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17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9
一种自动分菜机构包括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包括进料口、容置腔及出料口;至少一个分料槽,所述分料槽包括开口及与所述开口配合的料仓,所述分料槽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当所述分料槽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出料口,当所述分料槽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口背向所述出料口;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分料槽连接的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容置腔可实现连续分菜,提高了分菜效率;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分料槽,加快菜肴在储料斗和餐盘之间的转移,能够有效提高分菜效率。再者,减少人体和菜肴的接触,保持人和菜肴的距离,减少人为因素给给菜肴带来的卫生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分餐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分餐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分餐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菜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日都要消耗的,几乎在所有的餐厨场景中都存在的。菜肴制作一般由炒菜机、大锅灶、炒锅、蒸柜等厨房设备制作出来,尤其在快餐、食堂中,采用大型厨房设备批量制作菜肴被广泛应用。因此,在餐前分菜工序是必不可缺的步骤。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人工分菜。在大量人员参与就餐的场合,采用人工进行分菜需要配备多名分菜人员,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分菜人员的增加意味着人力成本的增加。并且每个分菜人员对于一份菜肴分量的判断全凭借感官,由于认知上的差异导致对一份菜分量把握不一致,容易出现分菜量不准确的情况。其次,同一个分菜人员,在多次分菜过程中,每次分的菜量也不能完全保证相同,每次分菜还要进行判断,不能定量、连续分菜,效率低下,经常会出现多分或少分的情况。再者,在分菜的过程中,菜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难免使环境中的杂物、病菌带入到菜肴中,并且在分菜人员的分菜操作中,分菜人员和菜肴近距离接触,更加增大了上述危险的可能性。
[0004]现市面上还没有自动分菜的设备出现,亟需一种能准确分菜、结构简单的分菜设备,用以代替现阶段的人工分菜,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实现精准分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餐机构,包括:
[0006]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包括进料口、容置腔及出料口;
[0007]至少一个分料槽,所述分料槽包括开口及与所述开口配合的料仓,所述分料槽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当所述分料槽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出料口,当所述分料槽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口背向所述出料口;
[0008]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分料槽连接的转动轴。
[0009]本技术通过设置容置腔可实现连续分菜,提高了分菜效率;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分料槽,加快菜肴在储料斗和餐盘之间的转移,能够有效提高分菜效率,同时,固定分料槽,能够实现精准分菜,避免由人工操作凭感官判断导致的分菜分量不确定的情况。再者,减少人体和菜肴的接触,保持人和菜肴的距离,减少人为因素给给菜肴带来的卫生问题。
[0010]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餐机构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与所述储料斗传动连接。
[0011]振动电机向储料斗传递振动,使得在储料斗中的菜肴与储料斗的内壁减少接触,减少菜肴的挂壁现象,使储料斗中的菜肴被充分利用,加速菜肴从出料口的下落,同时可减轻后期对储料斗的清洁工作。
[0012]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餐机构包括振动板,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振动板上,所述振动板包括通孔,所述储料斗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0013]振动电机设置于振动板上,利于振动电机的安装和更换。同时,储料斗设置在振动板的通孔中。振动电机可在振动板平面的周向将振动传给储料斗,有利于多方位菜肴和储料斗的分离,加速菜肴从出料口下落,减少挂壁现象。
[0014]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餐机构包括分料筒,所述分料槽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分料筒的表面。
[0015]将分料槽设置在分料筒上,利于分料槽的安装,对分料槽起到支撑作用,利于维持分料槽结构的稳定性,便于分料槽长期使用。
