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97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36
喷孔(35)形成为,形成在喷孔板(40)的燃料室(32)侧的面(421)上的喷孔入口(351)在从作为喷孔(35)的中心轴的喷孔中心轴(Axhc1)方向观察时成为椭圆形状,并且,喷孔入口(351)的短轴(AxS1)位于将阀轴(Axb1)完全包含在内的假想平面即第一假想平面(VP1)上且与喷孔入口(351)的长轴(AxL1)正交。喷孔入口(351)在以阀轴(Axb1)为中心的节圆(Cp1)上等间隔地配置。轴(Axb1)为中心的节圆(Cp1)上等间隔地配置。轴(Axb1)为中心的节圆(Cp1)上等间隔地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喷射阀
[0001]关联申请
[0002]本申请基于2019年6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9-112281号及2020年5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093538号而作成,并将它们的记载内容援引于此。


[0003]本公开涉及燃料喷射阀。

技术介绍

[0004]目前,已知具有喷孔入口为长孔形状的喷孔的燃料喷射阀。
[0005]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阀中,通过使燃料从喷孔入口的长轴方向的两侧碰撞而从喷孔喷射,由此将喷射的燃料的液膜在喷孔入口的短轴方向上扩展,实现液膜的薄膜化。由此,实现燃料喷雾的微粒化的促进。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741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喷射阀中,丝毫没有针对多个喷孔及喷雾的配置等进行考虑,因此存在如下隐患:从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与从其他的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发生干扰,妨碍微粒化,并且,因喷雾的重叠而无法提高喷雾的分散性。
[0010]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微粒化效果和分散性高的燃料喷射阀。
[0011]本公开的燃料喷射阀具备阀座部、阀构件和喷孔板。阀座部具有环状的阀座、形成于阀座的内侧的孔部以及形成于阀座的内侧及孔部的燃料通路。阀构件具有能够与阀座抵接的抵接部,通过抵接部从阀座离开或者抵接部与阀座抵接来对燃料通路进行开闭。喷孔板在与阀座部之间形成与燃料通路及孔部连通的燃料室,该燃料室在从作为阀座部的轴的阀轴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位于孔部的径向外侧,喷孔板具有将燃料室与外部连通的至少三个喷孔。
[0012]喷孔形成为,形成在喷孔板的燃料室侧的面上的喷孔入口在从作为喷孔的中心轴的喷孔中心轴方向观察时成为椭圆形状,并且,喷孔入口的短轴位于将阀轴完全包含在内的假想平面即第一假想平面上且与喷孔入口的长轴正交。因此,能够利用来自喷孔入口的长轴方向的两侧的燃料流动来将喷射的燃料的液膜在喷孔入口的短轴方向上扩宽,而使液膜薄膜化。由此,能够促进燃料喷雾的微粒化。
[0013]另外,喷孔入口在以阀轴为中心的节圆上等间隔地配置。因此,能够抑制从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与从其他的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发生干扰,能够从周围向呈放射状喷射的多个燃料喷雾所构成的喷雾组的中央的空间充分地取入空气。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喷雾组的中央的空间中的负压的发生并抑制燃料喷雾的缩流,能够使喷雾在喷雾中央也均匀地
分布。由此,能够确保燃料喷雾的分散性,充分地获得微粒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4]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通过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如下述那样详细地记载而得以更加明确。附图具体如下。
[0015]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剖视图。
[0016]图2是图1的II部的放大图。
[0017]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及其附近的剖视图。
[0018]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及其附近的示意图。
[0019]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抵接部及其附近的剖视图。
[0020]图6是图2的VI-VI线剖视图。
[0021]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从喷孔离开了规定距离的面上的、从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的剖面的图。
[0022]图8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适用于内燃机的状态的图。
[0023]图9是表示第一比较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板及喷孔的图。
[0024]图10是表示第一比较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从喷孔离开了规定距离的面上的、从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的剖面的图。
[0025]图11是表示将第一比较方式的燃料喷射阀适用于内燃机的状态的图。
[0026]图12是用于说明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密度的测定方法的图。
[0027]图13是用于说明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密度的测定方法的图。
[0028]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雾角的图。
[0029]图1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雾角的图。
[0030]图16是用于说明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密度的测定方法的图。
[0031]图17是表示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密度的测定结果的图。
[0032]图18是用于说明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密度的测定方法的图。
