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聪欣专利>正文

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41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高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和光度结构,主要针对在支架的阴极脚架上端形成一碗杯结构,以供承置发光晶片;其特征在于该碗杯底部设置至少一直径或面积小于发光晶片底面的凹部,用以填入粘合剂来粘着一个或多个晶片,使得碗杯底面与晶片接触的其他部位不受粘合剂的阻隔,而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散热效果;再者,上述阴极支架底部镂空位置至碗杯上凹部处可形成至少一孔柱,以利在制造过程中加热排出粘合剂,进而使该孔柱可形成与外界空气热对流的通道,以对晶片点亮时产生的热量进一步直接传导散热;藉由上述结构,可大幅提高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效能,进而大幅度提高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品质、可靠度与寿命,并达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特别是涉及发光二极管支架阴极脚架上的碗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有关发光二极管支架主要包括有由一金属片形成阴极接脚,其上端包含一凹槽用于固定晶片,以及由另一金属片形成阳极接脚等部份组成,此为现有技术。例如,台湾专利公告第506626号《发光二极体之结构改良》、公告第488616号《发光二极体支架》、公告第486153号《发光二极体支架》与公告第441860号《发光二极体之支架改良结构》等新型专利,均相继提示具有上述典型的传统结构。在上述专利案中,揭示了有关发光二极管支架在结构设计方面,或增进其功能,来增加工业上的利用价值,例如;公告第506626号《发光二极体之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在阴极接脚上端设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晶片,且该发光二极管晶片是发一导线连接阳极接脚上端,并于该阴极接脚及阳极接脚上端封装有一胶体,其特征在于该胶体的形状为一圆柱体顶面凸,设有一凸弧面;另如公告第488616号《发光二极体支架》,其是于导电的金属片上连续冲出复数等距的支架单元,每一支架单元包含有对立的接合部和中央部,其中接合部供连接导线用,中央部朝接合部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的改进,其支架的阴极脚架上端设置一碗杯,用以放置发光晶片;其特征在于该碗杯最底部至少再设置一用以容纳粘合剂的凹部,该凹部朝向上述晶片,设有小于晶片底面直径或面积的开口,以利在加工过程中,于该部分流入粘合剂提供对晶片的初步粘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CN 2003-3-14 031157998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的改进,其支架的阴极脚架上端设置一碗杯,用以放置发光晶片;其特征在于该碗杯最底部至少再设置一用以容纳粘合剂的凹部,该凹部朝向上述晶片,设有小于晶片底面直径或面积的开口,以利在加工过程中,于该部分流入粘合剂提供对晶片的初步粘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凹部开口面积为晶片底面积的5%-9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阴极脚架碗杯底部的至少一凹部处,设一柱孔,贯通至支架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阴极脚架碗杯底部的至少一凹部下方某厚度处,设一柱形盲孔延伸至脚架之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碗杯结构是由至少一层以上阶梯状凹面所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碗杯底面凹部的外围设有同心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阴阳两极脚架至少其一设有散热翼。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底面全部平贴于PC板的导电金属薄膜上。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底面全部平贴于PC板的导电金属薄膜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底面局部平贴于PC板的导电金属薄膜上。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底面局部平贴于PC板的导电金属薄膜上。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任何之一的发光二极管的热传导及光度提升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底面局部平贴于PC板的导电金属薄膜上及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杏芬
申请(专利权)人:陈聪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