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10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包括墙体承重骨架和填充物,所述墙体承重骨架包括彼此呈对称设置的龙骨立柱和可拆卸安装在两龙骨立柱之间的数块墙体承重板,数块墙体承重板上成排竖向穿设有若干根对拉加强立筋,对拉加强立筋与龙骨立柱和墙体承重板之间相互拼搭构成墙体承重骨架,在该墙体承重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免拆模板网,在两层免拆模板网与墙体承重骨架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装安拆方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节约工期、成本低,从而克服现有的组装式墙体结构单一、安装过程复杂、增加人工成本的不足,达到能实现高效、快速的实现对此类结构的施工,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属于一般固定建筑物墙体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我国建筑业常用的木模板存在木材使用量大,墙体砌体用工量大、不环保的缺点。木模板是普遍使用的模板,在施工过程中,木模板经常因组装、拆除不恰当等原因出现严重的破坏和浪费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影响工程进度。
[0003]目前,组装式墙体的使用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组装式墙体的安装方式比较单一、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如何能创设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节约工期、成本低的新的组装式墙体,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0004]轻钢结构房屋由于具有壁薄、质轻、安装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管线布置方便等优点,在国外低层和多层房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知轻钢房屋墙体的做法为:骨架内填塞保温材料,骨架两侧铺设定向刨花板等结构板,定向刨花板外则再铺设防火板等,传统的墙体是采用硅酸钙板或者是传统的墙体是混凝土预制板,由于它本身的连接不好、重量较重,承重性能较弱,存在许多不足,如多为现场湿作业施工、墙体自重大、不能实现装配化及现代节能环保实用化。同时,建筑结构中混凝土墙体的平面面积较大,存在吨位大、运输困难、施工时吊装不方便等难点,总之,往往很不便。
[0005]因此,需研制一组合拼搭容易且工作实用性较高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组装的组装式墙体,使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节约工期、成本低,从而克服现有的组装式墙体结构单一、安装过程复杂、增加人工成本的不足,达到能实现高效、快速的实现对此类结构的施工,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7]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保证了拼装的结构强度,使浇筑后的墙体结构具备轻质、节能、抗震、隔热、保温和隔音的特点,且一次浇注施工成型,施工快速高效,施工工期短,可以节省大量人工。
[0008]本技术的还再一个技术目的是增强墙体整体性,且具有精确的平整度,有效防止外墙开裂,易于做多种墙体装饰,设计灵活,墙体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即可做墙体装饰工作,缩短了整体施工时间。
[0009]本技术的还再另一个技术目的不需要拆除模板,抗震保温效果较高,达到施工后墙体的表面平整度高,表面光洁,不需要抹灰找平,便于后期施工。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的改进,包括墙体承重骨架和填充物(1),所述墙体承重骨架包括彼此呈对称设置的龙骨立柱(2)和可拆卸安装在两龙骨立柱(2)之间的数块墙体承重板(3),数块墙体承重板(3)上成排竖向穿设有若干根对拉加强立筋(4),对拉加强立筋(4)与龙骨立柱(2)和墙体承重板(3)之间相互拼搭构成墙体承重骨架,在该墙体承重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免拆模板网(5),在两层免拆模板网(5)与墙体承重骨架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物(1)。
[0012]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在免拆模板网(5)的外侧还设有防护保温层(6),所述防护保温层(6)为板状体模板或者是水泥砂浆层。
[001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有数根拉结钢筋桁架(7),数个钢筋桁架(7)横向平行设置于两层免拆模板网(5)之间。
[0014]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结钢筋桁架(7)整体呈波浪状结构,该波浪状结构的拉结钢筋桁架(7)一端与其中一免拆模板网(5)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免拆模板网(5)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龙骨立柱(2)整体呈长形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上开设有数个贯通正反面的安装槽(21),安装槽(21)沿龙骨立柱(2)的长度方向等距或是不等距开设。
