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转向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056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转向限位结构,包括方向柱和与方向柱压装相连的下联板,方向柱活动套装在车架的前套管内,下联板位于前套管的下方,下联板上套装固定有两个前减振器;前减振器的上端高于前套管,车架两侧靠近前套管的位置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前减振器可绕方向柱的轴线转动至与对应侧的限位块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分别在车架两侧靠近前套管的位置设置限位块,摩托车转向时,前减振器绕方向柱的轴线转动至与对应限位块相抵,此为最大转向角度;相较于目前针对摩托车转向限位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限位块可单独制造,且体积较套设在前减振器上的限位胶套更小,制造成本更低;固定设于车架上,装配简单,后期更换调整和维修都更加方便。都更加方便。都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转向限位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摩托车转向机构的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转向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的前叉是摩托车控制转向的导向机构,把车架与前轮连接起来;前叉由前减振器、上下联板、方向柱等组成;方向柱与下联板压装在一起,方向柱活动套装在车架的前套管内,通过下联板的卡套将左右两个前减振器联成前叉。为保证行驶的安全性,需要对摩托车的最大转向角度进行限定,否则紧急情况下突然以很大的角度转向,可能导致车辆翻倒,带来安全事故。
[0003]为限定最大转向角度,一般采用的结构形式如下:在车架的前套管上位置设置限位块,在下联板上设有直行状态下相对限位块对称的两限位凸起,两限位凸起随方向柱转动而转动,当转动到限位凸起与套管上的限位块接触时,便不能再转动;或是在前减振器上对应前套管两侧车架的位置套设限位胶套,限位胶套的横截面呈凸轮状,转向至限位胶套的凸出端与车架相抵为最大转向角度。
[0004]但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不同车型的下联板上的两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是不相同的,针对不同车型进行加工会导致冲压和铸造模具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转向限位结构,包括方向柱和与方向柱压装相连的下联板,方向柱活动套装在车架的前套管内,下联板位于前套管的下方,下联板上连接有以方向柱左右对称的两个前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前减振器的上端高于前套管,前套管后方的车架两侧分别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前减振器可绕方向柱的轴线转动至与对应侧的限位块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转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块与对应前减振器的抵接面为朝向对应前减振器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摩托车转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块与对应前减振器的抵接面为朝向对应前减振器的弧面,且弧面与对应前减振器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秀娟陈家雄杨小林李兵马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