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12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所述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由外至内依次为聚乙烯薄膜外层、第一粘结层、第一中间层、第二粘结层、第二中间层、第三粘结层和热封内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外表面上镀有铝层或硅层;所述第二中间层为阻隔铝箔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将聚乙烯薄膜外层、第一粘结层、第一中间层、第二粘结层、第二中间层、第三粘结层和热封内层由外到内依次形成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使该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热封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金属光亮度、回弹性,外观视觉效果好,以及可以保持很好的阻氧阻湿性。可以保持很好的阻氧阻湿性。可以保持很好的阻氧阻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软管是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出现,用来代替原来的铝管,由于其成本的优势,在日化包装中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铝塑复合软管虽然阻隔性很强,但是传统的铝塑复合软管的整体外观视觉效果差,铝箔的金属质感和回弹性都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金属光亮度和回弹性的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5]一种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所述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由外至内依次为聚乙烯薄膜外层、第一粘结层、第一中间层、第二粘结层、第二中间层、第三粘结层和热封内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外表面上镀有铝层或硅层;所述第二中间层为阻隔铝箔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薄膜外层的厚度为50~125μm。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厚度为12~18μm。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间层的厚度为85~165μm。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第三粘结层均为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或者聚氨酯胶水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第三粘结层均为25~45μm。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热封内层为聚乙烯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热封内层的厚度为50~125μm。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技术将聚乙烯薄膜外层、第一粘结层、第一中间层、第二粘结层、第二中间层、第三粘结层和热封内层由外到内依次形成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使该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热封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金属光亮度、回弹性,外观视觉效果好,以及可以保持很好的阻氧阻湿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包括:
[0018]聚乙烯薄膜外层1、第一粘结层2、第一中间层3、第二粘结层4、第二中间层5、第三粘结层6、热封内层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所示,一种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所述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由外至内依次为聚乙烯薄膜外层1、第一粘结层2、第一中间层3、第二粘结层4、第二中间层5、第三粘结层6和热封内层7;在该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中,聚乙烯薄膜外层1具有良好的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和热封性。当然,聚乙烯薄膜外层1也可以此案有聚丙烯外层进行替代。所述第一中间层3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外表面上镀有铝层或硅层,在聚酯基层上镀铝层或硅层,使该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具有良好的金属光亮度和回弹性。所述第二中间层5为阻隔铝箔层,具有良好的金属光亮度和阻氧阻湿性。所述热封内层7为聚乙烯层,可以使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具有良好的热封作用。
[0021]因此,将聚乙烯薄膜外层1、第一粘结层2、第一中间层3、第二粘结层4、第二中间层5、第三粘结层6和热封内层7由外到内依次形成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使该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热封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金属光亮度、回弹性,外观视觉效果好,以及可以保持很好的阻氧阻湿性。
[0022]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薄膜外层1的厚度为50~125μm,可以优选为50μm、75μm、100μm或125μm;所述第一中间层3的厚度为12~18μm;可以优选为12μm、15μm或18μm;所述第二中间层5的厚度为85~165μm,可以优选为85μm、100μm、125μm、150μm、165μm。所述热封内层7的厚度为50~125μm,可以优选为50μm、80μm、95μm、125μm。
[0023]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层2、第二粘结层4、第三粘结层6均为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或者聚氨酯胶水层。通过采用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或者聚氨酯胶水层中任意一种作为第一粘结层2、第二粘结层4、第三粘结层6,使聚乙烯薄膜外层1、第一中间层3、第二中间层5和热封内层7之间稳定复合连接形成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其中,所述第一粘结层2、第二粘结层4、第三粘结层6均为25~45μm。
[0024]实施例1:
[0025]所述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由外至内依次为聚乙烯薄膜外层1、第一粘结层2、第一中间层3、第二粘结层4、阻隔铝箔层、第三粘结层6和聚乙烯层;第一中间层3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外表面上镀有铝层;所述第一粘结层2、第二粘结层4、第三粘结层6均为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或者聚氨酯胶水层中任意一种。
[0026]该实施例1的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的制备工艺为复合

复合

复合

制管

注塑,具体实施如下:
[0027]第一次复合是用第一粘结层2(即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或者聚氨酯胶水层)把聚乙烯薄膜外层1和镀有铝层的聚酯基层粘结在一起,可以用干式复合工艺,得到第一次复合的材料。选用参数为加工温度45

60℃;放卷张力15

20kg;收卷张力20

35kg;复合压力4

6kg。
[0028]第二次复合利用干式复合通过第二粘结层4(即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或者聚氨酯胶水层)把第一次复合的材料和高阻隔材料(阻隔铝箔层)粘结在一起,得到第二次复合的材料。选用参数为加工温度45

60℃;放卷张力15

20kg;收卷张力20

35kg;复合
压力4

6kg。
[0029]第三次利用挤出复合用第三粘结层6(即聚乙烯树脂层、三元共聚物树脂层或者聚氨酯胶水层)把第二次复合的材料和内层热封材料(聚乙烯层)粘结在一起,制成半成品。选用参数为加工温度250

280℃;放卷张力20

25kg;收卷张力25

40kg;复合压力4

6kg。
[0030]第四次把半成品制成软管;可以用对接也可以用搭接做成相应的复合管;选用参数为高频能量30%

100%;冷却温度15

22
°
;压力2

5kg。
[0031]第四次把软管上注塑上管肩,选用参数为注塑温度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由外至内依次为聚乙烯薄膜外层、第一粘结层、第一中间层、第二粘结层、第二中间层、第三粘结层和热封内层;所述第一中间层包括聚酯基层;所述聚酯基层的外表面上镀有铝层或硅层;所述第二中间层为阻隔铝箔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薄膜外层的厚度为50~12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层的厚度为12~18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铝塑复合软管片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胜杜德熙戴贺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