层(2),预应力分散层(2)与墙体承重骨架(1)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浇筑有芯层填充物(3),芯层填充物(3)与墙体承重骨架(1)和预应力分散层(2)注塑形成一整体,构成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其中,在相邻的两个墙体承重骨架(1)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减震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墙体保温层(5),所述墙体保温层(5)紧贴设置于预应力分散层(2)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保温层(5)整体为板状体构件,该板状体构件的横截面为波浪形或是锯齿形,形成保温空腔,空腔内浇筑有芯层填充物(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保温层(5)的两侧表面连续相间分布有多个凹槽与凸起,其中,在凹槽和凸起的中部均开设有多个溢浆孔(51),各溢浆孔(51)均贯通凹槽和凸起的正反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轻质免拆模多功能墙体,其特征在于:在墙体保温层(5)上还设置有若干根预应力加强杆(52),预应力加强杆(52)间隔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德郭忠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顺筑装配式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