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氧准分子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8600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氧准分子灯,包括:透光灯管,透光灯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内具有惰性气体;第一电极,设置在外管的外壁上;第二电极,设置在内管的内壁上;空气隔绝件,设置在第二电极与内管的内壁之间,用于隔绝第二电极与内管之间的空气;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高压高频电源连接,通电时对密闭空间内的惰性气体进行轰击,发出单一的紫外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电极与透光灯管的内管的内壁之间设置的空气隔绝件,通过空气隔绝件的设置,防止了第二电极与透光灯管的内管之间进入更多的空气,从而防止了在第二电极与内管的内壁之间的空气中产生更多臭氧产生。与内管的内壁之间的空气中产生更多臭氧产生。与内管的内壁之间的空气中产生更多臭氧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臭氧准分子灯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防臭氧准分子灯。

技术介绍

[0002]准分子灯,又称紫外线准分子灯,是利用在灯管外的高压、高频对灯管内的氙、氪、氩等惰性气体进行轰击发出紫外线,由于发出的紫外线的光子能量高于绝大多数有机分子键能,利用其单一的高强紫外线,可实现很好灭病毒、细菌等,处理效果好,速度快。
[0003]相关技术中,准分子灯的结构多包括真空管体,管体内部具有惰性气体,在管体的内外壁上均固定有电极,当两电极通高压、高频电时,将管体内的惰性气体激发,然而由于两电极分别固定在内管内侧、外管外侧,尤其是电极与内管的内壁之间还具有空气,当两电极间放电时,会导致该部分的空气中的氧气分解聚合为臭氧,然而臭氧的过量排放对人体是有害的,也不符合标准规定,目前尚无具体减少臭氧产生的手段。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氧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灯管,所述透光灯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具有惰性气体;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内壁上;空气隔绝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内管的内壁之间,用于隔绝或阻断第二电极与所述内管之间的空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高压高频电源连接,二者通电时对所述密闭空间内的惰性气体进行轰击,发出单一的紫外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氧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为弧形导电片,所述空气隔绝件为涂敷在所述弧形导电片上的密封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氧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内管内部,所述第二电极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外壁上,所述空气隔绝件为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支撑件的端部,以隔绝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内管内壁之间的空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臭氧准分子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固定在所述支撑件外壁上的两侧位置处,并且与所述内管的内壁紧密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于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智普诺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