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燕平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雨水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4854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管廊,包括设置在地下的管廊空间,所述管廊空间通过扶梯与设置在道路路面上的出入口相通;在管廊空间内壁上设有管线支架,管线敷设在管线支架上;在管廊空间内设有人行走道;管廊空间通过雨水连接管与路面雨水收集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用于内涝防治,也用于管线敷设,建设费用低、检修方便,提高城市的防涝安全。提高城市的防涝安全。提高城市的防涝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雨水管廊


[0001]本技术属于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涉及雨水排涝、地下管线建设,具体说是一种城市雨水管廊。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雨水管线的设置是通过分析城市雨情,统计多年平均日降雨量,依据城市排涝标准,以排水暗沟的形式排除城市降雨;结合城市地下管线布局,将城市雨水排水空间与管线敷设空间复合利用,形成雨水管廊。从而提高雨水调蓄容量,增强城市韧性,并实现城市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0003]传统的城市雨水管道,为节约城市建设成本,一般根据多年城市降雨资料,按城市暴雨或大暴雨雨量,确定雨水排水管道管径或雨水排水沟断面,当城市降雨遭遇特大暴雨时,城市将大面积受涝,出现“城市看海”现象。传统的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费用和管理维护费用较高,且难以确定建设主体,导致管线入廊的响应程度不高,管廊建设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雨水管廊,管线敷设在雨水管廊内,建设费用低、检修方便,提高城市的防涝安全。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城市雨水管廊,其特征在于:该雨水管廊包括设置在地下的管廊空间,所述管廊空间通过扶梯与设置在道路路面上的出入口相通;在管廊空间内壁上设有管线支架,管线敷设在管线支架上;在管廊空间内设有人行走道;管廊空间通过雨水连接管与路面雨水收集口连接。
[0007]进一步,在管廊空间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管线支架。
[0008]在雨水连接管端口设有防止雨水喷洒的挡板。挡板距管廊空间壁墙100毫米;挡板宽度为1.0米。
[0009]本技术根据城市排涝标准、水沟常规流速以及管线敷设所需空间,确定雨水管廊的断面。
[0010]雨水管廊纵坡原则上与道路纵坡一致;管线布置在沟内两侧。管廊末端与下游雨水管廊或城市河道相接。
[0011]雨水管廊的内底标高,高于接入河道的底标高,以保证排水的畅通。雨水管廊埋设在道路及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内,其上部留有一定的覆土,以便于地下管线的穿越。
[0012]雨水管廊内设置服务于排水沟清淤和管线检修的人行空间。该人行空间兼具排水的功能。
[0013]雨水管廊根据国家规范,设置必要的检修孔(兼具投料口功能),检修孔顶面与地面相平。雨水管廊具备处理初期雨水的功能。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与直埋管线相比较,管线敷设在雨水管廊内,具有建设费用低、检修方便的优势,且可避免产生“马路拉链”;
[0016]管廊断面面积以城市排涝标准为依据,并根据历史最大雨量进行校核。当城市降雨量大于城市排涝标准时,可以利用雨水管廊内管线之间的剩余空间蓄水和排水,增强城市的韧性,减少“城市看海”现象的产生,提高城市的防涝安全;
[0017]通过设置在雨水管廊内的透水混凝土,满足对初期雨水的处理要求,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透水混凝土可重复使用,与浇铺在人行道上的透水混凝土相比,城市运行费用大幅降低。
[0018]本技术适用于城市雨水内涝防治的规划建设,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雨水排水的设计与建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管廊空间,2

管线,3

管线支架,4

人行走道,5

出入口,6

雨水连接管,7

挡板,8

冲洗水龙头,9

扶梯,10

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一种城市雨水管廊,见图1,该雨水管廊包括设置在地下的管廊空间1,所述管廊空间通过扶梯9与设置在道路路面上的出入口5相通;在管廊空间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管线支架3,管线2敷设在管线支架上;在管廊空间内设有人行走道4;管廊空间通过雨水连接管6与路面雨水收集口连接。管廊宽度不小于人行走道、管线支架宽度之和。检修孔宽度不小于700毫米。
[0022]在雨水连接管端口设有防止雨水喷洒的挡板7。挡板距管廊空间壁墙100毫米;挡板宽度为1.0米。
[0023]雨水管廊的内顶距道路最低点的地面10不小于1.0米。基于城市河道水深一般在3.0米以上,雨水管廊的高度按不小于2.0米控制,以满足管廊内人行的需求。
[0024]入廊管线一般为电力电缆、通信光缆以及给水管等压力管线,燃气管不入廊。管线敷设在管廊两侧的支架上。
[0025]管廊底部设置人行走道。走道高度一般不小于0.3米,宽度不小于0.7米。走道由成品透水混凝土块拼接而成,透水混凝土块镶嵌在管廊底部预留的凹槽内。管廊内设置冲洗水龙头。检修孔下方设置扶梯。
[0026]路面雨水由雨水篦子收集后,通过雨水连接管排入雨水管廊。连接管端口设置1.0米宽的挡板,防止雨水喷洒。挡板距管廊壁墙100毫米。
[0027]本技术管线敷设在雨水管廊内,建设费用低、检修方便,并提高了城市的防涝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雨水管廊,其特征在于:该雨水管廊包括设置在地下的管廊空间(1),所述管廊空间(1)通过扶梯(9)与设置在道路路面上的出入口(5)相通;在管廊空间(1)内壁上设有管线支架(3),管线(2)敷设在管线支架(3)上;在管廊空间(1)内设有人行走道(4);管廊空间(1)通过雨水连接管(6)与路面雨水收集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管廊,其特征在于:在管廊空间(1)两侧内壁上均设有管线支架(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管廊,其特征在于:在雨水连接管(6)端口设有防止雨水喷洒的挡板(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雨水管廊,其特征在于:挡板(7)距管廊空间(1)壁墙100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平陈汉
申请(专利权)人:陈燕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