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动火开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15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层气集输管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动火开孔机,其解决了传统开孔机进行开孔作业时存在很大的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连接法兰、钻头和钻杆;钻杆的顶端延伸至壳体的顶部并与壳体构成螺纹副,钻杆的底端延伸至连接法兰的底部并与连接法兰构成移动副,钻杆的底端连接有钻头;钻杆的上部分为螺纹杆,下部分为钻进杆;壳体的顶部设有螺纹孔,螺纹杆与螺纹孔构成螺纹副,螺纹杆的底端设有弧形凸起;钻进杆与通孔构成移动副,钻进杆的顶端设有与弧形凸起匹配的弧形凹槽。本申请便于人为控制刀具进给量,保证切削均匀平整,开孔成功率高;实现不动火切割,可用于燃气管道不动火作业,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动火开孔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层气集输管网
,具体涉及一种不动火开孔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井下煤层气开采利用规模不断加大,煤层气采用中、短距离压力管道输送已相当普遍。在采用压力管道输送煤层气时,由于煤层气含杂质较多、管道经过地区地形复杂、运行压力高、冬季气温低等原因,敷设管道时不可避免形成U形谷,在这种地形特征的环境中,煤层气携带的液体和管道中的凝析液很容易在管道U形谷低洼处聚集,造成水堵。水堵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煤层气中的水凝析造成的,管道中水堵不是在瞬间形成并堵塞全部管道的,如果发现及时并处理迅速、得当,可以将凝析出来的水及时排掉,是不会影响下游用户正常用气的。所以,要在集输管道的U形谷低洼处设置排水管道附件,不定期排水,从而保证管道的流通顺畅。
[0003]但是目前某些已投运多年的集输管网,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某些管段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水不易排出现象,严重影响增压系统和管汇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为了保证煤层气集输安全,提升管道输送效率,延长管道使用寿命,需想办法解决特殊管段中冷凝水积聚低洼处不易排出的问题,消除管道水堵现象;常规的方法是对管道进行开孔然后外接排水管路,将冷凝水从排水管路排出,但是由于此管道输送煤气,常用的开孔机进行开孔作业是会产生火,所以开孔施工存在很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传统开孔机进行开孔作业时存在很大的风险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动火开孔机。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不动火开孔机,包括壳体、连接法兰、钻头和钻杆;
[0006]所述壳体为倒U形结构,壳体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法兰,钻杆的顶端延伸至壳体的顶部并与壳体构成螺纹副,钻杆的底端延伸至连接法兰的底部并与连接法兰构成移动副,钻杆的底端连接有钻头;
[0007]所述钻杆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螺纹杆,下部分为钻进杆;
[0008]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螺纹孔,螺纹杆与螺纹孔构成螺纹副,螺纹杆的底端设有弧形凸起;
[0009]所述连接法兰上设有通孔,所述钻进杆与通孔构成移动副,钻进杆的顶端设有与弧形凸起匹配的弧形凹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法兰上固定有导向套筒,导向套筒位于连接法兰的通孔的正上方,钻进杆与导向套筒构成移动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内部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壳体顶部的螺纹孔连通,内螺纹与螺纹杆构成螺纹副。
[0012]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具有多种直径规格,钻头与钻杆螺纹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有螺母套;
[0014]所述钻进杆的顶端设有钻杆头部螺母,弧形凹槽设于钻杆头部螺母的顶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钻杆头部螺母与螺母套的圆周面上均设有竖向的齿条。
[0016]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申请的结构简单,体轻小巧、便于携带、操作简单;
[0018]2.本申请的钻杆分为螺纹杆和钻进杆,通过人力驱动螺纹杆提供适当的轴向压紧力,保证钻头既可旋转又可实现进给,按照“压紧

旋转切削

压紧

旋转切削
……”
的流程循环进行直至开孔完毕,由此可见本分体式的设计具备现场施工可行性,便于人为控制刀具进给量,保证切削均匀平整,开孔成功率高;实现不动火切割,可用于燃气管道不动火作业,降低施工难度以及施工风险;
[0019]3.本申请的钻杆与钻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钻头进行不同孔径的开孔,应用范围广泛,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壳体,2

连接法兰,3

钻头,4

钻杆,4.1

螺纹杆,4.1.1

弧形凸起,4.2

钻进杆,4.2.1

弧形凹槽,5

导向套筒,6

钻杆头部螺母,7

固定螺母,8

螺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动火开孔机,包括壳体1、连接法兰2、钻头3和钻杆4;
[0025]所述壳体1为倒U形结构,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法兰2,钻杆4的顶端延伸至壳体1的顶部并与壳体1构成螺纹副,钻杆4的底端延伸至连接法兰2的底部并与连接法兰2构成移动副,钻杆4的底端连接有钻头3;
[0026]所述钻杆4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螺纹杆4.1,下部分为钻进杆4.2;
[0027]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螺纹孔,螺纹杆4.1与螺纹孔构成螺纹副,螺纹杆4.1的底端设有弧形凸起4.1.1;
[0028]所述连接法兰2上设有通孔,所述钻进杆4.2与通孔构成移动副,钻进杆4.2的顶端设有与弧形凸起4.1.1匹配的弧形凹槽4.2.1;本申请将钻杆4设计为分体式(分为螺纹杆
4.1和钻进杆4.2),螺纹杆4.1提供轴向压紧力以及进给、钻进杆4.2实现钻头刀具的旋转切削;分体式的设计则是通过人力驱动螺纹杆4.1提供适当的轴向压紧力,保证钻头既可旋转又可实现进给,按照“压紧

旋转切削

压紧

旋转切削
……”
的流程循环进行直至开孔完毕,该方式具备现场施工可行性,便于人为控制刀具进给量,保证切削均匀平整,开孔成功率高(由于一体式开孔机是通过机壳上部固定螺母来控制刀具钻进,因螺距固定且较大会导致刀具进给量过大过快,会出现刀具损坏、钻头卡死、人力无法驱动、切削孔毛刺不平整等问题,实施可行性差,易导致开孔作业失败)。故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开孔设备采用分体式开孔机,自行手工制作,已通过多个开孔案例检验。
[0029]所述连接法兰2上固定有导向套筒5,导向套筒5位于连接法兰2的通孔的正上方,钻进杆4.2与导向套筒5构成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动火开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连接法兰(2)、钻头(3)和钻杆(4);所述壳体(1)为倒U形结构,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法兰(2),钻杆(4)的顶端延伸至壳体(1)的顶部并与壳体(1)构成螺纹副,钻杆(4)的底端延伸至连接法兰(2)的底部并与连接法兰(2)构成移动副,钻杆(4)的底端连接有钻头(3);所述钻杆(4)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螺纹杆(4.1),下部分为钻进杆(4.2);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螺纹孔,螺纹杆(4.1)与螺纹孔构成螺纹副,螺纹杆(4.1)的底端设有弧形凸起(4.1.1);所述连接法兰(2)上设有通孔,所述钻进杆(4.2)与通孔构成移动副,钻进杆(4.2)的顶端设有与弧形凸起(4.1.1)匹配的弧形凹槽(4.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动火开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2)上固定有导向套筒(5),导向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达武常刚任鸽王沁飞张学博何宜霏王艳峰林超郑进卫佳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