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5692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包括门架和墙体模板,门架包括支腿、主桁梁、位移装置和顶升装置,主桁梁连接在两个支腿之间,位移装置包括滑轮和滑轮安装座,滑轮安装在滑轮安装座上,滑轮安装座转动连接在支腿的下端,滑轮安装座能够带动滑轮在水平面内旋转,顶升装置设置在支腿的下方,墙体模板位于门架的内侧,墙体模板通过多个吊架与门架相连接,且墙体模板和门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液压油缸,墙体模板包括上倒角模板、墙体钢模板和下倒角模板,上倒角模板和下倒角模板分别连接在墙体钢模板的上、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墙体模板结构可重复使用、无需重复吊装、复位精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速度快。施工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沉管混凝土施工
,特别是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针对目前混凝土墙体施工,尤其就沉管混凝土墙体施工而言,通常采用支架固定式定型组合模板作为沉管混凝土结构的墙体侧模,该类型侧模存在支撑系统繁杂、体量大、安拆复杂、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较高等不利因素,并需专门搭设脚手架配合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须采用起重吊装方式将模板分块拆除并移出浇筑区域,周转速度慢、施工周期长。
[0003]且当施工场地有限时,采用常规支架固定式定型组合模板进行沉管混凝土墙体施工,往往模板安拆及配套施工在总体施工中占比较大,占地也较大,且存在吊装拆卸中辅助人员、机械设备交叉作业,安全隐患较多,并且无法避免重复吊装作业而导致复位安装精确度降低,引起施工误差几率增加,造成匹配段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可重复使用、无需重复吊装、复位精度高、施工速度快。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包括门架和墙体模板,
[0007]所述门架包括支腿、主桁梁、位移装置和顶升装置,所述主桁梁连接在两个所述支腿之间,所述位移装置包括滑轮和滑轮安装座,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滑轮安装座上,所述滑轮安装座转动连接在所述支腿的下端,所述滑轮安装座能够带动所述滑轮在水平面内旋转,所述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支腿的下方,
[0008]所述墙体模板位于所述门架的内侧,所述墙体模板通过多个吊架与所述门架相连接,且所述墙体模板和所述门架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液压油缸,所述墙体模板包括上倒角模板、墙体钢模板和下倒角模板,所述上倒角模板和所述下倒角模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墙体钢模板的上、下端。
[0009]本技术通过在门架下端设置位移装置,使得门架可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悬吊在门架内的墙体模板进行移动,从而确保在钢筋笼绑扎完毕后可以使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快速移进至混凝土浇筑区域,从而缩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间,待浇筑完毕后,将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再通过位移装置移出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下一轮模板安装工序,使模板施工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得到更精确、快速、便捷的衔接;又由于位移装置有效保证了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的线性移动方式,因此可有效保证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的复位精确度;并以此加快模板安装工序进行速度,并使模板安装质量明显提高,从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匹配浇筑质量。
[0010]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将滑轮安装座转动安装在支腿的下端,使得滑轮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进而可带动门架和墙体模板在水平面的两个方向(横向和纵向)均进行移动。具体的,当需要改变滑轮的滑动方向时,通过顶升装置将滑轮抬离地面,然后旋转滑轮安装座,当转动到位后,再放下滑轮即可。如此,通过设置可两个方向移动的墙体模板,可有效减少沉管混凝土墙体施工工序的占地空间,减少了交叉施工时对其他机械的干扰,特别适用于施工场地有限的情况。
