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0580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饭锅的冷却装置。该电饭锅冷却装置包括外壳,控制印刷电路板,散热装置,散热扇,支撑装置组成。其中,外壳内部可以放置饭锅,外壳底面形成吸入口和排出口。控制印刷电路板位于外壳内部后侧。散热装置安装在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发热元件上。散热扇位于与散热装置下端部位在水平方向上隔着一定间隔的位置上。该散热扇安装在外壳的吸入口一侧,吸入空气。支撑饭锅的支撑装置具有凹三角架结构,有一个脚为导流脚,可以把被散热扇流通的空气集中导流。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显示部和控制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配线作业变得更加容易,降低了电饭锅的整体高度,同时可以提高发热源的冷却效率。整体构造得到简化,使产品的组装生产变得容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饭锅的专利技术。更进一步说,是涉及有关通过改进电饭锅内部的空气流通结构,下降了电饭锅整体高度,同时,提高了散热性能的电饭锅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电饭锅是以电能为加热源进行炊事的一种家电。它可以保持饭锅内的高压状态,使加热温度高于正常气压下的加热温度。从而,可以迅速地完成炊事作业。如图1所示,电饭锅包括安装饭锅4的主体1和盖组合体2组成。其中,盖组合体2通过铰接部3连接在主体1上,并随着铰接部3的旋转开闭主体1。主体1内部设置有电热装置5,可以加热饭锅4。电热装置5由工作线圈,保温用电热板,内胆5a组成。在进行炊事作业时,工作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而保温时,保温用电热板产生较小的热量。内胆5a中放置饭锅。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饭锅中,通过工作线圈5加热饭锅4,进行炊事作业。在进行炊事作业时,盖组合体2的内侧部位紧紧结合在饭锅4的上端,而且排出阀会保持关闭状态。从而,内部的水沸腾时,因产生蒸汽,饭锅4内部的压力会高于正常气压。另外,随着压力变高,水的沸腾点也会比正常气压下的沸腾点(100度)高。因此,米饭会被快速蒸熟。炊事作业结束后,停止电热装置5的加热,在一定时间内把饭锅4内的压力维持在原先压力下,进行闷饭作业。之后,蒸汽排出阀启动,把饭锅4内的蒸汽向外排出,进行降压。然后,利用电热装置5,把饭锅4的温度按一定温度进行保温。主体1的正面具备显示窗6,显示电饭锅动作状态等内容。其内侧安装显示印刷电路板10和控制印刷电路板11。其中,显示印刷电路板10具备显示面板等部件。控制印刷电路板11安装在显示印刷电路板10附近,控制显示印刷电路板10和电热装置5的动作。控制印刷电路板11具备工作中产生高温的半导体元件等发热用的元件11a。为了冷却发热元件11a,在发热元件11a上热有散热装置15。主体1的底面具备散热扇13。该散热扇13保护控制印刷电路板11免受电热装置5产生的高温影响。随着散热扇13工作,从主体1外部向内部流进空气。空气冷却控制印刷电路板11的发热元件11a等后,循环主体1内部,向外排出。传统技术下,如上所述的电饭锅存在如下问题点。在盖体2中具备显示部的情况下,控制印刷电路板11设在主体的正面。因此,连接显示印刷电路板和控制印刷电路板的电线,要绕过主体1的后侧和铰接部3,连接在显示印刷电路板上。从而,导致电线的长度会变长,内部配线作业困难等问题。发热元件11a为电饭锅的主发热源。为了充分冷却发热元件11a,必须要让散热装置15具备大面积。而且,为了把通过散热扇13流进的空气集中在散热装置一侧,要把散热扇13安装在散热装置15的最下方。但是,把散热扇13安装在散热装置15的最下方时,散热扇13和散热装置15之间应形成上下方向上的一定间隔,而且它们各自还占着一定空间。因此,会导致电饭锅整体高度变高的问题。还有,散热扇13不设在散热装置15的最下方时,因为不具备另设的装置,不能把通过散热扇13流进的空气集中在散热装置15的一侧。因此,不能充分地冷却发热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盖体上形成显示部的情况下,把控制印刷电路板设在主体的后侧,并在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前方设置散热扇。以此,使显示部和控制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配线作业更加容易,同时,减少主体的整个高度的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在支撑饭锅的三角型支撑体上形成空气导流结构,以此集中冷却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发热元件。而且,在导流结构上把散热扇安装成一体。从而,提高发热源的冷却效率,同时简化整体构造,便于产品的组装生产。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饭锅的冷却装置,是由在内部可以放置饭锅的外壳的底面,设置有吸入口和排出口;位于外壳内部后侧的控制印刷电路板;在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发热元件上安装的散热装置;位于与散热装置下端部位并与其在水平方向上隔着一定间隔的位置上,且位于外壳的吸入口一侧安装的吸入空气的散热扇;位于外壳内部、支撑饭锅的支撑装置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饭锅的冷却装置,还可是由包括底面形成吸入口和排出口的外壳;位于外壳内部后侧的控制印刷电路板;在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发热元件上安装的散热装置;在外壳的吸入口的内侧安装,吸入外部空气的散热扇;支撑外壳内部的饭锅,同时把散热扇吸入的空气向散热装置导流的支撑装置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饭锅冷却装置,其支撑装置具有凹三角架结构,可以支撑饭锅,并且有一个脚是具备导流结构的导流脚,可以把被散热扇流通的空气向饭锅的侧面方向集中导流。