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9979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6
显示装置(4)搭载在车辆(1)上。显示装置(4)具备显示部(20)和控制部(40)。XYZ坐标系是以车辆(1)为基准的相对三维坐标系。XYZ坐标系由与车辆(1)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的X坐标轴、与从车辆(1)的后部朝向车辆的前部的方向大致平行的Y坐标轴以及与车辆(1)的高度方向大致平行的Z坐标轴构成。虚拟屏幕(S)是与从XYZ坐标系的原点(O)沿着Y坐标轴离开规定长度(L)且由X坐标轴和Z坐标轴构成的XZ平面大致平行的二维平面。控制部(40)算出将XYZ坐标系的第一点(P1)投影到虚拟屏幕(S)上的第二点(P2)的坐标。控制部(40)将所算出的第二点(P2)的坐标变换为与显示部(20)的显示模式相应的坐标,且在已变换的坐标中显示与第二点对应的图像。已变换的坐标中显示与第二点对应的图像。已变换的坐标中显示与第二点对应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2019

167592号(2019年9月13日申请)的优先权,且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技术介绍

[0004]过去,已知有搭载在车辆上的显示装置。道路等的地图信息最好以透视图的方式显示在显示装置中以便驾驶员容易地掌握信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以透视图的方式显示道路等的地图信息的一部分的显示装置。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2