[0011]最后,本技术将墙体模板通过多个吊架与门架相连接,便于墙体模板的安拆,减少难度小,施工工序少,可重复利用,无需重复吊装。而通过在墙体模板和门架之间设置多个液压油缸,方便了墙体模板的拼装和拆卸。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轮安装座通过转轴与所述支腿相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支腿的下端均设有两个所述滑轮,两个所述滑轮相对于所述支腿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提高了支撑和走行的稳定性。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顶升装置为千斤顶。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墙体模板还包括三角形支撑组件,所述三角形支撑组件位于所述上倒角模板的转角处。使沉管悬吊式混凝土墙体模板的重心稳定,使重力能够垂直向下传导,确保了重心不偏位,可使支撑更加稳定。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用于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相应的,可以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滑轨。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轨上设有限位立筋,所述限位立筋位于所述滑轨的两侧,所述限位立筋用于对所述滑轮进行限位。所述限位立筋可将滑轮限制在滑轨上,以防止其在滑动过程中脱离滑轨,有效保证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整体移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液压油缸包括水平油缸和旋转油缸。所述水平油缸和实现墙体模板的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旋转油缸可实现墙体模板的旋转。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吊架连接所述墙体模板的滑道梁和所述主桁梁。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门架还包括支腿连接桁架梁,所述支腿连接桁架梁连接在两个所述支腿之间,用以提升门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0021]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通过在门架下端设置位移装置,使得门架可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悬吊在门架内的墙体模板进行移动,从而确保在钢筋笼绑扎完毕后可以使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快速移进至混凝土浇筑区域,从而缩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间,待浇筑完毕后,将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再通过位移装置移出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下一轮模板安装工序,使模板施工与混凝土浇筑施工得到更精确、快速、便捷的衔接;又由于位移装置有效保证了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的线性移动方式,因此可有效保证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的复位精确度;并以此加快模板安装工序进行速度,并使模板安装质量明显提高,从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匹配浇筑质量。
[0023]2、本技术通过将滑轮安装座转动安装在支腿的下端,使得滑轮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进而可带动门架和墙体模板在水平面的两个方向(横向和纵向)均进行移动。具体
的,当需要改变滑轮的滑动方向时,通过顶升装置将滑轮抬离地面,然后旋转滑轮安装座,当转动到位后,再放下滑轮即可。如此,通过设置可两个方向移动的墙体模板,可有效减少沉管混凝土墙体施工工序的占地空间,减少了交叉施工时对其他机械的干扰,特别适用于施工场地有限的情况。
[0024]3、本技术将墙体模板通过多个吊架与门架相连接,便于墙体模板的安拆,减少难度小,施工工序少,可重复利用,无需重复吊装。而通过在墙体模板和门架之间设置多个液压油缸,方便了墙体模板的拼装和拆卸。
[0025]4、本技术通过在上倒角模板的转角处设置三角形支撑组件,使沉管悬吊式混凝土墙体模板的重心稳定,使重力能够垂直向下传导,确保了重心不偏位,可使支撑更加稳定。
[0026]5、本技术通过在滑轨的两侧设置限位立筋,可将滑轮限制在滑轨上,以防止其在滑动过程中脱离滑轨,有效保证沉管混凝土悬吊式墙体模板整体移动的平稳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和墙体模板(2),所述门架(1)包括支腿(11)、主桁梁(12)、位移装置(13)和顶升装置(14),所述主桁梁(12)连接在两个所述支腿(11)之间,所述位移装置(13)包括滑轮(131)和滑轮安装座(132),所述滑轮(131)安装在所述滑轮安装座(132)上,所述滑轮安装座(132)转动连接在所述支腿(12)的下端,所述滑轮安装座(132)能够带动所述滑轮(131)在水平面内旋转,所述顶升装置(14)设置在所述支腿(11)的下方,所述墙体模板(2)位于所述门架(1)的内侧,所述墙体模板(2)通过多个吊架(3)与所述门架(1)相连接,且所述墙体模板(2)和所述门架(1)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液压油缸(4),所述墙体模板(2)包括上倒角模板(21)、墙体钢模板(22)和下倒角模板(23),所述上倒角模板(21)和所述下倒角模板(23)分别连接在所述墙体钢模板(22)的上、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安装座(132)通过转轴(133)与所述支腿(1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沉管的可移动门架悬吊式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腿(11)的下端均设有两个所述滑轮(131),两个所述滑轮(131)相对于所述支腿(11)的中心线轴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远续李汉渤李志江申昌洲王蔚刘端省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