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920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壁贴合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凹槽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侧与弧形板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所述套筒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上方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通过竖杆、弧形板和套筒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进行固定时,可以应对不同尺寸的机壳,也不会对机壳的外壁造成擦伤,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将机壳的外壁造成擦伤,这样会导致机壳外壁的涂层造成磨损,影响了机壳的物理性能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生产
,具体为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

技术介绍

[0002]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划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因为使用环境的不同,电机的大小也不相同,在对较大的电机进行生产时,就需要对其机壳进行吊装,所以就需要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
[0003]现在的电机在生产时是搭配电动葫芦等吊装设备,使用缆绳将机壳固定,然后进行运输的。
[0004]但是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将机壳的外壁造成擦伤,这样会导致机壳外壁的涂层造成磨损,影响了机壳的物理性能,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将机壳的外壁造成擦伤,这样会导致机壳外壁的涂层造成磨损,影响了机壳的物理性能,缩短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壁贴合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凹槽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侧与弧形板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横杆的一侧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壁与竖板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所述连杆的一侧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与弧形板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套筒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上方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外侧均安装有橡胶垫。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圆轮。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和弧形板以竖板的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内侧活动相连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顶部固接有顶板,所述弯杆的顶部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两个第二挂钩,两个所述第二挂钩的外壁上方均活动相连有第二圆环,两个所述第二圆环的顶部均与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通过竖杆、弧形板和套筒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进行固定时,顶板与外界的吊装设备连接,然后将装置放入到机壳的内部,使用者转动螺杆的把手,在转动时带动两个竖杆向下运动,在运动的同时会带动两个弧形板与机壳的内壁两侧相抵紧,实现了固定,之后便可进行吊装,整个吊装过程简单快捷,可以应对不同尺寸的机壳,也不会
对机壳的外壁造成擦伤,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将机壳的外壁造成擦伤,这样会导致机壳外壁的涂层造成磨损,影响了机壳的物理性能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2]通过第一挂钩、第二挂钩和第一圆环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在将装置进行连接时,可先将第一挂钩挂在第一圆环上,然后,将第二挂钩转动并钩在第二圆环的内部,防止了在吊装时机壳发生转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5]图3为图2中竖杆、弧形板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2中第一挂钩、第二挂钩和第一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机壳,2、弧形板,3、弹簧,4、横杆,5、竖板,6、竖杆,7、连杆,8、套筒,9、螺杆,10、底板,11、弯杆,12、第一圆环,13、第一挂钩,14、顶板,15、第二圆环,16、第二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0020]实施例一:由图1

3可知,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包括机壳1,机壳1的内壁贴合有弧形板2,弧形板2的一侧凹槽固接有弹簧3,弹簧3的一侧固接有横杆4,横杆4的一侧与弧形板2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横杆4的一侧固接有竖板5,竖板5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套筒8,套筒8的一侧固接有连杆7,连杆7的外壁与竖板5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连杆7的一侧固接有竖杆6,竖杆6的底部与弧形板2的一侧相贴合,套筒8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杆9,螺杆9的外壁上方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底板10,底板10的底部与竖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通过竖杆6、弧形板2和套筒8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容易将机壳的外壁造成擦伤,这样会导致机壳外壁的涂层造成磨损,影响了机壳的物理性能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两个弧形板2的外侧均安装有橡胶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增大了摩擦力,也防止了弧形板2对机壳的内壁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两个竖杆6的底部均安装有圆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降低了摩擦力,减少了磨损的同时保证了竖杆6与弧形板2的倾斜面始终接触;进一步的,两个竖杆6和弧形板2以竖板5的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保证使用者在转动螺杆9时,两侧的运动同步; 具体的,在使用该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时,使用者在进行固定时,顶板14与外界的吊装设备连接,然后将装置放入到机壳的内部,使用者转动螺杆9的把手,在转动时带动两个竖杆6向下运动,在运动的同时会带动两个弧形板2与机壳的内壁两侧相抵紧,实现了固定,之后便可进行吊装,整个吊装过程简单快捷,可以应对不同尺寸的机壳,也不会对机壳的外壁造成擦伤。
[0021]实施例二:由图1、2和4可知,底板10的顶部固接有弯杆11,弯杆1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圆环12,第一圆环12的内侧活动相连有第一挂钩13,第一挂钩13的顶部固接有顶板14,弯杆11的顶部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相连有两个第二挂钩16,两个第二挂钩16的外壁上方均活动相连有第二圆环15,两个第二圆环15的顶部均与顶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使用者在进行连接时,使用者可先使用第一挂钩13将第一圆环12连接在一起进行定位,两侧的第二挂钩16进行限位,防止在运输时发生了转动,安装快捷的同时也提高了稳定性;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使用者在将装置进行连接时,可先将第一挂钩13挂在第一圆环12上,然后,将第二挂钩16转动并钩在第二圆环15的内部,防止了在吊装时机壳发生转动,提高了整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壁贴合有弧形板(2),所述弧形板(2)的一侧凹槽固接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侧固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一侧与弧形板(2)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所述横杆(4)的一侧固接有竖板(5),所述竖板(5)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一侧固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外壁与竖板(5)的一侧通孔间隙配合,所述连杆(7)的一侧固接有竖杆(6),所述竖杆(6)的底部与弧形板(2)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套筒(8)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外壁上方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底部与竖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电机用的内撑式吊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昌韩宝勇焦彦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宝龙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