[0033]图19是表示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密度的测定结果的图。
[0034]图20是表示从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喷雾的密度的测定结果的图。
[0035]图21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从喷孔离开了规定距离的面上的、从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的剖面的图。
[0036]图21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从喷孔离开了规定距离的面上的、从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的剖面的图。
[0037]图21C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入口的图。
[0038]图21D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入口的图。
[0039]图2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从喷孔离开了规定距离的面上的、从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的剖面的图。
[0040]图23是用于说明从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的浓度的梯度的图。
[0041]图24是用于说明从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喷射出的燃料喷雾的浓度的图。
[0042]图25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板及喷孔的图。
[0043]图26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及其附近的示意图。
[0044]图2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及其附近的图。
[0045]图28是用于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起到的效果的图。
[0046]图29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使喷孔的结构变化时的模拟结果的图。
[0047]图30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使喷孔的结构变化时的模拟结果的图。
[0048]图31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的规定结构处的燃料喷雾的扁平率与喷孔入口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0049]图32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的外壁角与喷孔入口的位置的关系中最佳的范围的图。
[0050]图33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及其附近的剖视图。
[0051]图34是图33的XXXIV-XXXIV线剖视图。
[0052]图35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时的喷孔出口处的液膜的状态的图。
[0053]图36是表示第二比较方式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孔及其附近的图。
[0054]图37是表示第二比较方式的燃料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燃料喷射阀,其特征在于,具备:阀座部(20),具有环状的阀座(23)、形成于所述阀座的内侧的孔部(24)、以及在所述阀座的内侧及所述孔部所形成的燃料通路(31);阀构件(50),具有能够与所述阀座抵接的抵接部(53),通过所述抵接部从所述阀座离开或者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阀座抵接来对所述燃料通路进行开闭;以及喷孔板(40),在与所述阀座部之间形成与所述燃料通路及所述孔部连通的燃料室(32),该燃料室在从所述阀座部的轴即阀轴(Axb1)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孔部的径向外侧,所述喷孔板(40)具有将所述燃料室与外部连通的至少三个喷孔(35),所述喷孔形成为,在所述喷孔板的所述燃料室侧的面(421)上所形成的喷孔入口(351)在从所述喷孔的中心轴即喷孔中心轴(Axhc1)方向观察时成为椭圆形状,并且,所述喷孔入口的短轴(AxS1)位于将所述阀轴完全包含的假想平面即第一假想平面(VP1)上且与所述喷孔入口的长轴(AxL1)正交,所述喷孔入口在以所述阀轴为中心的节圆(Cp1)上等间隔地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中,在沿着所述阀轴方向从所述喷孔离开了规定距离的假想平面即第二假想平面(VP2)上,将1/2假想圆(VC12)与将多个所述喷孔中的一个喷孔的所述喷孔入口的所述短轴向所述阀轴方向投影所得的直线的交点设为第一点(P1),所述1/2假想圆是具有通过从多个所述喷孔喷射出的多个燃料喷雾(Fo1)所形成的喷雾组(Fo10)的外缘部的假想圆即外缘假想圆(VCo1)的半径的1/2的半径的圆,将所述1/2假想圆与将多个所述喷孔中的与所述一个喷孔相邻的喷孔即另一喷孔的所述喷孔入口的所述短轴向所述阀轴方向投影所得的直线的交点设为第二点(P2),并且,将所述1/2假想圆上的位于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的点设为第三点(P3),此时,所述喷孔以使所述第三点处的所述燃料喷雾的密度比所述第一点处的所述燃料喷雾的密度及所述第二点处的所述燃料喷雾的密度小的方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中,在所述第二假想平面上,将具有所述外缘假想圆的半径的1/4的半径的假想圆即1/4假想圆(VC14)与将所述一个喷孔的所述喷孔入口的所述短轴向所述阀轴方向投影所得的直线的交点设为第四点(P4),并且,将具有所述外缘假想圆的半径的3/4的半径的假想圆即3/4假想圆(VC34)与将所述一个喷孔的所述喷孔入口的所述短轴向所述阀轴方向投影所得的直线的交点设为第五点(P5)时,所述喷孔以使所述第四点处的所述燃料喷雾的密度及所述第五点处的所述燃料喷雾的密度比所述第一点处的所述燃料喷雾的密度小的方式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喷射阀,其中,所述喷孔以使所述第五点处的所述燃料喷雾的密度比所述第四点处的所述燃料喷雾的密度大的方式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口靖英冈本明浩近藤淳伊藤晋太郎户田祐介藤井启太户田翔大杉田佳祐加藤典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