2441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近年来,为了更安全地驾驶车辆,需要在显示装置中显示存在于自身车辆的附近的物体的位置之类的诸多信息。进而,最好以透视图的方式在显示装置中显示物体以便驾驶员容易地掌握信息。然而,若以透视图的方式在显示装置中显示诸多物体,则存在使显示装置的处理复杂化的情况。
[0010]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地以透视图的方式显示物体的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0011](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观点的显示装置是一种搭载在车辆上且具备控制部和显示部的显示装置,
[0013]该显示装置在三维坐标系和二维平面中,
[0014]所述三维坐标系是以所述车辆为基准的相对三维坐标系,其由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的X坐标轴、与从所述车辆的后部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方向大致平行的Y坐标轴以及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大致平行的Z坐标轴构成,
[0015]所述二维平面与从所述三维坐标系的原点沿着所述Y坐标轴离开规定长度且由所述X坐标轴和所述Z坐标轴构成的XZ平面大致平行,
[0016]所述控制部算出将所述三维坐标系的第一点投影到所述二维平面上的第二点的坐标,并将所算出的所述第二点的坐标变换为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模式相应的坐标,且在已变换的坐标中显示与所述第二点对应的图像,
[0017]在将所述规定长度设为L,将所述第一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设为(X,Y,Z),且
将所述第二点在所述二维平面中的坐标设为(Xc,Zc)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通过以下的式(1)而算出将所述三维坐标系的第一点投影到所述二维平面上的第二点的坐标,
[0018]在所述显示部的坐标系为XsYs坐标系,所述车辆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Z坐标为ZA,且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模式根据常数C1和常数C2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通过以下的式(2)而将所述算出的所述第二点的坐标变换为与所述显示部相应的坐标,其中,式(1)和式(2)如下:
[0019]Xc=(L/Y)
×
X
[0020]Zc=(L/Y)
×
Z
ꢀꢀꢀꢀꢀꢀꢀꢀꢀꢀꢀꢀꢀꢀꢀꢀꢀ
式(1)
[0021]Xs=Xc
×
(C1/ZA)+C2
[0022]Ys=Zc
×
(C1/ZA)+C1
ꢀꢀꢀꢀꢀꢀꢀꢀꢀꢀꢀ
式(2)。
[002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二观点的显示方法,其用于搭载在车辆上的显示装置,
[0024]该显示方法在三维坐标系和二维平面中,
[0025]所述三维坐标系是以所述车辆为基准的相对三维坐标系,其由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的X坐标轴、与从所述车辆的后部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方向大致平行的Y坐标轴以及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大致平行的Z坐标轴构成,
[0026]所述二维平面与从所述三维坐标系的原点沿着所述Y坐标轴离开规定长度且由所述X坐标轴和所述Z坐标轴构成的XZ平面大致平行,
[0027]所述显示方法包括:算出将所述三维坐标系的第一点投影到所述二维平面上的第二点的坐标,并将所算出的所述第二点的坐标变换为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相应的坐标,且在已变换的坐标中显示与所述第二点对应的图像的显示步骤,
[0028]所述显示步骤包括:
[0029]在将所述规定长度设为L,将所述第一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设为(X,Y,Z),且将所述第二点在所述二维平面中的坐标设为(Xc,Zc)的情况下,通过以下的式(1)而算出将所述三维坐标系的第一点投影到所述二维平面上的第二点的坐标的步骤;以及
[0030]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坐标系为XsYs坐标系,所述车辆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Z坐标为ZA,且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模式根据常数C1和常数C2而变化的情况下,通过以下的式(2)而将所述算出的所述第二点的坐标变换为与所述显示部相应的坐标的步骤,其中,式(1)和式(2)如下:
[0031]Xc=(L/Y)
×
X
[0032]Zc=(L/Y)
×
Z
ꢀꢀꢀꢀꢀꢀꢀꢀꢀꢀꢀꢀꢀꢀꢀꢀꢀ
式(1)
[0033]Xs=Xc
×
(C1/ZA)+C2
[0034]Ys=Zc
×
(C1/ZA)+C1
ꢀꢀꢀꢀꢀꢀꢀꢀꢀꢀꢀ
式(2)。
[003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能够更容易地以透视图的方式显示物体。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构成例的框图。
[0038]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仪表显示器的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0039]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仪表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0040]图4是示出三维坐标系与虚拟屏幕的对应关系(其一)的图。
[0041]图5是示出三维坐标系与虚拟屏幕的对应关系(其二)的图。
[0042]图6是用于说明x位置和y位置与XsYs坐标系的对应关系的图。
[0043]图7是用于说明xStep(x步)与XsYs坐标系的对应关系的图。
[0044]图8是用于说明将道路线近似成圆的图。
[0045]图9是XY平面中的道路线的模式图。
[0046]图10是将图8所示的道路线以平视图投影到虚拟屏幕上时的模式图。
[0047]图11是将图8所示的道路线以鸟瞰图投影到虚拟屏幕上时的模式图。
[0048]图12是将图10所示的道路线的模式图显示到显示部时的模式图。
[0049]图13是将图11所示的道路线的模式图显示到显示部时的模式图。
[0050]图14是将直线的道路线以平视方式显示到显示部时的模式图。
[0051]图15是将直线的道路线以鸟瞰方式显示到显示部时的模式图。
[0052]图16是用于说明倾斜度的算出处理的图。
[0053]图17是用于说明xSte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显示装置,其搭载在车辆上且具备控制部和显示部,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三维坐标系和二维平面中,所述三维坐标系是以所述车辆为基准的相对三维坐标系,其由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的X坐标轴、与从所述车辆的后部朝向所述车辆的前部的方向大致平行的Y坐标轴以及与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大致平行的Z坐标轴构成,所述二维平面与从所述三维坐标系的原点沿着所述Y坐标轴离开规定长度且由所述X坐标轴和所述Z坐标轴构成的XZ平面大致平行,所述控制部算出将所述三维坐标系的第一点投影到所述二维平面上的第二点的坐标,并将所算出的所述第二点的坐标变换为与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模式相应的坐标,且在已变换的坐标中显示与所述第二点对应的图像,在将所述规定长度设为L,将所述第一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设为(X,Y,Z),且将所述第二点在所述二维平面中的坐标设为(Xc,Zc)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通过以下的式(1)而算出将所述三维坐标系的第一点投影到所述二维平面上的第二点的坐标,在所述显示部的坐标系为XsYs坐标系,所述车辆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中的Z坐标为ZA,且所述显示部的显示模式根据常数C1和常数C2而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通过以下的式(2)而将所述算出的所述第二点的坐标变换为与所述显示部相应的坐标,其中,式(1)和式(2)如下:Xc=(L/Y)
×
XZc=(L/Y)
×
Z
ꢀꢀꢀꢀꢀꢀꢀꢀꢀꢀꢀꢀꢀꢀꢀꢀꢀꢀꢀꢀꢀꢀ
式(1)Xs=Xc
×
(C1/ZA)+C2Ys=Zc
×
(C1/ZA)+C1
ꢀꢀꢀꢀꢀꢀꢀꢀꢀꢀꢀꢀꢀꢀꢀ
式(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的XsYs坐标系是由与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对应的Xs坐标轴和与所述Xs坐标轴正交的Ys坐标轴构成的二维坐标系,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算出的所述第二点的坐标变换为所述XsYs坐标系的XsYs坐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坐标系的原点设定于所述车辆的后方侧的从所述车辆离开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宏知永岛德洋小枝沙织西山裕史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