具备如上结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饭锅冷却装置具有如下专利技术成效。在盖体上安装显示部的情况下,在本专利技术中把控制印刷电路板设在主体的后方,把散热扇设在控制印刷电路板前侧。从而,使显示部和控制印刷电路板之间的配线作业变得更加容易,同时,降低了主体的整个高度。另外,本专利技术在支撑饭锅的三角型支撑体上形成空气导流结构,以此集中冷却控制印刷电路板的发热元件。而且,在导流结构上把散热扇安装成一体。从而,提高了发热源的冷却效率,同时简化了整体构造,便于产品的组装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技术下,电饭锅内部结构纵断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饭锅内部结构纵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饭锅内部结构底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饭锅底盘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饭锅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主要部件51主体 52盖体53铰接装置 54显示部 55外壳 55a第2排出口56底盘 56a吸入口56b第1排出口60内胆61工作线圈 65饭锅68横支撑板 68a空气流通孔70支撑体71、72支撑脚73导流脚80控制印刷电路板81发热元件 83散热装置85散热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饭锅内部结构纵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饭锅内部结构底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符号51为在内部具备饭锅65和电热装置的主体,符号52为通过铰接装置53结合在主体51上,可以开闭位于主体51内的饭锅65的盖体。为了能够让使用者很方便地确认电饭锅的状态,在盖体52上设有显示部54。而显示部54具备显示印刷电路板54a。主体51具备外壳55。外壳55形成电饭锅的外观,并具备底盘56。外壳55的底盘56具有吸入口56a和第1排出口56b,可以把外部空气吸入后排出。另外,外壳55的后侧具有第2排出口55a,用于向外排出空气。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饭锅底盘56的平面示意图。吸入口56a形成在底盘56中相对靠后的部位,而第1排出口56b形成在底盘中相对靠前的部位。当然,为了防止向外壳内部进入异物,在吸入口56a和排出口56b上设置滤网结构为宜。为了加热饭锅65,外壳55内具备电热装置。电热装置包括工作线圈61和内胆60组成。工作线圈61产生感应电流,可以加热饭锅65。具有容器形状的内胆60,其外部设有工作线圈61,内部可以放进饭锅65。为了支撑内置饭锅65的内胆60,在外壳55内部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是由横支撑板68和三角型支撑体70组成。横支撑板68设在内胆60周围和外壳55内侧面之间。三角型支撑体70通过螺丝等结构结合在横支撑板68上,支撑内胆60的下部。横支撑板68具备许多空气流通孔68a,可以让通过吸入口56a流进的空气,经此流通孔68a流过主体51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在内部可以放置饭锅(56)的外壳(55)的底面,设置有吸入口(56a)和排出口;位于外壳(55)内部后侧的控制印刷电路板(80);在控制印刷电路板(80)的发热元件(81)上安装的散热装置(83);位于与散热装置(83)下端部位并与其在水平方向上隔着一定间隔的位置上,且位于外壳(55)的吸入口(56a)一侧安装的吸入空气的散热扇(85);位于外壳(55)内部、支撑饭锅(56)的支撑装置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在内部可以放置饭锅(56)的外壳(55)的底面,设置有吸入口(56a)和排出口;位于外壳(55)内部后侧的控制印刷电路板(80);在控制印刷电路板(80)的发热元件(81)上安装的散热装置(83);位于与散热装置(83)下端部位并与其在水平方向上隔着一定间隔的位置上,且位于外壳(55)的吸入口(56a)一侧安装的吸入空气的散热扇(85);位于外壳(55)内部、支撑饭锅(56)的支撑装置构成。2.一种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包括底面形成吸入口(56a)和排出口的外壳(55);位于外壳(55)内部后侧的控制印刷电路板(80);在控制印刷电路板(80)的发热元件(81)上安装的散热装置(83);在外壳(55)的吸入口(56a)的内侧安装,吸入外部空气的散热扇(85);支撑外壳内部的饭锅(56),同时把散热扇(85)吸入的空气向散热装置导流的支撑装置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55)的后侧面上也设有排出口(55a)。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55)中,吸入口(56a)设置在底面的后侧部位,而排出口(56b)设置在底面的前侧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出口设置在外壳底面的两侧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是由支撑外壳(55)内饭锅(56)的支撑体(70),以及从支撑体(70)延长后形成的、并把通过散热扇(85)流进的空气向散热装置(83)方向导流的导流脚(73)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饭锅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70)具有三角型结构,且其中的一个脚形成导流脚(73)。8.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宗丰黄性万李勇浩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