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035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阻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置空间;雷达检测器,固定在容置空间内,且朝向壳体固定电梯厢侧壁的对面的方向发射微波,用于检测物体长度及金属检测;超声波检测器,固定在容置空间内,且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与雷达检测器间隔设置;控制器,固定于容置空间内,且分别与雷达检测器以及超声波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梯厢的总控开关连接,以根据雷达检测器以及超声波检测器的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梯厢内侧壁上沿电动车进出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雷达检测器和超声波检测器,通过电动车的进入电梯厢内时车体长度以及金属体量的特性感应式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阻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阻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阻车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成为广大群众城市交通青睐的主要工具,其便捷轻巧,据官方统计,2019年中国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而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2013年至2017年5年间,全国共发生电动车火灾1万余起,年均约2000起,较前五年增长33.3%。2014年,我国发改委、住建部和交通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消防部颁布的消防法明文规定,消防通道禁止停放电动车等杂物。为此,越来越多的物业管理开始明文规定电动车禁止进入电梯。现有技术中,为了禁止电梯进入电梯,一般采用的方式为图像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即在电梯中设置微型摄像头,根据电瓶车特征例如把手、座位等进行算法计算从而识别判断是否为电动车,当判断出有电动车时则阻止电梯关门;然而上述图像识别技术存在识别不准确、容易躲避的问题,例如遮挡摄像头或者使用雨披、雨伞等遮挡车辆,就大大的降低了图像识别的成功率,达不到阻车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在安装时背面固定在电梯厢侧壁上,并且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n雷达检测器,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朝向所述壳体固定电梯厢侧壁的对面的方向/n发射微波,用于检测物体长度及金属检测;/n超声波检测器,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雷达检测器间隔设置;/n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分别与所述雷达检测器以及超声波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梯厢的总控开关连接,以根据所述雷达检测器以及超声波检测器的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n其中,当所述雷达检测器检测到的进入电梯厢内的物体为金属且该物体的长度满足设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壳体在安装时背面固定在电梯厢侧壁上,并且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
雷达检测器,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朝向所述壳体固定电梯厢侧壁的对面的方向
发射微波,用于检测物体长度及金属检测;
超声波检测器,固定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在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雷达检测器间隔设置;
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分别与所述雷达检测器以及超声波检测器电连接,且与电梯厢的总控开关连接,以根据所述雷达检测器以及超声波检测器的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
其中,当所述雷达检测器检测到的进入电梯厢内的物体为金属且该物体的长度满足设定门限,且所述超声波检测器同样检测到物体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梯厢厢门常开且停留在检测楼层不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固定壳、前盖和端盖;
所述固定壳水平放置时,其顶端开口设置,所述固定壳的两侧壁上沿长度方向上开通有两对称设置的固定槽;
所述前盖穿入至两所述固定槽内固定;
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固定壳的两端,且将所述固定壳的两端包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雨
申请(专利权)人:智普诺常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