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层流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66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角度层流风机,包括壳体、导流片、叶轮、电机及用于调节气流角度的调节结构,所述导流片固接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调节筒、设于所述调节筒上的出风槽、设于所述出风槽内的调节轴、设于所述调节轴上的气流方向调节片、设于所述调节轴上的螺母、设于所述调节筒上的主轴、设于所述调节轴上的转动盘、设于所述转动盘上的手柄、设于所述转动盘上的转动槽、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锁定槽及设于所述锁定槽上的螺栓。栓。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角度层流风机


[0001]本技术属于风机与通风工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角度层流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大城市高负荷密度的城区,土地资源极其珍贵,架空线走廊资源愈来愈受到限制,在地下走廊十分拥挤的中心城区建造电缆隧道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种很好形式,国内外电缆隧道建设的实践,采用地下隧道改造城区电网已势在必行;地下电缆隧道一般较长,不具备自然通风的条件,因此主要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同时也可实现消防排烟功能。
[0003]但是,电缆隧道一般有多个竖井,各隧道段之间设有一些墙门,使部分电缆段通风散热存在死角,逐步电缆散热不均,通常不能达到理想的通风散热效果,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多角度层流风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角度层流风机,包括壳体、导流片、叶轮、电机及用于调节气流角度的调节结构,所述导流片固接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调节筒、设于所述调节筒上的出风槽、设于所述出风槽内的调节轴、设于所述调节轴上的气流方向调节片、设于所述调节轴上的螺母、设于所述调节筒上的主轴、设于所述调节轴上的转动盘、设于所述转动盘上的手柄、设于所述转动盘上的转动槽、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锁定槽及设于所述锁定槽上的螺栓;通过所述调节结构和导流片的设置,导流片固定在出风口内,可改善内部气流流动,增加压力;通过风机出口内的气流方向调节片的转动,可逐步调节气流方向,通过主轴转动带动调节筒转动以更大范围调整气流出口方向,再经螺栓锁定出口角度,可控制将气流直接喷射至所需方向。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滤网和用于将所述滤网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安装槽、开设于安装槽槽壁的扣接槽、开设于所述滤网上的对接孔、设于所述对接孔内的扣珠及用于控制所述扣珠运动的控制件;通过滤网的设置,可阻碍灰尘进入风机中,保证风机的正常工作;通过所述安装结构的设置,可实现对滤网的快速定位拆装,提高滤网更换安装的便捷性。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件包括设于所述对接孔内的顶珠、设于所述顶珠上的第一弹簧、设于所述滤网上的活动槽、设于所述活动槽内的活动杆、设于所述活动杆上的活动弹簧、设于所述活动杆上的横杆、设于所述活动杆上的抵压槽、设于所述抵压槽内的抵压台及设于所述抵压槽内的抵压弹簧;通过所述控制件的设置,当安装滤网时,所述抵压台在所述抵压弹簧的作用下卡接于所述对接孔的口沿,并抵压所述顶珠间接限制所述扣珠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滤网的固定;而当需要拆换滤网时,拉动所述横杆,所述抵压台与所述顶珠分离,
扣珠不再硬扣接于所述对接孔内,可轻易沿安装槽拆下滤网,从而实现所述滤网的快速拆装更换,保证滤网的拆装更换的便捷性。
[0008]优选的,所述滤网上还设有拉把和用于限制所述横杆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拉把上的拉槽、设于所述拉槽内的拉簧、设于所述拉槽上的限位板、设于所述限位板上的拨板、设于所述限位板上的卡接槽及设于所述横杆上的卡接台,所述横杆的运动方向与所述限位板的运动方向呈锐角设置;通过所述限位组件的设置,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台对应配合,限板板可限制所述横杆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所述滤网的稳定安装;同时,当需要拆卸滤网时,只需手伸入拉把中,拨动所述拨板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横杆分离,然后拉动横杆可轻易将所述滤网拆下,从而在实现所述滤网的稳定安装的同时,进一步保证滤网拆换的便捷性。
[0009]优选的,所述滤网上还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设有多个刮尘齿;通过所述避让槽的设置,可以减小所述滤网拆装时与所述安装槽之间的摩擦,并临时储存漏入安装槽内的杂物,便于所述滤网拆卸,同时,刮尘齿也可随着滤网滑出安装槽的过程中,刮动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将其中的灰尘和杂质带出,以实现对安装槽的一定程度的清理,便于滤网后续的安装。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所述调节结构和导流片的设置,导流片固定在出风口内,可改善内部气流流动,增加压力;通过风机出口内的气流方向调节片的转动,可逐步调节气流方向,通过主轴转动带动调节筒转动以更大范围调整气流出口方向,再经螺栓锁定出口角度,可控制将气流直接喷射至所需方向。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正后视图。
[0014]图4为图3中A

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5为图3中B

B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7为图3中C

C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

8所示,一种多角度层流风机,包括壳体1、导流片11、叶轮12、电机13及调节结构,所述导流片11固接于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处;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进风孔,其可为进风口的同时可起到防护网的作用;所述电机13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其输出轴上固接有所述叶轮12,电机13一侧或两侧固定有所述叶轮12,所述电机13对应为常用的普通电机13或双头电机13;所述叶轮12 为贯流式叶轮12或离心式多叶轮12。
[0020]具体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筒21、出风槽22、调节轴23、气流方向调节片24、螺母25、主轴26、转动盘27、手柄28、转动槽29、锁定槽及螺栓291,所述调节筒21罩设于所述叶轮12上,其朝向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出风槽22;所述调节轴23位于所述
出风槽22内且沿所述调节筒21的圆周方向上均设有多个,其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出风槽22的槽壁上且穿设出所述调节筒21;所述气流调节片固定安装于所述调节轴23上;所述螺母25 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轴23的伸出端上,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工作槽251,所述螺纹位于所述工作槽251内;所述主轴26固接于所述调节筒21 的两端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转动盘27固接于所述主轴 26上,其上固接有所述手柄28;所述手柄28上开设有所述转动槽 29,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锁定槽,所述螺栓291可穿设于所述转动槽29内且螺纹配合于所述锁定槽内。
[002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上设有滤网3和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槽41、扣接槽42、对接孔43、扣珠44及控制件,所述安装槽41开设于所述壳体1的底板内且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均设有多个,所述滤网3配合插设于所述安装槽41内;所述滤网3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对接孔43,所述对接孔43沿所述滤网3的移动方向上均设有多个;所述对接孔43内嵌设有所述扣珠44;所述安装槽41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扣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角度层流风机,包括壳体(1)、导流片(11)、叶轮(12)、电机(13)及用于调节气流角度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11)固接于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处;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调节筒(21)、设于所述调节筒(21)上的出风槽(22)、设于所述出风槽(22)内的调节轴(23)、设于所述调节轴(23)上的气流方向调节片(24)、设于所述调节轴(23)上的螺母(25)、设于所述调节筒(21)上的主轴(26)、设于所述调节轴(23)上的转动盘(27)、设于所述转动盘(27)上的手柄(28)、设于所述转动盘(27)上的转动槽(29)、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锁定槽及设于所述锁定槽上的螺栓(2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层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滤网(3)和用于将所述滤网(3)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壳体(1)上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安装槽(41)、开设于安装槽(41)槽壁的扣接槽(42)、开设于所述滤网(3)上的对接孔(43)、设于所述对接孔(43)内的扣珠(44)及用于控制所述扣珠(44)运动的控制件。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平魏军王超秦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上风高科专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