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强专利>正文

汽车主动增流减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962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8
汽车主动增流减阻装置,属于汽车减阻技术领域,包括进气格栅、前导风板进气口、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通风通道、中央气体压力泵、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底盘中央进气口、排气压力传感器、尾部排气管道,进气格栅后安装有前导风板进气口,前导风板进气口连接安装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通风通道上,通风通道中部连接安装有中央气体压力泵,中央气体压力泵后安装有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上连接安装有底盘中央进气口,通风通道的尾部安装有排气压力传感器,排气压力传感器连接安装有尾部排气管道。排气压力传感器连接安装有尾部排气管道。排气压力传感器连接安装有尾部排气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主动增流减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主动增流减阻装置,属于汽车减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提高,能源与环境的问题也日益显著,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降低行驶阻力和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必要性。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主要分为滚动阻力与空气阻力,而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为主要阻力。气流流经汽车过程中,在汽车表面局部气流速度急剧变化的部位会产生涡流,在涡流区产生负压,而汽车正面是正压,所以涡流引起的阻力是压差阻力。此外由于气流经过车身上下部时,空气质点流经上下表面的路程不同、流速不同而产生压差。因此,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主要是来自于汽车前后的压力差以及汽车上下压力差。若能减小汽车前后、上下的压力差,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也将随之减小。
[0003]目前降低汽车前后、上下压力差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车身流线型设计以及局部相关位置的造型设计。但由于相关技术发展研究以逐渐成熟,且受汽车外形美观度影响,通过车身流线型设计以及局部相关位置的造型设计的进步空间越来越小,对减小汽车前后、上下压力差极其有限,需要打破此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主动增流减阻装置,包括进气格栅(1)、前导风板进气口(2)、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3)、通风通道(4)、中央气体压力泵(5)、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6)、底盘中央进气口(7)、排气压力传感器(8)和尾部排气管道(9),其特征是:所述进气格栅(1)后安装有前导风板进气口(2),前导风板进气口(2)连接安装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3),第一进气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通风通道(4)上,通风通道(4)中部连接安装有中央气体压力泵(5),中央气体压力泵(5)后安装有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6),第二进气压力传感器(6)上连接安装有底盘中央进气口(7),通风通道(4)的尾部安装有排气压力传感器(8),排气压力传感器(8)连接安装有尾部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强马建冬王维伟
申请(专利权)人:倪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