[0016]优选地,所述分料筒为圆柱体,包括两个端面及两个端面之间的曲面,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曲面,所述转动轴垂直贯穿所述端面。
[0017]分料筒设置为圆柱体,曲面与出料口的边缘贴合可以使分料槽在转移菜肴前都处于密闭状态,避免分料槽中菜肴的泄露和与外界的接触,提高到分菜的准确性、避免菜肴的浪费和保证菜肴的卫生。
[0018]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边缘与所述曲面贴合。
[0019]优选地,所述开口为圆形、矩形或者弧面型,所述料仓为长方体、锥体、柱体或球缺。
[0020]待分菜的菜肴较容易掉落,阻力较小的时候,如待分菜菜肴为花生、黄豆、藕丁这些球状、丁状菜肴时,采用开口为矩形、料仓为长方体的分料槽即可。
[0021]待分菜菜肴为萝卜片、莴笋片等这些摩擦阻力较大,料与料之间易形成空腔的菜肴时,采用开口为弧面型,料仓为球缺的分料槽比较合适。
[0022]优选地,当所述开口为矩形,所述料仓为长方体时,所述开口为60~120
×
40~100毫米2,所述长方体深度为30~70毫米。
[0023]开口的长度小于60毫米,宽度小于40毫米,长方体深度大于70毫米时,开口过小,不利于菜肴的转移,效率较低;开口的长度大于120毫米,宽度大于100毫米,长方体深度小于30毫米时,由于待分菜肴容易掉落,与储料斗的摩擦力小,开口过大,在转移过程中容易造成菜肴散落到餐盘以外的地方,不利于将菜肴的定位转移,进而影响菜肴分量的精度。
[0024]优选地,当所述开口为圆形,所述料仓为球缺时,所述开口的直径为60~120毫米,所述球缺的深度为30~70毫米。
[0025]开口的直径小于60毫米,球缺深度大于70毫米时,由于菜肴的料之间摩擦阻力较大,料与料之间易形成空腔,开口过小,在菜肴的填装过程中易于形成空腔,用体积对菜肴定量,会导致菜肴定量不精准;开口的直径大于120毫米,球缺深度小于30毫米时,在转移过程中容易造成菜肴散落到餐盘以外的地方,不利于将菜肴的定位转移,进而影响菜肴分量的精度。
[0026]优选地,当所述开口为弧面型,所述料仓为球缺时,所述开口的直径为60~120毫米,所述球缺的深度为30~70毫米。
[0027]开口的直径小于60毫米,球缺深度大于70毫米时,由于菜肴的料之间摩擦阻力较大,料与料之间易形成空腔,开口过小,在菜肴的填装过程中易于形成空腔,用体积对菜肴定量,会导致菜肴定量不精准;开口的直径大于120毫米,球缺深度小于30毫米时,在转移过程中容易造成菜肴散落到餐盘以外的地方,不利于将菜肴的定位转移,进而影响菜肴分量的精度。
[0028]对易于翻动,易充填的待分菜菜肴,采用窄口而深的料槽,容易提高分菜精度。
[0029]对易于形成空隙阻力大的待分菜菜肴适宜采用开口大,深度浅的分料槽,容易提高分菜精度。
[0030]优选地,所述分料槽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四个,所述分料槽在同一平面周向分布。
[0031]分料槽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四个时,当其中的一个分料槽处于填充菜肴的步骤,其它分料槽则可以将已填充的菜肴转移到餐盘,利于分菜的持续进行,提高效率。分料槽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的分菜速度进行设定。
[0032]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餐机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轴承,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转动轴承和所述端面中间。
[0033]设置密封圈可以避免转动轴上的润滑油的外泄。
[0034]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分餐机构包括振动弹簧,储料斗与机架之间通过振动弹簧弹性连接。
[0035]振动电机振动可以带动储料斗有较好的振动幅度,保证物料的下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斗,所述储料斗包括进料口、容置腔及出料口;至少一个分料槽,所述分料槽包括开口及与所述开口配合的料仓,所述分料槽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当所述分料槽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出料口,当所述分料槽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开口背向所述出料口;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分料槽连接的转动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餐机构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与所述储料斗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餐机构包括振动板,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振动板上,所述振动板包括通孔,所述储料斗设置在所述通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餐机构包括分料筒,所述分料槽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分料筒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筒为圆柱体,包括两个端面及两个端面之间的曲面,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曲面,所述转动轴垂直贯穿所述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分餐机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水生耿凯平汪福平李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谷天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