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车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49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包括手柄、基座、阻尼器和解锁机构,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基座的外侧且与所述基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手柄包括按压部和拉动部,所述拉动部位于所述按压部前方,所述阻尼器位于所述基座的内侧且与所述手柄相连,所述解锁机构位于所述基座的内侧,所述手柄能够与所述解锁机构相接触并驱动所述解锁机构将汽车车门解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从前向后翻转手柄开启车门,实现单手操作,避免反关节多动作的操作,且手柄为上下贯穿的结构,抓握更加方便。同时通过设置阻尼器,可以在向外拉动手柄开启车门时以及车门开启后放开手柄时,手柄的运动更加平缓,避免手柄碰撞发出的异响,同时延长车门把手的使用寿命。同时延长车门把手的使用寿命。同时延长车门把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车门把手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车门把手为传统把手,传统把手突出于车身外,不利于降低风噪和风阻系数,从而影响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而隐藏式车门把手由于其隐藏在车门内,故其能够降低风阻系数,同时由于其具有美化车门外观和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故越来越多地运用在高端车型中。
[0003]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向外拉动手柄,手柄的力传递到摆臂,摆臂驱动拉索将车门锁体解锁,从而开启车门。现有技术中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技术中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均为从后向前(此处的前/后是指汽车的前/后方向)翻转,开启车门时是反关节开启,需要两个手协助使手柄翘起,开启动作不方便,让用户产生不适感;2、在向外拉动手柄开启车门时以及车门开启后放开手柄时(尤其是车门开启后放开手柄时),由于手柄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阻力,故手柄容易与车门碰撞发出异响,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不利于延长车门把手的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基座(2)、阻尼器(3)和解锁机构(4),所述手柄(1)位于所述基座(2)的外侧且与所述基座(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手柄(1)包括按压部(11)和拉动部(12),所述拉动部(12)位于所述按压部(11)前方,所述阻尼器(3)位于所述基座(2)的内侧且与所述手柄(1)相连,所述解锁机构(4)位于所述基座(2)的内侧,所述手柄(1)能够与所述解锁机构(4)相接触并驱动所述解锁机构(4)将汽车车门解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外侧设有容置槽(21),所述手柄(1)位于所述容置槽(21)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侧壁向内延伸凸出设有支架(22),所述阻尼器(3)固定在所述支架(22)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3)包括主体部(31),所述主体部(31)的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凸出设有凸缘(32),所述支架(22)设有穿孔(221)和卡槽(222),所述主体部(31)插入在所述穿孔(221)内,所述凸缘(32)卡在所述卡槽(222)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于靠近所述基座(2)的一侧设有凸台(13),所述凸台(13)设有第一旋转孔(131),所述按压部(11)和所述拉动部(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旋转孔(131)的两侧,所述基座(2)设有第二旋转孔(23),所述隐藏式车门把手还包括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同时插入在所述第一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傅强陈晓磊邵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