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97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样品台、光栅尺和力学加载装置,样品台一侧设置有夹具A,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夹具B,夹具A安装在力学加载装置上,样品台顶部设置有微观组织观测器,微观组织观测器、光栅尺和力学加载装置都连接在计算机上,计算机控制力学加载装置运动,力学加载装置为待测试样施加力,光栅尺实时测量待测试样的位移,并将信号反馈至计算机,形成伺服闭环控制系统,使待测试样在超低应变速率下运动,实现了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的形变,微观组织观测器能够全程动态监控低韧性材料试样在超低应变速率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及失效行为。率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及失效行为。率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及失效行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力学仪器设备
,涉及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材料力学性能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机来进行评价,力学性能测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0003](1)在宏观尺度下,万能材料试验机是应用最广泛的力学性能测试设备,常规万能试验机的应变速率调节范围为1

500mm/min。
[0004](2)在介观尺度下,通过介观成像系统,对不同载荷作用下试样的微观组织变化行为进行监测。
[0005](3)在微/纳米尺度下,采用原位微纳力学测试设备,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以及光学显微镜等多种仪器,对处于各种载荷作用下的材料发生微观变形以及损伤进行全程动态监控。
[0006]对于脆性材料或者界面性能差异明显的复合材料,由于其韧性差,在形变过程中瞬间断裂,此过程具有瞬时性,现有力学测试设备的应变速率相对较高,不适用于韧性低材料,无法对其断裂过程进行原位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解决了现有力学测试设备无法对低韧性材料的断裂过程进行原位监控的问题。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样品台、光栅尺和力学加载装置,力学加载装置上安装有夹具A,底座1上安装有与夹具A相配合的夹具B,夹具A和夹具B分别位于样品台的两侧,样品台顶部设置有微观组织观测器,微观组织观测器、光栅尺和力学加载装置都连接在计算机上。
[0009]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还在于,
[0010]力学加载装置包括相配合的丝杠导轨和丝杠滑台,夹具A安装在丝杠滑台上,丝杠导轨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有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
[0011]丝杠滑台顶部安装有测力传感器,测力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
[0012]夹具A安装在测力传感器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侧面上。
[0013]光栅尺与丝杠导轨平行设置。
[0014]伺服电机连接有减速机。
[0015]底座上安装有丝杠导轨支撑座。
[0016]夹具A和夹具B为拉伸测试夹具,夹具A和夹具B上都开设有T形卡槽。
[0017]夹具A和夹具B为弯曲测试夹具,夹具B与夹具A相对的一侧侧面顶部中间开设有矩
形凹槽,与夹具A相对的矩形凹槽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竖直的挡条B,与夹具B相对的夹具A侧面顶部设置有竖直的挡条A,挡条A位于两个挡条B之间。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样品台、光栅尺、微观组织观测器、力学加载装置、两侧夹具和计算机组成原位力学动态观察设备,计算机控制力学加载装置运动,力学加载装置带动待测试样移动,为待测试样施加力,光栅尺实时测量待测试样的位移,并将信号反馈至计算机,形成伺服闭环控制系统,使待测试样在超低应变速率下运动,实现了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的形变,微观组织观测器能够全程动态监控低韧性材料试样在超低应变速率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及失效行为,该超低应变速率下原位力学动态观察设备结构简单,测试准确率高,可广泛用于脆性材料和复合材料在超低应变过程中的形变以及失效行为的原位力学动态观察。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中拉伸测试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中弯曲测试夹具B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中弯曲测试夹具A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座,2.力学加载装置,3.伺服电机,4.光栅尺,5.微观组织观测器,6.测力传感器,7.夹具A,8.样品台,9.夹具B,10.运动控制器,11.T形卡槽,21.丝杠导轨,22.丝杠滑台,71.挡条A,91.矩形凹槽,92.挡条B。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本技术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参照图1,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样品台8、光栅尺4和力学加载装置2,样品台8一侧设置有夹具A7,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夹具B9,夹具B9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上,夹具A7安装在力学加载装置2上,用于带动待测试样一端随力学加载装置移动,实现待测试样的形变,夹具A7和夹具B9平齐,用于从两端水平夹持待测试样。样品台8顶部设置有微观组织观测器5,微观组织观测器5为光学显微镜,此实施例中采用的是MXFMS系统显微镜,微观组织观测器5、光栅尺4和力学加载装置2都连接在计算机上,微观组织观测器5用于全程动态监控待测试样在超低应变速率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及失效行为,并将拍摄的待测试样变形过程传输至计算机中,便于用户观察。
[0026]光栅尺4由标尺光栅和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可对待测试样运动过程中的位移量(50nm级)进行精确检测,实时监测待测试样的运动轨迹并做信号反馈,便于对伺服电机的运动误差进行修正,确保待测试样的位移精度。
[0027]力学加载装置2包括相配合的丝杠导轨21和丝杠滑台22,丝杠滑台22套设在丝杠
导轨21上,由丝杠导轨21带动其作水平往复运动。
[0028]丝杠滑台22顶部安装有测力传感器6,夹具A7安装在测力传感器6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侧面上,测力传感器6与计算机连接,用于实时测量待测试样的受力大小,并把测量结果输送至计算机中以便用户查询观看。
[0029]夹具A7和测力传感器6随丝杠滑台22一起移动,丝杠导轨21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用于提供待测试样发生形变的动力,通过控制转子转速控制待测试样的位移量和应变速率,精确度极高。
[0030]伺服电机3连接有运动控制器10,运动控制器10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计算机将伺服电机3的运动参数输送至运动控制器10,运动控制器10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伺服电机3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用于实时控制待测试样的运动状态。
[0031]伺服电机3连接有减速机,实现丝杠滑台22在超低应变速率下运动,最低可达50nm/s,能使丝杠滑台22达到纳米级尺寸的位移量,从而实现待测试样以超低应变速率发生形变。
[0032]光栅尺4与丝杠导轨21平行设置,光栅尺4可以准确测量出待测试样的形变量。
[0033]底座1上安装有丝杠导轨支撑座,保证了丝杠导轨转动过程的稳定性。
[0034]用本技术监测形变的设备观测试样在超低拉伸应变速率下的微观组织变形时,采用的夹具A7和夹具B9为拉伸测试夹具,参见图2,夹具A7和夹具B9上都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样品台(8)、光栅尺(4)和力学加载装置(2),力学加载装置(2)上安装有夹具A(7),底座(1)上安装有与夹具A(7)相配合的夹具B(9),夹具A(7)和夹具B(9)分别位于样品台(8)的两侧,样品台(8)顶部设置有微观组织观测器(5),微观组织观测器(5)、光栅尺(4)和力学加载装置(2)都连接在计算机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加载装置(2)包括相配合的丝杠导轨(21)和丝杠滑台(22),夹具A(7)安装在丝杠滑台(22)上,丝杠导轨(21)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连接有运动控制器(10),运动控制器(10)与计算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滑台(22)顶部安装有测力传感器(6),测力传感器(6)与计算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位监测低韧性材料在超低应变速率下形变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A(7)安装在测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雷杜文军邓超樊荣许梦婷白海强钟黎声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