[0016]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在龙骨立柱(2)上还开设有数个贯通正反面的溢浆孔(22),溢浆孔(22)沿龙骨立柱(2)的长度方向等距或是不等距开设。
[0017]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承重板(3)整体呈“倒U”字形或“匚”字形结构,在墙体承重板(3)上开设有多个有规律或无规律、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的对拉通孔(31)。
[0018]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墙体承重板(3)的宽度与安装槽(21)的任一凹陷部宽度相适配;墙体承重板(3)的厚度与龙骨立柱(2)开槽端的槽高度相适配。
[0019]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拉加强立筋(4)为钢筋杆;所述免拆模板网(5)为双面扩张网、钢板网、钢丝网片、镀锌钢丝网或有筋金属网片或者是抗裂防火钢筋网片。
[0020]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在龙骨立柱(2)、墙体承重板(3)和对拉加强立筋(4)以及免拆模板网(5)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水层以及防锈层;其中,
[0021]还包括设置有盖板(8),盖板(8)设置于墙体承重骨架的顶部。
[0022]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预先已加工完成的多个龙骨立柱(2)、墙体承重板(3)、对拉加强立筋(4)、免拆模板网(5)和防护保温层(6)以及拉结钢筋桁架(7)搬运至加工现场进行安装待为使用。
[0023]安装时,首先是施工准备:施工人员进行基层清理,清理时,施工人员将地面或者楼面基层的落地灰及垃圾清除干净;随后按给定的轴线及图纸上标注的墙体尺寸,在地面或者楼面顶面上用墨线弹出墙体的轴线、墙体的宽度线以及龙骨立柱(2)位置;随后,施工人员安装龙骨立柱(2):将预制好的龙骨立柱(2)吊装至指定地面或者楼面位置后安装到位,安装时,根据墙体所需的长度将两个龙骨立柱(2)通过高强度螺栓成排地逐一依序安装
于地面或者楼面基层上形成一整体,构成所需的完整墙体,随后将其墙体的上下端通过螺栓与对应建筑物连接为一体;紧接着,在两龙骨立柱(2)之间的数块墙体承重板(3),数块墙体承重板(3)上成排竖向穿设有若干根对拉加强立筋(4),对拉加强立筋(4)与龙骨立柱(2)和墙体承重板(3)之间相互拼搭构成墙体承重骨架,根据体的实际长度需要在该墙体承重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免拆模板网(5),并对免拆模板网(5)进行调整,调整好后将其进行焊接连接或是绑扎连接,随即施工人员再在该两层免拆模板网(5)之间焊接连接或者是绑扎连接有拉结钢筋桁架(7),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连续浇筑腔体,在浇筑腔体的两侧对称布置有防护保温层(6),最后再在两层免拆模板网(5)与墙体承重骨架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物(1),随后进行管线敷设和填充物(1)填充;最终填充物(1)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包括墙体承重骨架和填充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承重骨架包括彼此呈对称设置的龙骨立柱(2)和可拆卸安装在两龙骨立柱(2)之间的数块墙体承重板(3),数块墙体承重板(3)上成排竖向穿设有若干根对拉加强立筋(4),对拉加强立筋(4)与龙骨立柱(2)和墙体承重板(3)之间相互拼搭构成墙体承重骨架,在该墙体承重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免拆模板网(5),在两层免拆模板网(5)与墙体承重骨架形成的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物(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在免拆模板网(5)的外侧还设有防护保温层(6),所述防护保温层(6)为板状体模板或者是水泥砂浆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数根拉结钢筋桁架(7),数个钢筋桁架(7)横向平行设置于两层免拆模板网(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钢筋桁架(7)整体呈波浪状结构,该波浪状结构的拉结钢筋桁架(7)一端与其中一免拆模板网(5)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免拆模板网(5)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组装式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立柱(2)整体呈长形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上开设有数个贯通正反面的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德郭忠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顺筑装配式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